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羊羔“吃草药、勤运动” 传统饲养保肉质鲜美
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23日电 (杨娜)夏至的一场雨过后,甘肃庆阳环县小南沟乡燕麦掌村村民武成虎和往常一样,清晨将家里的羊群赶至草场。在保障生态的前提下散养羊羔,是这里传统的饲养方式。
奔跑在山间草地上的羊群,最喜爱地上百余种不知名的野草。武成虎介绍说,家乡的草地上,有各种各样天然的牧草,其中不乏种类繁多的中草药,因此,食用此种饲草的羊羔,加之长时间奔跑锻炼,肉质紧致,鲜而不膻。
地处甘肃东部的环县,种草养羊历史悠久,羊肉品质独特,环县羊羔肉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羊羔肉是当地传统的地方风味名吃,羊羔肉味鲜,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每年立春至端午节后前后,是食用羊羔肉的最好季节。
环县畜牧局副局长何旭峰说,环县羊羔肉之所以好吃,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草种资源有关。该县有大小沟道1.7万余条,水质苦咸,矿化度高,无污染;天然草场43.93万公顷,人工草场6.67万公顷,牧草种类多,特别是县城以北的天然草场中草药秦艽资源丰富。
“我们的羊羔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山泉水。”何旭峰表示,食杂草、饮咸水、勤运动,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环县羊羔肉的的品质。传统的滩羊和黑山羊品种,也进一步保证了环县羊羔肉在蒸煮清炖的过程中,保持鲜美的风味。
图为草地上奔跑的羊群。杨艳敏 摄
今年56岁的武成虎从小吃家乡的羊羔肉,对烹调方法亦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因羊羔本身肉质鲜美,武成虎建议,烹制以清炖和蒸为佳,尽可能地保留羊肉本身的风味。传统烹调方式,是武成虎多年来坚持的做法。
“不需要加太多佐料,你就能吃到最好吃的羊肉。”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环县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羊羔肉。武成虎喜欢将浸泡洗净切成小块的羊肉在清水中炖煮,数小时之后,汤汁白而鲜,肉软而烂,是一家人忙碌之余最大的满足。
小南沟乡天子渠村天子渠组的汪思慧家,时近中午炊烟袅袅肉味飘香。年过七旬的他奔忙在农家小院中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宰杀自家饲养的羊羔,洗净之后大件蒸熟,配以自家做的油饼,口齿留香。
祖辈养羊吃羊肉,汪思慧一家坚持传统饲养,传统烹制。他喜爱将自家饲养的羊羔带给远在各地的亲朋好友,能让更多人品尝到家乡的美味,是他最大的心愿。
环县羊羔肉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环县也在近年来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按照“脱贫抓产业、产业抓合作社、合作社抓机制”的思路,以构建现代肉羊产业体系和生产性服务体系为抓手,聚焦合作社建设集中发力与产业链条延伸,持续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基于资源优势、养殖传统和市场需求,环县将种草养羊确定为全县首位产业,出台了加快肉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累计投放各类低贴息贷款15亿元,每年列支2000万元专项资金,大力扶持扩规模、育龙头、延链条。
目前,该县羊存栏90万只,羊产业提供人均收入30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4.4%。通过持续努力,该县力争到2020年全县羊饲养量超过300万只,贫困户户均产业收入达到1万元,其中羊产业提供人均收入将占一半以上。(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史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