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助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大棚中培植的花卉
永登葡萄
榆中玉米丰收
在永登县武胜驿镇,有一个20万变50万的故事,至今仍让全镇的老百姓津津乐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常玉宏,来自永登县武胜驿镇火家台村。2003年,常玉宏经永登县政府组织到上海去打工,2008年,这名外出打工的小伙子怀揣着沉甸甸的20万元回到了家乡投资创业。这些辛苦钱当初被投资到了修建蔬菜保鲜库上面,2010年,火家台村的高原夏菜喜获丰收,常玉宏的20万元滚成了50万元。如今,常玉宏和哥哥常玉儒又建设了新库房,打算扩大再生产。常玉宏的故事,其实是兰州在扶贫攻坚战中以特色产业助推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典型。在隶属于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的永登县和榆中县,在省会兰州城乡二元结构最为明显的七里河区,这样的致富典型和在家就近就业的农民有很多。而兰州的扶贫攻坚战,则与劳务输出的规模加大和特色产业的培育壮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土地流转+特色农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盛夏时节,记者从兰州出发,进入位于榆中县县城南端的兰州凤凰湾创意农业体验公园。一进入村庄,就被这里一望无际、五彩斑斓、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异彩空间而吸引:夺目的薰衣草紫色花海,在微风中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怒放的向日葵,妖艳热烈,笑意盈盈;摇曳多姿的波斯菊犹如花明玉净的亭亭少女,闪耀着初生般的纯净……漫步山峦,放眼山岳,一块块斑斓的色彩如烟似雾,云蒸霞蔚,簇簇丛丛的嫣红姹紫,灿若云锦。
兰州凤凰湾创意农业体验公园就是重庆甘肃商会、甘肃兴陇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榆中县东湾村流转土地6000多亩进行建设的,现在项目一期兰州香草世界已流转土地2000亩、引进薰衣草根苗300余万株。从今年夏天开始,千亩薰衣草陆续绽放,成为吸引游客又一浪漫的旅游产品,同时也有效地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以及榆中实现乡村游向第三代升级的亮丽“转身”。
一直在体验公园工作的东湾村村民高克菊告诉记者:“家里的地比较多,一直想去外面打工挣钱,但家里的一摊子事儿又没人管,这次村里来了这个好项目,我们村的好多妇女都来种植薰衣草,不但可以在家门口赚钱,还可以照顾家里。以后薰衣草种好之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打工,也可以发展农家乐,对我们农民来说肯定是一件增加收入的大好事。”
观光农业让东湾村的农民们感受到了在家门口工作的方便,而在离县城距离较远的榆中北山和定远、连搭等地区,农民们则依靠土地流转和高原夏菜及中药材种植产业加快了脱贫的步伐。11月上旬,在位于榆中县贡井乡吕家岘村的宏鑫中药材合作社,已经入库的甘草、柴胡等药材正在打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据该合作社负责人魏长明介绍,该合作社是由贡井乡大坪村的5名中药材种植大户投资成立,截至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2万亩,辐射带动全乡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4万亩,扶持发展大户76户。同时,还引进了2家公司,通过公司与合作社的成功对接合作,有力推动了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发展。正在捆甘草的村民金永录告诉记者,他家有60多亩中药材,除了种植还在农闲之余到合作社打工。“每天100到150元工钱,我们村好多农民都在这里干活,比在城里打工划来多了。”
据悉,北山现辖贡井等6个乡,约有农民4.56万。由于当地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环境无任何污染,非常适合甘草等根茎类中药材的生长。2014年种植面积达到14.1万亩,总产量将达到4万吨,产值达1.5亿元,产区农民中药材纯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预计2016年达到20万亩,年产量达到5万吨,年产值达到2亿元,产区农民中药材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我们依托高原夏菜和中药材产销规模不断扩大的优势,积极引导推进就地输转工作。县内两茬蔬菜收售使用雇工近30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1亿元。加快农副产品储运加工业发展,每年实现季节性转移5000余人,创劳务收入1.1亿元,实现就地转移2500余人,创经济收入1.35亿元。”榆中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榆中县农业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榆中县坚持把土地流转作为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的重点,不断创新方式,扩大流转面积,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步伐明显加快。从流转规模看,全县共流转土地20.8万亩,而且所流转的土地正朝着集中化、规模化的方向迈进。从流转形式看,全县的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有出租、转包、转让、互换及农民以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从流转用途看,农村土地流转主要用于发展中药材种植、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等经济附加值较高的现代农业领域。从流转主体看,农民种植养殖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成为了土地流转的主体,并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截至2014年年中,榆中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占到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0.2%,农村土地的流转带活了全县的农村经济,促使农业企业朝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发展劳务经济劳务输转创品牌
“计件核算,每天工资在120元以上。”10月底,正在车间里麻利地干着手中活儿的龚新花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她在位于七里河区西果园镇的米家山百合公司务工,每月收入为4000多元,车间墙上挂着的“巧手百合”劳务品牌就业基地牌子引人注目。
走进位于西果园镇的兰州米家山百合有限责任公司加工车间内,约10个妇女工人们正在操作台上进行着百合的分择、装袋等作业,车间内一篮一篮的鲜百合和外销包装箱整齐摆放,车间的墙上挂着“巧手百合”劳务品牌就业基地牌子。
