【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义

05.06.2016  19:43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里通过几个方面来阐述其要义。

    经济增长中的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

    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来自供给要素投入的贡献,即资源、劳动、资本传统三要素和分工、技术、制度新三要素的贡献。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前,传统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容易比较多地生成和体现出来;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新三要素可能形成的贡献会更大,而且极为关键。凯恩思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总需求,即消费、投资和出口。可见,供给侧“结构性动力”和需求侧“元动力”共同组成经济增长的混合动力体系。经济增长中的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有着不同的过程、理念和特征。

    供给管理主要是从要素端、生产端入手,通过对要素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和优化,改革不合理的制度障碍,激发各经济主体活力,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其政策着眼点是从经济运行的源头入手,更加强调“治本”,是从产业、企业角度认识问题,更突出长远的转型升级和活力再造。需求管理主要是从经济运行的结果入手,采取增加投资、扩大出口和鼓励消费等方式来扩大总需求,是采取短期的反周期宏观调控措施,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从政策效果看,需求管理短期效果显著,对经济回暖、稳定就业、社会民生等作用明显,但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时候甚至会延误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

  供给管理是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而需求管理是通过提高社会需求来引致经济增长。需求管理认为需求不足会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供给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促进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管理带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供给管理导致的产出千差万别,优化供给管理会产生“供给创造自己需求”的巨大动力。需求管理具有明显的均质性、可通约性。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用改革的办法推进要素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抓住了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和“卡脖子”问题,成为推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总领性战略。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亮点是,需求结构正发生着由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的显著变化。然而,中国在产品质量提升、关键设备研发生产、综合成本降低以及劳动生产率提升等方面所体现的精益制造能力、工匠精神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却严重滞后于中国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

   为什么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首先,从供给管理看,供给端出了问题。中国新时期经济增长动力的构建,需六大要素和三驾马车合乎规律地优化而形成混合动力体系。但我国明显存在供给要素的约束:劳动力成本在上升、人口红利在下降;自然资源的粗放和低效耗用越来越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需要;与实体经济多样化融资和升级换代相匹配的金融创新严重不足;科技和制度创新严重滞后。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改革来化解,特别是新三要素对传统三要素要有替代效应,才能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其次,从需求管理看,需求刺激政策失灵。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缺乏元动力的因素,一是外需收缩,2015年3月之后出口负增长已成为常态;二是内需放缓,2015年第三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2.55%。但需求刺激的政策效果甚微,2015年以来央行5次降息降准,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万亿,但投资依然萎靡。

  第三,在消费领域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目前国内消费增速下降,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一方面国内大量普通产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国人出国旅游却狂买马桶盖、净化器、奶粉等;一方面国内生产的粗钢每斤价格与白菜相差无几,产能过剩成了重大包袱,另一方面精钢特钢却需大量进口。

  上述现象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根源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长期供给。也就是说,在外部需求下降难以扭转的情况下,国内部分具有潜力的消费需求,由于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和垄断现象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培育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重点在于增加供给,其关键就是推进结构性的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要素发力,让要素从产能过剩产业流动到有高需求的新兴产业中去。

  优化劳动力要素供给。中国过去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充足的劳动力,但2011年中国人口结构出现拐点,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和占比都出现下降,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明显,因此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将成为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基础,而户籍改革、劳动力素质提高将成为未来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要内容。

  优化土地要素供给。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方向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土地流转要以确权为基础,以放活经营权流转为目的,提升土地要素的流动性。放活土地经营权流转意味着未来廉价的土地供给瓶颈将打开,这有助于抑制地产泡沫,加速地产库存去化。

  优化资本要素供给。资本要素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资本回报率,而在需求整体不佳的大背景下,提升资本回报率只能通过降低成本改善企业盈利来实现:一是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二是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降低企业财税成本;三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四是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优化技术要素供给。技术要素供给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技术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努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要通过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激励。

  优化制度要素供给。供给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改革,而居于制度改革之首的应当是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即如何“管住权”;要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形成政府与公民、中央与地方之间稳定的经济关系以及规范的政府财政管理制度,即如何“管住钱”;在“管住权”和“管住钱”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以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要克服两种认识误区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消除两种认识上的误区:

  一种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互为条件,相互转化,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因此,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当然,转向供给侧的目的是更加强调不要纯粹通过刺激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不要光做需求的文章。供求是双方面的一种平衡关系,供给侧方面的改革最终也是在创造需求,也是在解决需求的问题。

  另一种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恰恰相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为此,要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决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

  (作者 王必达 系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

 

( 编辑: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