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闯天涯的苦行僧

26.02.2016  15:13

    每和老乡许曙明相见一次,就会让我的心灵震撼一次。最早仅仅知道他喜欢写作,常有散文见诸报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兰州晚报》的征文颁奖会上。人很朴实、忠厚,浓浓的乡音让我觉得非常亲切,匆匆之间,也没有多聊。待二十多年后的一次相会中接过他的《走向蔚蓝》《走过高原》两本书时,我才对这位老乡刮目相看。他不是一般概念上的作家,说他是一个旅行家更准确——没有走遍大江南北的苦旅,就不会有他那些独特而精美的游记,旅行成就了他的文学梦。他的那些文字、篇什是用惊险、饥饿、困顿,甚至用生命敲击出来的。

    他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但他没有沉溺于金钱和权力的圈子,而是把视野投向了祖国秀美的山川,去探究江河是如何发源的,高山是怎样矗立的,去寻觅古今名人的足迹,印证那些他从小听来的故事……

    曙明的旅行,不是跟着旅行社拿着小旗的导游走马观花的逛景点。他从来都是独自一人,坐火车、赶大巴、挡拖拉机、搭摩托车、蹭牛车,甚至徒步,啃大饼、喝凉水,住最便宜的小旅馆,用坐夜车的办法节约住店费等艰辛的苦旅……

    一路上,他风尘仆仆,天涯孤旅,遭遇过想不到的艰险和危难。

    在五老峰,一条大蛇吐着信子和他僵持。直到蛇消失后,他还不知所措,呆若木鸡。

    在宜昌,他因为讨价还价没赶上第一辆小面包车,待他乘坐的第二辆车赶去时,第一辆车几分钟前掉入了长江。

    在色达海拔4000米的山顶,他全身发麻,神情恍惚,危在旦夕,要不是同行者施救,后果不可设想。

    中华大地的壮丽的景色吸引着他。他几乎把所有的休假、长假、双休日都用到了旅行上;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变成了车票。往北,他到达了漠河的北极村;往东,他去了黑龙江抚远县的“东极”乌苏镇;往西,他到达了新疆乌恰县的“西极”斯木哈纳村;往南,他到达了“天涯海角”;还有北大荒、达坂城、虎跳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塔克拉玛干、毛乌素大沙漠、木格错……他去的地方多了。35年间,许曙明行程近百万公里,足迹踏上了祖国的每个省、市、区,到达了240多个地级行政区。三山五岳、五湖四海……

    中华大地的具有标志性的胜地,都留下了他的足印,单是江河的发源地,他就探觅了六十余处。

    他仰慕历史人物,拜谒了姜太公钓鱼台、诸葛亮墓、昭君故里、昭君墓、蔡文姬墓、霍去病墓、李清照纪念堂、徐霞客故里、孝庄昭西陵、李自成行宫、余纯顺墓地……

    他崇敬作家,参观了乌镇的茅盾故居、凤凰城的沈从文墓地、呼兰县的萧红故居、陕北的路遥纪念馆和墓地、棣花镇的贾平凹故居……

    他敬仰英雄,到达了瞿秋白故居、赵一曼故居、江姐故居、刘胡兰纪念馆、庞琼花故里、王进喜纪念馆……

    他神往有故事的地方,旅行了平型关、台儿庄、微山湖……还有虎头山下的大寨、太行山中的红旗渠、遥远的北大荒……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旅行的路上,他得到了不少陌生人的帮助,陕北的司机,晋北的老农、川西的僧人、龙羊峡的战士……藏族骑手、维族小伙、摩梭女、鄂伦春猎人,结识了指导他旅行规划的导师——钱大哥……

    在齐齐哈尔往哈尔滨赶路时,他决计要看一眼萧红的故居,司机给他行方便,同车的人给他指捷径,让他以最快的速度,最近的路线看到了呼兰河,拜谒了心仪已久的萧红故居。而去清涧县参观路遥故居时,讲解员不愿带他去爬那些高高的台阶,当得知这个不屈不挠的汉子,来自遥远的甘肃,而他非去不可时,只好把故居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让他独个儿去参观。

    在旅行中国的同时,曙明写下了上百万字的各类文学作品,拍摄了几十万张照片,出版了六本作品集,获得了70余次文学奖,其中,《走进山水》获得甘肃省最高级别的文学奖——黄河文学奖。

