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玉帛之路专家考察手记】千里单行西海固(一)
作者:王承栋
丝绸之路北线出长安,经固原,过西吉,穿海原,由平川、靖远渡黄河,继续西行。靖平段已略有考察有述。对于固原到平川之路,一直成为我的向住。
一直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前不久,《丝绸之路》杂志社、文学人类学学会组织第五届玉帛草原之行考察,途经西海固,本人有幸成为局部考察成员,可随其程,于是得以寻访其地。
按照计划,6月9日早晨,从白银出发,一路朝歌向太阳,不久,先到打拉池,宋夏之争时的怀戎堡。尽管此城多次走过,但仍是感到历史的重量,从厚厚的城墙中迸发而出。但时间不容我掂量,只好匆匆而行。
往东南行进十三公里,有一普通标牌,经阳光的暴晒,已经发白,不注意者,或许根本不知其价值。这就是王进宝墓地宣传牌。作为甘肃唯一正一品将军,将军被称为“再造清室者”,其墓地就在路北不远处。也是时间关系,我只将车头向北掉转,下车片刻,也算遥拜吧。
继续赶路,迈入宁夏界海原县。古城里定戎堡,立在车前。以前曾穿城而过,今日特绕道而行,再回头凝视,在城中几个老人们的目送下,催车加油,急驰而去。
又到地震中心。和以前不同的是,这里有了小围墙,有了盐池羊雕像,有了八角纪念亭。许多人提到海原,首先是大地震。正值轮船事件,到此为止吧。
海原,传说乃海之源头,沿途到处是荒山,缺少水的滋润,显得干枯衰落,亦如我看到推土机推倒的古烽燧一般,令人伤心遗憾。此事不提也罢,业内人应当明白缘由。
一路走,一路望,一个人走在海原黄土梁。那种苍凉,不亚于失败的将军。好在,我本孤剑,虽在大漠,却也能铿锵而鸣(自我吹嘘)。突然间,一片柳树林荫道出现,那种感觉,正如干渴时的一碗冰凉啤酒,太爽了,拍照留念。此乃考察之外的收获。
终于,到了海原县城,见到等待中的林漫,一位清贫的广告工作者,一位执着的文物守护者,一位高尚的道德践行者。这里,应该尊敬地称他为李世翔先生。多少年来,他跑遍海原重要文物点,宣传、保护文物,成为古迹的守护神。
吃过午饭,林漫开出他的宝驾,前往古迹,此乃海原之行的重点。此处省去很多字,只讲大概。
一处两重围的烽火台,孤独地立在麦田中。这种建构,与前几日看过的三角城烽火台相似。但不知外围是否被破坏过?人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一处不知几重围的烽火台,没细察。留待下次群成员完成。
一处五重的烽火台,与前几日死亡者,当属兄第。北面外围一墙被毁,南面四墙完整。不远处,另有一长墙,做外围防护。幸亏藏在深山无人知。无任何保护碑,真替他的命运担心一处大沟口,是为古时出海原到盐池必经处,留待下次群成员徒步。
一处隔塂堡,是为海原最大的城堡,古安西州城。宁夏区保。为何相隔?留待考证(以下同理)。
一处争议城,柳州城,与平川柳州城同名。孰是孰非?但林漫说,当地俗语称出关为“溜州”了,倒霉为走黑城了,似乎平州为真。或者异曲而同调?继续留待。
时不我待啊!古人一日看遍长安花,我是半天走过海原城。匆匆中,驱车回驾,谢绝林漫先生的羊肉,也留待吧,不过不用考证,再有机会直接享用即可,呵呵。
告别海原,驱驾东行,赶往固原。沿途景色绝美,加上阵雨泼洒,仿佛进入塞外江南。只可惜开车,下车怕雨淋,没有照片可传世。
一路无需多说,按计划到固原,与丝路玉帛考察组汇合。别人都是专家学者(有学问者),我是转家学者(学习者)朝圣者。
(作者系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甘肃分会平川工作基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