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做客伏羲堂讲坛第50讲

10.05.2019  21:13

5月9日下午,著名社会工作教育家、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思斌教授,应邀做客我校伏羲堂讲坛第五十讲,为300余名师生做了题为《走向新时代的改善民生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党委常委闫述乾主持。

我是农民出身,来到这里就让我怀念起家乡的几亩地。”王思斌教授用一句很接地气的话语作为开场白。他表示,自己从新闻中得知甘肃农业大学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后,很是振奋,希望更多从事社会学、社会工作的学者专家可以贡献智慧与力量。

报告中,王思斌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如何持续改善民生、实现乡村发展与治理的内涵。他认为,社会治理可归纳为强制型社会治理、博弈式社会治理、协商参与的社会治理、服务型社会治理,而社会工作参与就是一种服务型治理,是通过福利服务增强居民的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

随后,王思斌着重阐述了“发展型治理”和“大农村社会工作”的观点。他说,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基于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深刻认识,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希望广大社会工作者要进行跨专业合作,聚焦发展“大农村社会工作”。他说,新时代的社会治理要在发展的基础上切实改善民生,增进农村社会的组织性、发展性与和谐型,不断提高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让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可持续、更充实;要以实现科学发展为目标,建立服务型政府,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