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度玉门关——中国现代特色农业的甘肃实践

10.07.2023  11:53

  原标题:春风吹度玉门关

  ——中国现代特色农业的甘肃实践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一民 冯克 焦宏 曹茸 鲁明 刘振远 杨瑞雪

  孟夏时节,祁连山上的冰川积雪开始融化,清凌凌的水打着旋儿奔流入河,孕育着一个个生命的绿洲。它们如珍珠般串起河西走廊,在煌煌汉唐盛世之中,补给了“道远多乏食”的金戈铁马,滋养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丝路繁荣。

  甘肃,农耕文明发祥在此,大国梦想起源于斯。

  历史车轮滚滚,古今几度兴废。曾经宋人口中“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无上荣光,却暗淡为晚清以降“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贫苦印记。这累代贫苦的背后是“寒”、是“旱”,是“有水的地方没土,有土的地方没水,有水有土的地方海拔太高,缺积温又长不了东西”。

  “寒”与“旱”是制约占我国国土面积近1/3的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因,是建设农业强国必须破解的难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时指出,甘肃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要在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面下功夫,发展高附加值的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如春风、似朝露,为甘肃决胜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抢抓“一带一路”历史机遇指明了方向。日前,记者分兵多路,走河西,入陇东,下陇南,触摸农耕文明首萌之地的时代脉动,观览重农思想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的崭新篇章,谛听“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以期解码中国现代特色农业的甘肃实践。 

   优与劣的哲学 

  从“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读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农耕文明的根脉精髓,也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主旨。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将“寒旱”这一发展数量型农业的劣势,转变为发展高质量农业的优势,甘肃开启“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新篇,让金山银山崛起于戈壁荒滩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

  位于天水市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是目前国内发掘最早的农耕遗址,人们在此发现了距今8000多年的黍粒、粟种、油菜籽。华夏炎黄子孙遵循顺应天时、道法自然的传统农业思想法则,培育相地之宜、精耕细作的传统农耕技术体系,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

  时移世易,沧海桑田。在主客观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到上世纪80年代末,甘肃全省70%耕地为山旱地,近80%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每年要靠国家调拨10亿斤粮食才能养活这一方人。

  “寒旱”是理解甘肃农业困局的关键。这里年平均气温8.2摄氏度,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人均水资源和亩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和1/4,全省农业总面积95%以上处于“寒旱”之列。

  “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两千多年前,《吕氏春秋》第一次道出了农业生产中“天、地、人”协调相处之道。人与自然如何相伴相生,我们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这不仅是农业生产问题,也是人类生存命题。

  坚定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文明生存发展的深邃考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个和谐共生,不仅是农耕文明的根脉精髓,也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主旨。

  正是在古今重农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的融通指引下,在传统农耕智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交互作用下,甘肃迎来了打破“寒旱”困局的契机。

  1996年,张掖农校依据钱学森提出的沙产业理论,在山丹县清泉镇拾号村的北部滩上,首次开展了以沙培和基质培为主的无土栽培试验,但由于当时的基质配方不科学,加之生产成本很高,最终被迫放弃。2007年,酒泉市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引进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无土栽培技术方案,在戈壁荒滩等非耕地上建设日光温室等农业设施,尝试发展基质无土栽培,经过反复试验示范,最终取得了成功。

  从基层的自发探索、政府的鼓励引导,到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的加入,突破自然条件限制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戈壁农业”模式逐渐成型。甘肃省政府对这种源自基层的创新模式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及时总结,于2017年8月印发了《关于河西戈壁农业的发展意见》,把戈壁农业作为河西地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业转型升级新的支撑点予以推广。

  不畏“寒旱”遮望眼,思路一转天地宽。这一创新颠覆了人们对“寒旱”的认知,将荒滩戈壁与光热温差、祁连雪水等资源结合起来,与有机质栽培、设施种植、高效节水等先进技术组合起来,“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变身农民致富的“希望田”,为甘肃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吹响了“先锋号”。

