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咖产业让石家滩村走进了致富的春天

30.06.2015  19:28

    原标题:玛咖产业让石家滩村走进了致富的春天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武胜驿镇石家滩村是永登县城最西北的一个村,也是典型的二阴高原地区。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道路交通等因素的制约,石家滩村一直是当地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农业收入低、发展基础差、土地利用率低、致富后劲不足等。双联工作开展以来,随着三级联扶单位的进驻,短短三年多时间,石家滩村就有了一个巨大的改变。

     土地流转让农民既当“地主”又做“长工

    今年46岁的杨兴文是石家滩村新农村社的一个普通农民,他现在是玛咖种植基地长期聘用的农机手,每年除了种好自己的几亩地以外,一年大多数时间都在种植基地里打工。“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的工资,加上地里和养殖的收入,一年算下来也有近10万元的收入。”而在几年前,杨兴文每年在农闲时都要去外地打工,家里的大小事顾不上不说,一年的收入也仅够解决一家人的温饱。“现在好多了,既能挣到钱,又能顾上家,这对我们这个远离城区的农村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在杨兴文的感叹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甩掉了贫困帽子后最自然也最幸福的农民心态。

    和杨兴文一样,从双联工作和扶贫攻坚不断推进的这三年,石家滩的村民们开始真正走上了致富之路。据武胜驿镇玛咖种植基地负责人巨有国介绍,今年从石家滩及周边几个村共流转了近5000亩的土地,用于大规模的种植玛咖和其他中药材。目前种植基地已经初具规模,除了流转土地给当地农民带来的直接收益外,那么就近打工、解决闲散农村劳动力也成了种植基地建成后给当地农民带来的第一笔财富。“我们正常用工都在200多人左右,加上固定的田间维护人员,一年下来仅劳务用工就能为当地农民支付300多万元的工资。”巨有国告诉记者,随着玛咖产业后续加工生产等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今后用工的量也会越来越大。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产业基地里的用工人员大多数是当地的农村妇女。“对于这里的农民来说,现在的日子是既当地主又做长工,真正做到了挣钱和务农两不误。”巨有国说。

     选准产业才能让脱贫村有发展后劲

    对于石家滩村的变化,上任不久的村主任蒋俊基深有体会。“俗话说,前三年看变化,后三年看发展。对于石家滩村来说,有了双联工作和扶贫攻坚打好的底子,现在已经突破了发展的瓶颈,我们对于致富奔小康信心十足。”蒋俊基告诉记者,玛咖产业落户在石家滩,除了给当地农民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打实收入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观点,让当地农民真正意识到土地里面也会长出金子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随着玛咖产业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未来几年除了固定的流转土地外,一个以“公司加农户”为主的新型种植模式也将全面铺开,尝到了发展甜头的石家滩农民也将以股东的方式真正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浪潮中来。

    “思路决定出路,产业决定前景。对于石家滩这个地处高原山区的典型贫困村来说,选准了致富路子,就能够越走越好。”正在石家滩驻村的兰州工业研究院驻村干部韩萌告诉记者。(记者瞿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