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新:欢欢喜喜过大年

09.02.2015  20:48

  进入腊月以来,走在小区的门口,路过商铺门面,看到路人手中的物品,我感到年味与我们越来越近了,不免心中产生欣喜之情。欢欢喜喜过大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这个节日,不同于其它节日,国人向来看得很重。

  我们老家渭北一带有一段民谣:娃娃爱过年,大人怕花钱,老人图的是团圆。孩子们之所以盼望着过年,是因为过年的时候能吃好饭,穿新衣,放鞭炮,打秋千,排社火。再穷的家庭,过年的时候也要给孩子们准备一身新衣服。农村人平时没有肉吃。自己喂一头猪,到腊月23日杀掉,卖去一半,留一半自己过年,猪头下水都有了,吃了一年的素食,孩子们终于能吃上荤腥了,孩子们个个好不高兴。

  我记得小时候,到过年的时候,大人们在村头的两树之间或者直接栽杆,做一个大秋千,大人、小孩都上去荡,看谁荡的好荡的高。有时候是一个人荡,有时候是两个人荡,熟练的带陌生的,胆大的带胆小的,旁的人站在一边观看,眼睛随着秋千在空中翻滚,不时传来叫好声,就像戏园子里的叫声一样,大家乐滋滋的,好美啊。

  放鞭炮更是春节期间伙伴们最高兴玩的事情。那时候,家里穷,父亲只给我买了一串50头的小鞭炮,不敢一次点着噼噼啪啪全响掉,只好拆开来,一次放一个,用两个砖头把它夹起来,再用燃着的香头点燃炮捻,赶快抱头捂耳跑远。只有这样做,过年几天才能每天都有炮放。如果遇到谁家立木、结婚、进新屋,就老早跑过去等在那里。看人家放完炮后,立刻在纸屑里寻找还没有放响的纸炮,有捻子的再点着,没有捻子的用石头砸响,美美的乐一回,回到家里,家人总是望着我笑,原来脸变成小花猫了。

  我们老家每年正月十三到十五日,是游演社火的黄金时刻。从正月初一开始,不走亲戚的人,就开始排练社火,男女老少齐参战,有跑旱船,舞狮子,踩高跷,拉蛾子等许多节目。从类别上分,有地台社火,有马社火,有车社火。为了行进方便,这些年最多的还是车社火,用拖拉机和汽车装扮成许多造型,有历史故事,有现代人物,还有奶牛、苹果树等地方发展经济的支柱项目版块,这些设计,色彩艳丽,风格粗狂,伴以锣鼓家什的敲击和音乐相随,非常热闹,非常喜庆,让人大开眼界,让人沉浸在欢乐之中。每年到耍社火的时候,总有不少的外国人到那里去拍照,他们以为民俗民情更能显示中国人过年的文化元素。

  百花齐放,万马奔腾。彩云追月,骏马迎春。春节是让人高兴的季节,春节是普天下华人团聚的日子,让欢乐荡漾在春天的门口,让幸福传递给每一个家庭,让喜悦成为我们奋进的动力,在新的一年里,去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作者:王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