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川精神”让榜样的力量鼓舞我们一路前行

23.03.2015  17:20

如果当时我昧下钱包,那么我这一学期的生活费就不用发愁了。但是我没有这样做,不为别的,因为我的良心会过不去的,我肩负着玉川未完成的心愿。

前不久,从其他同学处得知,魏玉川同学所在班级班长马世昌在今年寒假打工过程中,捡到一个装有数千元现金的钱包,当交还失主后,他拒绝了失主的赠予,同时也拒绝失主写感谢信的想法。用他的话说:“跟玉川比起来,这都不是事。”当事后老师追问他的感想时,他动情的说出了上述话语。

玉川走了,但榜样的力量时刻鼓舞身边的同学一路前行。正月初八,马世昌和其他同学相约一起去古浪看望了魏玉川的家人,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红着眼眶,语气有些起伏的对魏玉川家人说:“我们曾经对叔叔阿姨们承诺过,我们都是玉川,我们都是您们的儿子,我们会每年都来看您们。

魏玉川同学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精神已经永植于同学们的心中,他生前所在班级的同学们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他们时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扬和践行“玉川精神”。目前,全班已有累计9人献血3200毫升。另外,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还积极参加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等各类科技、文体活动,争创先进、拼搏进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中有一人在去年的科创大赛中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班级同学积极参加CET-4考试,现已有8人通过。有4人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有4人报名参加并坚持跑完了兰州国际马拉松全程……

在当前新形势下,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正在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社会多元化思潮影响下,部分学生立场不稳,意志不坚定,易受社会不良风气腐蚀。网络上充斥着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读书无用论、摒弃中华传统文化和攻击丑化英雄人物的论调和行为,时刻都从反面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三观”的养成。形势和现实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践行“玉川精神”,让身边的正能量发出时代的强音。

时至今日,仍旧有部分人在议论着魏玉川同学,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在自己不谙水性,还义无反顾的跳入滔滔黄河水中是多么的不值得,是无谓的牺牲。不由的让人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第四军医大学优秀学员张华,为了救一名掏粪老农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彼时也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关于“值不值得”的大讨论。

英雄的身上总是闪现着相同的闪光点,其实他们跳下去那一刻,已经告诉了众人答案,他们那奋不顾身的一跳,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一种人性大美的展现,生命没有贵贱之分,大爱助人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

魏玉川同学是我校道德模范的一面旗帜,亦是当代大学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更是中国梦、工大梦的实践者。

学校党委李贵富书记对魏玉川同学的英雄壮举给予高度评价,多次动情地说:“魏玉川同学是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和楷模。英雄虽已逝去,但英雄的精神决不能失去,我们一定要把魏玉川同学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精神发扬光大”。

英雄虽逝,精神永存, “玉川精神”不应只是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作为兰州理工大学的大学生,更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将这种精神在兰理工甚至全社会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人人都是魏玉川,人人传递正能量。不久之前,学校党委李贵富书记在指导学生工作时,就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辨别力,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保证大学生全面发展做出了指示:“要以优秀学子魏玉川同学被评为‘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为契机,大力弘扬玉川精神,充分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创新文化活动载体,有效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充实学生第二课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前提,深刻认识和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当前育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时代迫切要求我们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把教书育人的内涵建设与切实有效的创新举措结合起来,把典型引领与“玉川精神”的朋辈榜样力量结合起来,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信念坚定、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引导大学生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创造无愧于人生的答卷。

【字体: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