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记录珠峰攀登全程的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登陆影院

16.10.2015  08:39

    据新华社电扑面而来的飞屑流雪、积久不化的延绵冰川、近乎90度直角的艰难攀爬……一部完整记录珠峰攀登的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将于16日起在全国上映,这是纪录片拍摄史上首次对珠峰北麓攀登全过程进行的超高清影像拍摄。

    《喜马拉雅天梯》名字源于藏民们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称之为“天梯”,并相信它可以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圣地。“不是每次旅行都能说走就走,但那些需要勇气的事才是真正值得做的。”导演萧寒14日在杭州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瑰丽壮阔的雪山景色背后,潜藏着一系列深刻的探寻。”萧寒说,电影镜头没有对准挑战自我的登山客,而是他们背后的西藏年轻高山向导,完整记录了珠峰北坡登顶全过程。

    拍摄过程实现了多个纪录片拍摄史的第一次:第一次将摄影脚架带上珠峰峰顶、第一次在珠峰海拔7000米以上高度进行特殊摄影、第一次将飞行器带上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完成航拍摄影。四年时间,600小时素材,最终凝结成88分钟的纪录电影。

    导演坦言,拍摄这样一部有关世界第一高峰的纪录电影,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机器的防冻处理、拍摄人员的高原反应等。“我们在珠峰北麓完成拍摄的同时,珠峰登山史上最严重的山难在尼泊尔境内的南麓发生。”萧寒说,影片既不是在宣扬登山,也不是反对。而是真实地把这些藏族年轻人的命运、选择和故事,用登山这条线贯串起来,让看到这部电影的观众去自由地思考。

    该片出品人路伟成功出品了《大圣归来》。他坦言,中国电影目前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尽管商业电影占主流,但不意味着艺术电影、纪录电影等其他类型电影就没有空间。“我希望《喜马拉雅天梯》是个开始,能吸引更多观众进入影院观看纪录电影。”

    搭建传统与现代的天梯

    据新华社电日前,历时四年拍摄的中国首部攀登珠峰题材的纪实电影《喜马拉雅天梯》在拉萨羊八井举行露天首映,16日起将在全国正式上映。

    作为首部记录珠峰北麓攀登全程的超高清极限纪实电影,导演梁君健和萧寒将镜头聚焦于珠峰山脚下一所登山学校的学生们,用镜头记录他们学习登山、做向导、攀珠峰的场景。

    在西藏众多山体岩壁上常常刻画着一条白色的梯子,藏传佛教信徒相信,“天梯”可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极乐世界。

    这部纪录片缘起于制片人雷建军2010年在西藏的一次偶遇。“登山学校的队员次培,托我将一份藏传佛教经文转交给他在珠峰脚下绒布寺生活的父亲。”雷建军说。

    绒布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次培的父亲阿古桑杰是绒布寺中唯一的喇嘛,常年守护着圣洁的珠峰。“这对父子的故事一直吸引着我,他们仿佛是一个缩影,让我思考西藏年青一代和他们父辈之间现代与传统的碰撞。”雷建军说。

    极限运动纪录片将人类对于自己的拷问和挑战置于极端的外部条件下呈现,这并不少见。梁君健表示,《喜马拉雅天梯》不仅想反映出攀登的挑战,更希望呈现西藏当下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一方面西藏有自己的传统,另一方面国际化、现代化的价值观正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西藏,如何攀登传统与现代的天梯是值得思考的。

    电影的主角是西藏登山学校一批20岁左右的学生。他们祖祖辈辈都过着游牧生活,1999年,西藏登山学校的成立给了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

    作为中国唯一提供登山专业教育、颁发职业文凭的学校,西藏登山学校的创办者尼玛次仁致力于培养有专业技能和良好服务意识的高山向导及服务人员,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推动中国登山事业的发展。

    拍摄期间长期与藏族登山队员接触,使梁君健意识到,生活方式逐渐现代化的他们仍保留着许多传统习俗和价值观,例如每次登山的虔诚祈祷、对老师和长辈的尊重和对家人幸福的珍视。

    “登山当然是电影的主题,但我更希望观众能从中看到由登山带来的西藏年青一代的变化。”制片人雷建军说。随着登山运动愈加受人追捧,现在的珠峰对这些藏族青年意味着农牧业为主的传统社会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有40多名学生参与此次拍摄,西藏登山学校副校长普布顿珠说,这些孩子都来自农村,他们来到这里学习专业的登山技能,就有了新出路。今年39岁的普布顿珠已经有16年的登山经历,曾8次成功登顶珠峰。他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登山,理解其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所获得的心灵的平静。

    在高海拔地区正常活动已足够困难,要想拍摄纪录攀登珠峰的过程更是艰难。自2011年起,团队用一年多的时间做调研。2013年9月正式开始拍摄。由于长期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原工作,摄影师张华出现了剧烈的高原反应,四天里只睡了不到10个小时,在拍摄星空延时,要不是被一个外国团队的帐篷接住,张华也许就掉到了冰壁下。

    高原地区氧气稀薄,为了能够顺利拍摄,摄影团队花了3个月的时间将两名藏族向导培养成了摄影师。除厚重的登山服和设备之外,他们还将三脚架扛到了世界屋脊,这在世界电影史上尚属首次。

    拉萨首映后,《喜马拉雅天梯》在北京、上海、杭州等8个城市进行了点映。观众有登山爱好者,也有从未去过西藏却被其吸引的人。“我觉得自己和藏族同胞对信仰的感触是相同的。”观众杨柳说,“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这部影片能让人沉下心来随着茫茫大雪中的攀登者去思考。

    对于16日的全国放映,萧寒坦言,纪录片在电影市场并不讨喜,但希望能容下这一类型,让电影的生态更加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