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拍的“牛奶浇地”图片怎能成为主打新闻

14.01.2015  04:44

    近日,一组“河南新乡鲜牛奶滞销新乡奶农用牛奶浇地”的图片在网上引起热议,图片配发的文字称:“1月9日,河南新乡一养殖小区,奶农用鲜牛奶浇地,每天有1吨牛奶倒进下水道。”此消息一出,迅速被一些网站转发。事实是否如网上所说的一样呢?经调查,网上所传图片的事发地是位于新乡市牧野区的绿莹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当日,在该合作社挤奶期间,有两名河南当地媒体记者来采访。当记者在牛场及挤奶厅进行采访拍照时,部分奶农情绪比较激动,开始在挤奶厅倒奶,让记者拍照,后又到附近麦地倒奶让记者拍照。当天倒奶40公斤左右。

    “牛奶浇地”新闻一出,“有图有真相”,顿时引起热议,“牛奶浇地,奶农‘大不易’”、“新鲜牛奶‘喂猪浇地’奶农为何‘倒奶杀牛’”、“奶农‘倒奶杀牛’政府岂能袖手旁观”……从网上到纸媒,评论铺天盖地。在移动互联网的今天,不假思索的点评随着新闻的传播,搭上“百兆光纤”,充斥我们的视听。殊不知,真正的“真相”却没有跟上“网速”,以至于“牛奶浇地”成了乌龙。

    其实,类似的乌龙有很多。为什么“乌龙”能够“坐实”呢?原因很简单:始作俑者的炒作、投机心理,转发、点评者毫无怀疑、不加核实的跟风。虽然说当下“奶贱伤农”是事实,记者用心报道也值得肯定,但为此造新闻,就不合适了。新闻从业者要及时、客观、理性地出声,并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比如奶农表示,“除非是过期了,不然怎么舍得直接倒掉,浇麦子会给烧死吧,反正我之前浇树都不行”,这些真实的声音,如果用图片表示出来,岂不更有说服力?更令人费解的是,“当天倒奶40公斤左右”,最初的报道竟然写成“每天有1吨”。“牛奶浇地”图片竟然是乌龙新闻,想想也是醉了!

    摆拍的“牛奶浇地”图片怎能成为个别媒体的主打新闻?总之,媒体和新闻从业者都应该恪守职业道德和新闻纪律,规避“牛奶浇地”这样的脱离事实的炒作式新闻,不制造新闻、不哗众取宠,不以噱头博眼球。而公众对待“牛奶浇地”这样的新闻,也要多一个疑问,多一份核实,别让“乌龙新闻”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