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旅游牌 闯出致富路 ——甘肃省公航旅集团双联帮扶侧记

16.06.2015  11:46

  临近水库却吃水困难,背靠景区却吃不上“旅游饭”,这就是永靖县杨塔乡曾经的尴尬处境。由于地处山区,杨塔乡群众不仅出行困难,而且难以充分利用毗邻刘家峡水库、炳灵寺景区的区位优势,贫困面大、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无门。2011年,全乡人均年收入仅为1740元。

  双联行动实施后,省公航旅集团成为杨塔乡胜利村和杨塔村的帮扶单位。在第一次入户调查后,这两个村薄弱的出行条件给省公航旅集团干部职工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时,从杨塔乡到胜利村都是土路,路很窄,也就够一辆三马子过,晴天路上全是浮土,到雨天就成泥坑了。”谈起当初胜利村的出行条件,省公航旅集团驻地办负责人郭志忠至今记忆犹新。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改善当地群众基础设施条件,省公航旅集团借发展黄河三峡景区炳灵寺旅游业的契机,一期工程投资4800万元修建了向阳码头至韭滩岭四级公路,该路全长11.16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10公里,完成投资3500万元,剩余路段及附属工程将于今年全部完成。

  杨塔乡毗邻炳灵寺景区,过去,由于交通条件所限,这里的群众虽说背靠景区却无法依靠旅游发展产业,只能守着几亩薄田,眼看着水库对面的乡亲们办起了农家乐、撑起了观光船,日子越过越红火。也由于交通问题,几乎没有游客知道还能沿着山路,从另一个角度饱览炳灵寺一带的风光。

  如今,路修通了,一条拥有2008级台阶的游步道也依山而建,将景区与杨塔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条路不仅接通了大山深处的乡村,而且拓宽了杨塔乡上下的致富思路。

  “今年‘五一’假期,已经有很多自驾游的游客从这条路开到游步道,体验了由旱路到达炳灵寺的旅途。当时就有很多游客用手机拍下了这里的美景,晒在网络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路的知名度会越来越高,游客也会越来越多。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做好接待工作,让乡亲们吃上‘旅游饭’。”谈及发展,杨塔乡乡长田国玉兴冲冲地说。

  “我们这还有独特的傩文化,现在向阳码头也快修好了,码头一通,我们这里就火了。下一步,我想开一个农家乐,边搞养殖边搞旅游,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胜利村村民潘树金说。

  此外,省公航旅集团还筹措61.2亿元资金修建兰州新城至永靖沿黄河一级公路,该路全长48公里,计划今年10月通车。项目建成后兰州与永靖县时间缩短,沿途的黄河风情也将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观光,届时永靖县的旅游业将得到长足发展。

  对杨塔乡来说,如果旅游业属于新兴产业,那么种养殖业则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杨塔乡常年干旱少雨,传统农作物主要为花椒、土豆及玉米。2012年,省公航旅集团投资5万元,为42户联系户每户资助1000斤春耕洋芋籽种,并联系了土豆外销,使每户增收约8000元。

  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种植业,2014年,省公航旅集团邀请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实地考察,选择合适的种植产业,确定该地区适合种植油用牡丹、黑果枸杞、黄芪等。之后,投资3万元引进黑果枸杞种子和油用牡丹苗进行试种,并针对当地种植的红枣品质不佳的问题,引进景泰优质大枣苗对当地的枣树进行了嫁接改良。

  双联行动实施以来,省公航旅集团还先后协助杨塔乡政府在胜利村修建了16座养殖大棚,引进了10只新西兰陶赛特种羊,并协助村委会制定管理办法对种羊养殖户进行管理。为了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冬季草料的储备问题,公航旅再次投资7万元为两个联系村购置了两台揉丝打包机。(记者孙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