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十二五期间投资7.2亿元发展教育事业

23.02.2016  16:37

  甘肃新闻网2月23日电 (通讯员 刘亮)“我们学校的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平坦的操场,让我们可以愉快地玩耍,教室里,黑板变成了电子白板,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课文里的知识,也可以在白板上展示我们的作业。”玉门市黄花学校学生林如月说道。

  黄花学校是2007年由甘肃省国营黄花农场移交至玉门市的一所农垦团场学校,“十二五”期间,该市借助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对全市中小学学校设施和教育教学设备进行维修改造,学校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我们先后上争取资金280万元,对学校的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建、扩建,同时购置了新的教学设备,投资15万元购置了电子白板,网络电视,以及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设施设备。通过薄弱项目的改造,使我们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玉门市黄花学区主任赵兴龙对记者说。

  十二五期间,玉门市坚持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全市教育事业实现持续、健康、稳步发展。该市先后筹措各类资金7.2亿元,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标准化学校创建、智慧校园建设和平安校园提升工程。

  全市新建学校7所、改扩建学校52所,撤并学校45所,新建校舍55栋、17.9万平方米,建成“一乡一校、一乡两校”办学模式14个。全面消除了D级危房,项目建设覆盖城乡所有学校,形成了以新市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各乡镇、团场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此外,该市还采取“市补校筹、以奖代补”的办法,为各学校购置微机、实物展台等,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全市中小学全部完成了“三通两平台”建设。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应用新型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育设备,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