  两年后,甘肃正式提出发展“寒旱农业”,将其作为推动全省农业现代化的总抓手、帅字旗、主旋律,围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拉开了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发展的序幕。

  至此,“寒旱”依旧的甘肃农业,开始挣脱现实的羁绊,真正从与“寒旱”的对抗思维中跳脱出来。

  “高品质是甘肃农业的显著特色。”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认为,从传统思维来看,甘肃自然条件严酷,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较多;但从辩证思维来看,甘肃地理过渡性强,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又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自2017年甘肃发展戈壁设施农业以来,省市县各级财政累计投入35.7亿元,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超过200亿元,为戈壁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

  2021年,甘肃乘势而上启动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充分发挥寒旱气候条件和多元地理地貌的优势,各级人财物等要素加速向倍增行动集聚,持续提升特色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

  “在国内外市场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的大趋势下,‘寒旱’这一发展传统数量型农业的劣势,反而可以变成发展高质量农业的优势,为我省特色产业扩大规模、开拓市场提供广阔空间。”甘肃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杨金泉认为,甘肃的多元生态气候是特色农业的“乐土”,蓝天碧水、高原净土是特色农产品的“家园”,而寒旱的自然禀赋则是发展高品质农产品的“温床”。

  辩证思维逆向操作,甘肃农业洞开新天。

  仍是这方寒旱的土地上,玉米制种、高原夏菜、中药材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马铃薯产量和苹果面积居全国第二;河西走廊的戈壁蔬菜、瓜果远销北上广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市场,并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外繁制种基地。目前,甘肃有100多种农产品出口远销85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全省农产品出口值24.6亿元,深度融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寒与旱的破题  

  从“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读懂“有多少汤泡多少馍”不仅是量入为出的生存智慧,也是优化经济布局的要义所在。向戈壁要耕地、向节约要水源、向科技要产量、向光热要品质,甘肃通过高效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等科技利器冲破“寒旱”约束,极大拓展了农业生产的可能性边界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

  古称“弱水”的黑河蜿蜒流淌,浇灌出丝路明珠“金张掖”。在“三千弱水”滋润下的广阔田野,一行行白色地膜流光闪动,宛如黄土地上流淌的一条条笔直河流。“河面”上齐刷刷浮出一丛丛青苗,仿若一只只绿色小船,聚成一支服务全国的“张掖种子”舰队。

  河西走廊“天干地不干”,灌溉便利、光照充足、风多雨少,是制种产业的天然晒场,获称“天然种子生产王国”。在玉米制种需水盛期,正是祁连山冰川融化最快、融水量最大的时期;在要收获晾晒的时候,降雨量小、气候干燥、空气流动快,果穗在自然晾晒下就可完成脱水干燥;充分光照满足着喜光玉米的生长,昼夜较大的温差促进着有机物的积累,造就了一颗颗籽粒饱满,千粒重和发芽率高的玉米种子。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齐民要术》中这一农耕智慧在张掖玉米制种产业中得以充分体现。张掖市委书记卢小亨介绍,张掖建有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每年向全国提供3亿亩大田用种,约占全国年需种量的50%,“玉米制种”是“金张掖”最闪亮的一张名片。

  但当我们把镜头从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摇到整个甘肃,全省七成耕地都是山旱地的省情,决定了“旱”始终是其农业发展绕不过的“拦路虎”。翻看《甘肃近代农业发展史事纪要(1840-1949)》,百余年间记录在册的旱灾就有20余次,每一次带来的都是“田禾枯槁,收成大减”,乃至“颗粒无收,饥民号寒”。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文明是农耕文明的主旋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民生。“有多少汤泡多少馍”,2019年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用生动的话语,强调谋划发展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

