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昌马乡规模养殖奔小康

08.08.2014  19:29

  原标题:昌马乡规模养殖奔小康

  走进玉门市昌马乡东湾村养殖专业合作社,15排圈舍整齐划一,1500多只肉羊膘肥体壮。“以前满山放牧,现在暖棚圈养;以前用麦草秸秆饲喂,现在用青贮饲料;以前羊只瘦小、产羔率低、效益差,现在推行暖棚养殖,标准化养羊,羊品种好、个头大,产羔率也提高了许多。”合作社负责人魏玉斌说。

  近年来,玉门市昌马乡以提升产业化水平为主线,着力推进主体生产模式,养殖业逐步向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至目前,全乡累计建成设施养殖小区5个,建成养殖暖棚210座;规模饲养量为13.5万只。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龙头产业。

  昌马乡整合草原补贴、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发展行动等项目,在资金、良种、小区建设、技术推广、市场营销、饲料加工设备等方面对草食畜牧业大力扶持。制定出台了暖棚养殖扶持办法,对新建或扩建后集中连片30座以上的标准养殖暖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对新建集中连片的养殖暖棚示范点,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同时,协调金融部门发放惠农贷款,支持农户发展设施养殖业。

  有了资金保障,规模养殖成为养殖户的共识。2013年新增规模养殖户15户,新增饲养量3万只;建成养殖暖棚200座。

  在养殖小区建设中,昌马乡按照“合理布局、相对集中、人畜分离、综合利用”的建设要求,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圈舍标准、统一畜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疫病防治、统一管理和分户经营的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养殖小区建设。在养殖方面,昌马乡积极推广“良种、良舍、良料、良医、良法”配套技术,结合青贮池、饲料加工设备、品种改良等设施养殖技术,提高了养殖水平。为提升产品质量,该乡不断加强良种繁育推广步伐,努力提高养殖场、规模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的良种化程度。目前,已引进良种肉羊2000只,杂交授配肉羊3200只。

  养殖技术培训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乡兽医站负责人说:“每个养殖小区都安排有技术员,技术员随叫随到。去年,乡上依托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科技下乡,有针对性地开展畜禽防疫、玉米秸秆青贮、畜禽标准化生产为重点的科技培训60场次,培训农民超过2000人次,印发科普宣传资料1万余份,覆盖了全乡的养殖户。(魏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