“车间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不说,还能季节性务工,两不耽搁。”龚新花说,从家到公司虽然只有4公里多,但山路难行,公司管吃管住,就平常一月只回家一两次,正常上班是早上7点到下午3点,按所加工的百合篮数计件核算,姐妹们基本每天工资在120元以上,她自己每天收入160元至200元。30来岁的龚新花是西果园镇青岗村许家沟自然村村民,属典型的山区村,家里7口人,上有老下有小,老公专心务农,共种植了8亩百合,每年轮收2亩多,总收入2万多元,如果没有劳务收入,生活将入不敷出。
“政府创立巧手百合劳务品牌,扶持培训周边富裕劳动力进百合加工企业就地就近就业,促进了劳务经济,还对做大做强兰州百合品牌有重要意义。”米家山百合公司总经理米生禄说。
西果园镇和黄峪乡均属于七里河后山二阴山区,以种植百合为主导产业,很多村民都在村子附近的百合加工厂或保鲜库干活儿,离家门很近。同时因为离城区近,进城务工人员也较多,有的村民在兰州市打拼多年,就干脆买了市区的房子,在城里安了家。
魏岭乡晏家洼村的陈淑华是当地的女能人,两个孩子中职毕业后,去了上海工作。40岁的陈淑华于是动起了当月嫂的心思。如今,从业6年的陈淑华已经成为“金牌月嫂”,月收入过8000元,成为家里挣钱的主力。利用这些年挣来的钱,她在文化宫附近买了一套房子,动员丈夫和她一起进城,没想到丈夫舍不得手里的4亩百合,固执地守在老家,于是两口子只好过起了“鹊桥相会”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陈淑华的品牌效应引起了双联帮扶单位和乡上的注意。针对魏岭乡离市区近的特点,帮扶单位为乡亲们举办了家政、驾驶等多项劳务技能培训,陈淑华有好几个邻居都进了城,买了房,成了城里人。
“今年,我们在加快打造‘黄峪焊工’、‘阿干厨师’、‘巧手百合’等劳务品牌的基础上,以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年“为契机,积极开展电商培训,改变传统百合销售方式,做强‘巧手百合’劳务品牌就业基地。截至目前,已与西果园镇240多家百合加工小微企业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解决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2000余人,实现劳务收入2000余万元,仅2013年全区10个脱贫村完成劳动力培训转移3230人次,劳务性工资收入平均达到528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1%以上。”七里河区扶贫办主任马晓军介绍说。
挖掘市场优势工种潜力技能培训提升竞争水平
11月11日,全省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工作现场会在榆中县召开。榆中县以及兰州市在会上介绍了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以及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的情况,相关经验得到了省人社厅主要负责人的肯定与赞许。
张军华是榆中北山人,年轻的他不想呆在家里种地。听说县就业局可以提供技能培训,不但不要钱还可以补助。于是他报名参加了驾驶员培训。现在的他,当上了一名司机,“从小我就喜欢汽车,现在不仅满足了自己的爱好还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我觉得很满足,”张军华说。
而在永登县,则尤其注重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等“三个群体”进行就业培训。即:对下岗失业人员由人社部门在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进行各类技能培训后向外输转,就业率达87%以上。对农业技术人员由农牧部门在农广校、党校等培训基地进行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后,全部就地就业或输转到劳务基地。对外出务工的城乡青年、退伍军人、民兵和学生,由人社部门和县职业技术学校、县科信职业学校、县八运职业学校、农业机械化学校进行订单式培训后直接输转到劳务基地就业,就业率达96%。
在培训方式上,永登县推行了采取订单式培训、引导式培训、项目定向培训、校企联办培训和各类社会培训“五种模式”。该县培训的电焊、电子、缝纫、保安、消防等10个工种在广东、上海、江苏、北京、杭州、福建、新疆、内蒙、青海、宁夏、兰州等地都有了一定的名气,为永登劳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2011年至今,我们县先后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玫瑰之乡巧妹子》、《玫瑰之乡憨小伙》和《玫瑰之乡拉面师》3个劳务品牌。2013年劳务技能培训达1.2万人,极大地提高了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永登县扶贫办主任张延双介绍说。
而在全市层面,市人社局在牵头承担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两个全覆盖”任务的同时,更是加大了劳动技能培训的力度。“今年以来,共组织2.87万名农村劳动力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完成目标任务的287%;中等职业院校招收农村‘两后生’7930人;贫困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5%。同时,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6.9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1.5%,创劳务收入45.67亿元,并新建劳务基地11家。”市人社局局长吴永健告诉记者。
特别是在劳动力就地转移方面,市人社局开辟了具有兰州特色的“周边劳务基地”,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共建立具有一定输转规模的劳务基地159个,其中三县一区 141个。近三年我市共输转农村劳动力82.11万人,创劳务收入124.1亿元。 首席记者李晓霞
记者手记
多研究研究“农民经济学”
就地转移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在其题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转移模式和失业问题》的文章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一个农业劳动者是否迁入城市,决定于两点原因: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和城市工业部门的就业概率。当留守儿童、无青壮劳动力村庄等社会问题和伦理矛盾在当代的中国农村越来越凸显时,对于农民而言,如果能够在家门口就业,而且收入与出门打工持平甚至更高时,他们当然愿意在家门口就业,这是最经济也最正确的选择。
不要以为农民不懂经济学,他们所懂的,正是自己身边的经济学实例。因此,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在推动当地开展扶贫攻坚发展中,就得多研究研究这种“农民经济学”。研究什么内容呢?这些内容应该包括:农民外出打工与就近就业的收入比较;特色产业延伸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幅度;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和就近消化劳动力的联系……把这些问题研究清楚了,在扶贫攻坚问题上,劳务输转就有大文章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