  “甘肃曾一度是‘缺粮’省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就是近二十年的事。”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梁仲科回忆,能够解决温饱,一个重要原因正是顺天应时,关键词就是“因水施种”,变过去的对抗性种植为现在的适应性种植,在旱作农业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扩大生长期与降水期相吻合的玉米、马铃薯等秋粮作物,极大缓解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从2003年试验成功,2004-2006年进行示范推广,到2007年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甘肃旱作农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梁仲科介绍,该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旱作农业受制于水的难题,而且解决了冷凉地区积温不足的问题,马铃薯单产由不到1000公斤提高到1500公斤,玉米种植海拔从原来的1800米左右提高到2300米左右,使甘肃的玉米种植面积翻了一番,被称为“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原农业部、财政部先后于2009年、2012年两次在甘肃召开全国旱作农业现场会,推广甘肃发展旱作农业的经验,并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至此,甘肃人靠自己解决了吃饭问题。全省粮食产量从1998年首次实现自求平衡,到如今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实现了由粮食产销平衡省到净调出省的历史性转变。

  “顺应天时”不是一味“靠天吃饭”,而是通过高效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等科技利器冲破“寒旱”约束,趋利避害挖掘寒旱资源潜力。

  每到一处,说起节水,甘肃人都有一种近乎偏执的极致追求,他们的口号不是“深度节水”就是“极限节水”,总之一滴水都不能糟蹋。历经多年探索,甘肃创新提出了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思路,即在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在陇东陇中广大旱区重点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集”水,打造了马铃薯、玉米、现代制种、高原夏菜、设施蔬菜、小麦等多作物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取得了节地10%、节药20%、节肥30%、节水40%、省工50%以上的“12345”成效。

  而戈壁设施农业则是甘肃破题“寒旱”的另一项创举。

  如果不是在温室外看到茫茫戈壁和一簇簇灰绿色的骆驼刺,你很难相信这是在西北!

  在这片古老农耕文明的肇始之地,一座占地20万平方米的智能大棚赫然矗立在张掖市民乐县的戈壁滩上,这是目前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种植技术最先进、节能环保程度最高的现代智能玻璃温室。这艘现代特色农业“旗舰号”,每亩地年产值近100万元。

  温室内宛如番茄森林,绿压压的藤蔓笔直向上,一串串红绿相间的番茄垂挂其间,每一口都是“爆浆”的口感。这个温室浓缩了七八个国家最先进的技术和资源,比如以色列的节水灌溉系统、斯里兰卡的椰糠包等,保证了产量最大化、品质最优化。据介绍,温室内的每棵番茄一年可结14茬。

  “设施农业大大增加了复种指数。通过利用戈壁滩、砂石地、沙化地等非耕地资源,集成基质栽培、节水灌溉、品种改良、光热控制等现代技术,重构作物生长环境,突破了传统农业对水、土等自然条件的高度依赖。”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向东说。

  向戈壁要耕地、向节约要水源、向科技要产量、向光热要品质,甘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目前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1500万亩、以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为主的高效节水技术1000万亩,发展高原夏菜和设施蔬菜近1000万亩。40万亩戈壁设施农业,从产量的角度看,相当于增加了近100万亩农田,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0亿元。  

   大与小的智慧

  从“务耕种,行地宜”,读懂“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不仅是因地制宜的辩证法则,也是构建“大食物观”下多元化供给体系的战略决策。一方水土成就一方物产,甘肃地理形态的多元造就了特色产业的缤纷,一批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特色产业纷纷落笔,精心绘制着陇原大地的“土特产”地图

  《尚书·禹贡》定九州分九壤,萌发了农耕文明“因地制宜”的思想。

  甘肃,地处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纵深16个经度、横跨10个纬度、海拔落差5000米以上,42.58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遍布山水林田湖草沙,拥有除海洋、岛礁以外所有地形地貌类型。甘肃农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缩影。

  面对“三分山、三分沙、两分草、一分林、一分田”的省情,以及仅占全省土地面积12%、且被稀释分散在广袤狭长地域的耕地,甘肃农业该向何处寻路?

