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特招农村娃谨防逆向移民钻空子

31.05.2014  13:21

  高考还未开锣,中山大学已经预先组织了一场“特招”:采用远程视频的方式,面试全国17个省份的397名贫困地区农村考生。获得候选资格的考生正式高考成绩只要达到所在省份一本控制线,即可被这所“985”名牌大学录取。重点高校多招收一些寒门学子,赢得了不少人“点赞”。但也有一些市民对此持保留意见。“难道这种对贫困农村学生倾斜的政策,不会导致另一种形式的高考移民吗?”一市民如此反问。(5月30日人民网)

  重点大学特招农村娃,让贫困地区寒门学子获得重点大学门票,在目前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环境下,确实彰显了厚爱农村贫寒学子的情怀,这样的特招可以说是对寒门子弟在落后地区接受教育造成的差距一种补偿。但市民的担心却同样不无道理。钻政策的空子一直大有人在,而且某些人手眼通天,如果没有严厉的管理与监督,某些城市学生权贵富家子弟摇身一变成农村户籍的寒门学子完全有可能,在重点大学特招农村娃时,未雨绸缪预防钻政策空子的人很有必要。

  所谓逆向移民,就是本是城镇户籍的学生,通过关系以投亲靠友名义将户籍挂靠在农户户口本上;或者以虚构身份来一个直接的农村落户;本在当地名校就读的学生,以空挂形式将学籍挂靠在政策定向的贫困县的所属学校,或者以转学方式完成学籍变动。变更户籍与空挂学籍转换学籍,对于某些人而言,其实并不太难,因为他们有盘根错节的关系,有内部操作的能耐。完成这些基本条件对常人而言或许觉得很难,但对于那些手眼通天的人,完全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哪种方式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实惠,就可以用哪种方式变成现实。双户籍、双学籍有过,假户籍、假学籍蒙混审查有过。担心另一种形式的城镇学生变身农村娃的高考移民,绝不是杞人忧天。

  这种担心在教育部的意见出台之时其实就已经出现,现在正式启动面向寒门学子特招了,当然更引人关注。根据以往经验,很多好政策之所以后来遭人诟病,就是让一些人钻了空子。比如高校自主招生,本来是很有利于高校自主选拔人才的良方,可是自主招生时不时爆出腐败丑闻,让高校自主招生很尴尬,很典型的就是人民大学的自主招生因腐败今年不得不暂停。再如高考加分,本来是为那些品学兼优和具有特长学生提供进入大学一个台阶,但是,因为让人钻了不少空子被直指不公平,从今年开始各地不得不重新审视加分政策,结果是大幅减少加分项目并缩水加分权重。面对寒门学子的特招新政,如果不在起步之初吸取过去的教训,完全有可能导致名副其实的优秀寒门学子未能享受优惠而假寒门学子却如愿以偿,结果将让这一惠及农村寒门学子的好政策进退两难。

  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在寒门学子身份上严格把关,一律要将逆向移民假寒门学子挡在优惠特招门外。首先,就读的学校、招考的高校、教育主管部门要本着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认真审查户籍与学籍,建立三道审查门槛,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第二,要将特招的寒门学子的信息详细公之于众,广而告之,接受社会监督。这些信息应该包括三年就读的学校、家庭详细住址与家长基本情况。第三,纪检监察机关要对特招寒门学子全程加强职责监督,对有举报的学生当即时启动核查,并将调查结果反馈给相关单位与个人,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当实行顶格处理,不能法外开恩,大事化小。第四,对特招的寒门学子应该签订诚信承诺书,用诚信保证寒门学子户籍、学籍身份绝对真实。

  对贫困地区寒门学子实行特招,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将是教育资源尚不能做到城乡均衡的环境下对农村学子一种很有激励性的补偿制度,无疑是农村孩子的福音。但是如果被人以高考逆向移民方式钻了空子,不仅是对农村孩子的不公,也是对城市孩子的不公,更会让人对高考改革失去信心。面对人们大学特招农村娃的质疑与担心,有关部门决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