    曙明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的理事、主席团成员。2014年,他受邀去北戴河全国作协“创作之家”疗养,见到了王蒙、邓友梅这些当代中国的文学大家。王蒙听了他走天涯、闯世界、历艰险的经历后,颇为吃惊,鼓励他继续努力。2015年11月,在甘肃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甘肃省作家协会理事。

    许曙明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出生在太行山一个叫侯良店的小山村的一孔窑洞里,当工人的父亲去那里修铁路,母亲随了去。他是房东奶奶接生的。半个世纪后,他辗转去探望艰难岁月里呵护他的亲人。从小疼爱他的亲人、邻居见他这么有情有义,感动得泪花滚滚。他长跪在奶奶的坟前,抛一腔热泪,泣不成声……

    上世纪60年代初,他父亲为了照顾饥馑中的弟妹回到榆中老家,许曙明在离丝绸古道不远,一个叫许家窑的小村里度过了童年、少年……农村的艰苦生活和农民的厚道、善良、坚韧的精神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以至于他担任上市公司的高级经理多年后,依然保持着那份淳朴。许家窑是个很小的村子,站在村口张望,四周皆是山。小小年纪的许曙明面对大山猜想“山的那边是什么?还是山吗?如果还是山,再后面又是什么?”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许曙明立下了“我要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的志愿,并毫不动摇地践行了35年。

    去年11月,曙明来探望母亲,本来我打算好好聊一场,谁知他有事,给我留下了新出版的《走进山水》,匆匆回了兰州。看了他的散文,知道了他走过的路,受过的辛苦,心里唯有祝愿、羡慕,祈祷他以后的路平安、吉祥、成功。

    2015年6月,我收到许曙明的一条短信,说他打算要去三江源,寻找黄河的源头。我真为这位走南闯北的老乡捏着一把汗,回信提醒他处处小心、谨慎。

    不久,他发来短信,说已安全返回,着手整理、编辑新书《走遍天涯》。时间不长,我就从报纸上看到了《走遍天涯》出版及记者与他对话的消息。

    暑期的一天,我和曙明相约见面。我特意准备了咖啡,为闯过黄河源的汉子接风洗尘。当我接过散发着油墨香、装帧素朴、淡雅的新书时,却无法和我眼前这位朴实、憨厚的老乡联系起来。暖融融的办公室里,我们品着淡淡的咖啡,他娓娓动听地讲述黄河源之旅——

    原先,他没有弄清楚三江源的真正标志,结果跑到了青海玉树离结古镇不远的通天河边,找到的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标志碑,而真正的黄河源头却在果乐州的玛多县境内,源头的纪念碑在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间的错哇尕泽峰,也就是被称为牛头山的峰巅上。他只好打折,直奔数百公里之遥的玛多县。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旅途。

    错哇尕泽峰海拔4610米,未可知的危险因素难以预测。他租好了车,约了蒙古族旅伴。谁料到第二天大雪漫天。考验他的时刻到了,要么无果而返,要么无休止地等待天晴雪住,要么冒险。最后,许曙明决计冒雪前行,因为他知道,如果这次到达不了黄河源,他这一生都可能与之失之交臂。

    当车子爬到海拔4400米时,车轮打滑,不能驱动。曙明决定弃车步行,风狂雪暴露滑,每走一步都要费好大的劲,他一步一喘气,颤颤索索总算爬上山巅,到了他向往的牛头碑前……

    说到这里,许曙明不无欣慰,他说,一年前他在山东省垦利县黄河入海口看到这条五千公里长的大河滚滚,如海的壮丽景象时,就立下志愿,今生一定要亲眼看看黄河是如何发源的。这次,总算圆了他的梦,他饱览了壮丽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登上了4610米的错哇尕泽峰,看到了牛头碑!那一刻,他从纪念碑牛角的粗犷、坚韧、有力,仿佛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精神,看到了华夏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考验了自己的毅力和体力。“不管冒多少风险都是值得的!”他说。

    许曙明绘声绘色地比划着给我描述、再现当时的情景,听得我心惊胆战。看着眼前的这位汉子,我感到他生就了一颗孩童般的幻想心理和好奇追求,不然,为什么不稳稳地坐着老板椅,安心泡在办公室喝茶聊天,实在无聊,无病呻吟地写几句诗歌附庸风雅,或者把积蓄换一套豪宅享受,买辆车开着兜风去老家显摆,为何以年过半百之体冒险去探究缥缈的黄河源,受那份罪?冒那个险!

    真是个独闯天涯的苦行僧!

    □金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