  “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食物观”为其指明了方向。

  兰州百合、静宁苹果、岷县当归、陇南油橄榄、天祝白牦牛……甘肃地理形态的多元造就了特色产业的缤纷,一批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特色产业纷纷落笔,精心绘制着陇原大地的“土特产”地图。

  甘肃特色农业起航可追溯至本世纪初。随着粮食实现了省内基本自求平衡,甘肃将工作重点适时转向了发展特色产业。2008年实施的促农增收行动,开启了一场长达10余年的特色产业发展“接力赛”,并在实践中不断坚定着甘肃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之路。

  “从2007年开始,每年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在春季和秋季召开两个现场会,安排各地政府分管同志和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同志现场观摩、互相学习、比学赶超。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来谋划,能搞多大适宜区?种什么品种?用什么技术?如何把技术培训服务做好?踩着泥土‘划重点’,每次现场会都是解决农业发展实际问题的研讨会。”梁仲科回忆说。

  脱贫攻坚期,甘肃确定了产业扶贫主攻的“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构建起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2018-2020年的三年间,甘肃省依靠发展特色产业和“产业+劳务”实现脱贫的人数占同期脱贫人口的73.6%。

  而随着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发展的启幕,甘肃立足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推进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挖掘“土”的资源——

  地跨长江、黄河流域的天水市,素有“陇上江南”的美誉。

  “天水处在世界公认的优质苹果黄金生长带,花牛苹果是我们‘独一份’的产品。”天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具明介绍,天水花牛苹果色泽艳丽、肉质细腻、香气浓郁,被誉为可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相媲美的世界三大名果之一。目前,天水花牛苹果栽培面积达78万亩、产量150万吨、产值40亿元。

  “大珠小珠落玉盘。”在形似“玉如意”的甘肃大地上,一批又一批特色优质农产品镶于其上,粲然可观:兰州百合洁白如玉,细腻脆甜,在全国四大百合产区中,是“独一份”的食用甜百合;岷县当归药用含量极高,“特别特”的品质使其成为当归中的上品;静宁苹果在国内市场确立了富士苹果质量、价格两个引领性标杆,是名副其实“好中优”佳果;兰州高原夏菜,每年6-10月能够“错峰头”提供2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备受市场欢迎……  

   放大“特”的优势——

  甘肃向特色农业强省迈进最大的问题是,高质量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仍存在落差。早在2008年,甘肃就高起点规划,因地制宜做好优化产业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引,围绕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分区域进行布局。

  洋芋花开赛牡丹。入夏时节,层层梯田上的马铃薯进入盛花期,烂漫多姿,美不胜收。

  定西种植马铃薯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全国最适宜马铃薯种植的三大区域之一。原本是“苦瘠甲天下”的定西,当地人口中的“温饱薯”,如今已变成定西的支柱产业。定西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重要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马铃薯综合产值达220亿元,年产原原种15亿粒以上。

  实施三年倍增行动以来,甘肃继续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持续引导优势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产业布局向适生适养基地集中,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做大特色规模,加快形成“连乡成片”“跨县成带”“集群成链”的特色发展格局。  

  提高“产”的效益——

  “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地处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畜牧自古是武威最具优势的产业,农业增加值连续9年位全省居首,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30%以上,其中古浪肉羊产业规模全省第一。

  “一把锹,一捆草,一口水”的传统养殖,如今已被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养殖所取代。在武威金宇浩睿农牧业有限公司的挤奶大厅,一头头奶牛走上圆形挤奶转盘,实现全自动化挤奶;羊如祥农业有限公司配套有数据智能化采集与羊场管理系统,实现“羊联网”;在伊利旗下的甘肃武威优然牧业,奶牛单产突破49公斤,创下中国奶牛最高单产纪录,得到了国内行业的高度认可。

