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牵引“一号工程”推动创城全民“总动员”
(上接1版)“怎么办?只能一次次劝呗,劝不动我们就自己动手搬。”王俊玉说。幸而多次跟物业交涉,并对部分居民进行了文明劝导提醒后,物业和部分居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王俊玉还及时派社区网格员清除了违规堆放的杂物。
众所周知,加强城乡共建、城乡环境整治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城的顽疾之所在。特别是主城区的环境卫生,是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10月,针对即将开始的全省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和省级卫生城市复审验收工作,城关区提出,作为此次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及全国卫生城市的主战场,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各级领导要深入一线,亲自指挥,逐一落实。城市管理部门要围绕以往创建工作中城乡接合部、集贸市场、铁路沿线等区域环境脏乱差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确保及时整改到位,窗口行业、政务大厅、医院、车站、广场、大街小巷、居民楼院等区域,要严格加强管理,做到城市管理无死角、无盲区。
城乡结合部及铁路沿线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城乡共建的重要内容。2015年10月,我市联合兰州铁路局,坚持“总体设计、凸现特色、分段分区、同步实施,远谋近施、迅速见效”的原则,按照“一廊两段穿五区二县,一带五站串十二景区”的思路对兰州至中川铁路沿线进行综合整治。并提出,通过1-2年持续整治,在铁路沿线构建多处自然及人文景观,打造一条干净整洁、特色鲜明、靓丽多彩的景观廊道,成为展示我市形象和面貌的新平台。
农村村容整洁卫生、建设美丽乡村,也是创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3年开始,我市利用5年时间,在全市农村组织实施“清洁家园”行动,配套实施“十乡百村”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每年组织10个乡镇、100个村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到2017年,全市80%以上的乡镇、70%以上的村实施“十乡百村”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成一批村容整洁乡村、乡风文明乡村和美丽乡村。
动态管理:建立文明评选表彰的淘汰退出机制
针对部分文明单位创建只在“评比”时搞突击,牌子到手便“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现象,兰州市在探索建立创文长效机制中还打破文明单位终身制,及时修订完善了《兰州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建设管理办法》,对文明单位实行期限制管理。办法规定,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应及时向市文明委反映本单位的重大活动、成绩和经验。每年进行一次自查,并将自查情况于12月底前报市文明办及所在县区文明办,发生重大问题,要及时主动报告。各县区每年对本辖区内的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并向市文明办书面报告复查结果。
同时,办法还要求对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实行动态管理,实行届期制,每4年为一届。届满后,由市文明委复查考核,并向全市通报考核结果。符合标准的,保留其荣誉称号;工作停滞不前的,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存在严重问题的,报请市委、市政府同意后,撤销其荣誉称号。被撤销荣誉称号的单位、村镇、社区,不得再悬挂荣誉奖牌。据悉,市文明办还采取随机抽查、群众评议、集中检查的方式对文明单位进行动态管理,对于出现学习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不履行社会责任等十大问题之一的文明单位,直接撤消其荣誉称号,并予以通报,打通了文明单位退出的渠道。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城市文明水平的提升。
群策群力:各项机制确保创建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我市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军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创建工作领导责任制,市级领导干部包抓、牵头责任部门负责、各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的责任制以及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各单位、各部门细化分工,明确措施,有序推进,为确保完成创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督查落实方面,我市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全市目标管理体系,实行平时检查、季度测评、半年考核、年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创建责任单位工作考核打分排名,考核结果通报全市。同时,我市还组织新闻媒体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创建工作进行视察,组建市民巡访团,对创建工作进行巡查监督。建立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专项奖励制度,每年根据考核结果分等次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推诿扯皮,不作为或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和问责。
创城需要体制的推进,更需要财力的保障,在公共财力保障创建工作方面,我市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财政投入逐步向城乡公共管理、社会公共服务、基层单位倾斜,加大投入比例。同时,我市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还合理安排经费投入,为创建工作任务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积极为基层开展创建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必要的物质保障。目前,全社会齐抓共管,共谋全国文明创建的良好氛围已基本形成。
□首席记者李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