  武威市委书记王国斌介绍,近年来,武威立足资源禀赋,大抓以肉牛、肉羊、奶牛为主的畜牧业,推动种养业的循环发展,建立健全饲草种植、肉牛奶牛饲养、肉奶制品加工等全产业链,走出了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绿色高质量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子。去年,奶产业链条实现产值约60亿元,河西走廊百亿级黄金奶源基地渐具雏形。

  “十四五”期间,甘肃将建设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00个以上,打造10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培育一批500亿级以上的产业,带动形成中药材、蔬菜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杨金泉表示:“我们今年将继续围绕‘土特产’做文章,加快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力争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面积突破456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400亿元。”

  质与量的跃升

  从“精耕细作、轮作复种”,读懂“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变革,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对增产的执着没有上限,但甘肃农业体量毕竟有限,品质才是农产品的“根”和“魂”,而要在高品质、高附加值上做文章,离不开每一位追求极致的“匠心”农人

  天祝,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海拔高、光照时间长、气候凉爽、土壤肥沃,是莴笋、荚豆等高原夏菜的理想产区,被誉为“中国高原夏菜之乡”。每年从6月中旬开始,按品种和不同海拔陆续上市,“错峰头”弥补了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的缺口。

  “南方蔬菜生长期大概在七八十天,这边海拔2000多米,蔬菜生长期需要90余天,加上昼夜温差大,糖分和干物质积累多,所以夏菜品质非常好,长出来的红笋在地头剥着吃是甜的!”天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耀说。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古歌》中形象表达了海拔高、热量不足对作物的影响。为了用好有限的热量资源,在打柴沟镇的高原夏菜种植基地,保水保墒的白地膜和水肥一体化的小黑管早已成为“标配”,地温回升快,保证出壮苗。

  追求精耕细作的天祝农人,种田“掐”起了时刻表!

  “我们6月在育苗中心把苗育上,能节省大田近45天的生长期。7月10日左右收完第一茬笋,13日左右就能把第二茬种上,这样在大田里一年就能收两茬笋了。”王耀说,天祝县山旱地占到耕地80%以上,复种增加了耕地面积,实现了产量的成倍跃升,意义非比寻常。

  人多地少、大国小农的国情使得“精耕细作、轮作复种”的耕作模式世代传承,并日臻完善。千百年来,勤奋质朴的甘肃农人对农业生产的极致用心,对复种指数和高产高效技术的精益追求,如今演化为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孜孜探索。

  步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标注了新路径,“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甘肃农业体量有限,一些特色农产品如油橄榄、小杂粮、藜麦等在规模上难以做大,就要在高品质、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在高质量发展上做文章。”甘肃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廉志端一语中的。

  品质是甘肃农产品的“根”和“魂”,是现代寒旱特色农业能否将“寒旱”劣势转变成特色优势的关键所在,而这离不开每一位追求极致的“匠心”农人。 

  攥牢种业“芯片”——

  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新的作物品种开始,人们不断在寻找更适应寒旱地区种植的种质资源。近年来,甘肃积极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大力推广应用抗旱玉米品种和抗旱抗病马铃薯品种,粮食单产稳步提升。

  “加工薯是马铃薯界的皇冠,薯条薯是皇冠上的明珠。”走进位于甘肃农业大学的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品种马铃薯制成的薯条、薯片,被赋予独特的编号分类摆放,供科研团队“薯”海拾贝。针对缺乏加工专用型品种这个制约甘肃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实验室成功选育了“甘农薯7号”“甘农薯9号”“甘农奶香薯”等系列品种,广泛种植于西北寒旱区,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

  “我们还培育出‘陇油6号’等一批抗零下30摄氏度左右极端低温的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把冬油菜种植区域向北推移了13个纬度,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油增产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郁继华介绍,实验室自2021年9月获批建设,重点开展作物抗逆丰产与品质性状基因发掘、种质资源创新与品种培育,先后审定作物新品种29个。 

  坚持“品质”至上——

  你见过给樱桃套袋吗?

  “樱桃套袋虽然费工,但能减少病虫害,裂果现象也少了,品质一好价格自然就上去了。”在天水市秦州区设施樱桃产业园,玉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焦玉中说起管护技术滔滔不绝。这位有着副高级职称的“新农人”介绍,种植的大棚樱桃“五一”前就陆续上市了,比露地樱桃早了一个多月,最贵能卖到200元/斤。

  你听过围栏式养殖吗?

  俯瞰张掖祁连牧歌万头全围栏式智慧牧场,不见棚舍,只见被围栏分成的一个个大方格。“我们这是模拟散养环境的室外牧场,牛晒着太阳,吹着自然风,喝着祁连山雪水,在围栏里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牛肉品质会更好。”甘肃祁连牧歌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亮华介绍,去年牧场存栏量1.4万头,产品热销全国各地,产值达5.2亿元。

  打响“甘味”品牌——

  “十个品牌记不住,一个品牌能叫响。”天祝藜麦、平凉红牛、陇南绿茶等品质优良却“养在深闺”的特色农产品,如今都被招至“甘味”品牌麾下。

  《尚书·洪范》有云:“稼穑作甘”。“甘味”既代表甘肃农产品,又寓意味道甜美。2019年以来,甘肃在全国率先培育建设“甘味”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开启了全省特色农产品组团闯天下的新征程。拧成一股绳,一个声音谈价格,同步使用“甘味”标识、同步宣传“甘味”品牌、同步讲好“甘味”故事。

  “厚道甘肃·地道甘味”品牌效应已逐步显现。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总经济师马再兴介绍,“甘味”农产品品牌体系目前已包含“酒泉味道”“戈壁雪润”“阳关葡萄”等60个地方区域品牌和500个企业品牌,连续两年蝉联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首。

  标准化生产“一张图”——

  咬一口红脆的宁县苹果,甘甜的味道在口腔里来回打转。来到坐落于庆阳市宁县焦村镇袁马村的苹果生产调度中心,你就能发现宁县苹果品质上乘的秘密:云控制中心、水肥一体化设备、防霜机、防雹网、智能虫情测报灯、驱虫灯……这片占地750亩的矮化果园里满满的科技范儿。

  移步宁县苹果大数据服务中心,大屏幕上可随时查看宁县每一处果园的长势情况。“我们通过GPS定位、物联设备监测、数据录报等方式,构建了果业生产‘一张图’,让每一名果农对果园情况一目了然,找到高效的管理方案。”宁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克勋说。

  最后走进宁县西部苹果商贸港,苹果汁、苹果醋、苹果酱、苹果干、苹果粉、苹果细胞水、苹果多酚牙膏等深加工产品陈列在展销架上。这座建设中的“苹果梦工厂”,将集齐高端种植、贮藏加工、分拣包装、电商物流、综合服务、办公商住、果旅融合“七颗龙珠”,串起一条现代苹果全产业链。庆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高世武说:“西部苹果商贸港的发展目标是立足县域、辐射平庆、联通西北。项目全面建成后,每年可销售鲜果3万吨,加工苹果原料1.6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

  精耕细作,提高了单位产出;品质提升,赢得了更大市场。质与量,在甘肃这片土地上,不再是单向的促变,而是在互动中打破资源条件束缚,成就了双向跃升。

  苦与甜的变迁

  从“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读懂“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不仅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淳朴愿景,也是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拳拳初心。甘肃先后出台一揽子兴业富民行动计划,把“农民收入”作为重要调度指标,吃惯了“苦”的陇原农民终于尝到特色产业发展的“甜”

  曾几何时,“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面对脱贫攻坚任务全国最重这一特殊省情,甘肃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甘肃考察调研,并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我对甘肃的扶贫工作非常关注,对这里脱贫任务的完成很关切”“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句句牵挂,桩桩承诺,兴业富民在大国领袖心中重若千钧。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甘肃出台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意见,组织实施寒旱特色农业三年倍增行动,整合涉农资金5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把“一产增加值”和“农民收入”两项主要经济指标作为重要调度指标,巩固脱贫人口稳岗就业。2021年,甘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针对小农户弱、小、散特征明显,无法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的产业发展短板和难点,甘肃不断探索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中。

  庆阳市环县发展羊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去年,该县饲养量达360万只,养羊农户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千家万户发羊财”的背后,离不开“有形之手”的保驾护航。环县先后探索推广“退股还羊”机制和“双保护价”收购政策,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这种机制实现农户由合作社‘背着走’变为‘领着走’,农户分红收益与贡献相匹配,收入平均比以前增长40%以上。”环县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曹志鹏说,通过高于市场价格的保底收购,积极应对肉羊价格波动,把羊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收益权尽可能地交还给农户,保障全县养殖户持续稳定增收。

  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的产业属性,决定了农业保险作为农民稳定增收“安全网”的重要作用。甘肃干旱、低温冻害、冰雹、洪涝、泥石流、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加上农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经营主体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为此,甘肃全面实施农户种养产业综合保险,目前保险品种扩大到104个,基本实现对有保险意愿农户主要增收产业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变动双重风险全覆盖。

  今年4月以来,甘肃部分地区已多次出现低温冻害天气。在天水市麦积区15万亩花牛苹果乡村振兴产业基地,在一片片防雹网的保护下,一颗颗幼果迎风摇曳,损失不大。

  “保费一直都是36元,但赔付标准从1000元提升到了4000元,这起码能够保本,把人的信心提起来继续把树管上。”新民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国家级示范社,理事长武正全从2018年开始给合作社5800亩苹果买保险,随着农业保险不断“增品、扩面、提标、降费”,武正全尝到越来越多甜头,今年政府还给安装了防雹网、防霜机,他对未来信心满满。

  乡村产业振兴,既要深挖特色资源优势,也要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让农户分享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

  “美丽速展,秀色可餐。”离张掖七彩丹霞地质公园仅7公里,在赤色山峦与绿野田畴间坐落着一个美丽村庄——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

  青瓦白墙、小桥流水、长廊迂回,速展村内一派江南水乡的好风光。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拍摄于此,村内景观取材剧情元素,将有机农业科普、特色林果采摘、乡村美食品鉴、特色节会举办等乡村旅游业态充分融合,打造“西遇·宿集”文旅综合项目,成为乡村游新晋网红“打卡地”。2022年,全村总资产达到1.5亿元,人均纯收入3.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120万元。

  “发展产业根本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要把兴业与富民有机统一起来,处理好产业与农民、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关系,千方百计让农民更多分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增值收益。”马再兴说。

  2022年,甘肃特色优势产业全产业链产值3897亿元,全省一产增加值连续五年名列全国前列。

  在张掖市临泽县,全县60%的耕地用于玉米制种、60%的农民收入来源于玉米制种、60%的农民从事玉米制种产业,去年还有263名农民签署了“候鸟式”劳务协定,冬天飞去海南制种再添一份收入;在定西市安定区,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收入30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河西五市15个县区、58个乡镇的20多万农户通过发展蔬菜和相关产业,每年增收20亿元以上……

  长风吹度,陇原“回甘”,吃惯了“苦”的陇原农民终于尝到了特色产业发展的“甜”。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陇原大地的每一天是古老的,也是崭新的。

  黄土塬上,梯田披绿绵延如带;祁连山下,点点绿洲星罗棋布。周人始祖在这里首创农耕,教民稼穑,哺育出延绵不绝的千年文明。走过历史与时代交织的长廊,今天,沐浴着新时代的习习春风,从五千年农耕文明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甘肃踏上了中国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崭新征途,也必将书写中华农耕文明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