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6—2020年)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甘肃省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 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 ||||
甘政办发〔2017〕98号 陇南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甘肃省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6—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6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甘肃省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 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6—202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加快我省秦巴山片区(以下简称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步伐,确保片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本实施规划。 本实施规划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要求,依据《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国函〔2012〕35号)、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国发〔2016〕64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甘发〔2013〕13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甘发〔2015〕9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甘发〔2016〕9号)和《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省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饮水安全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等十七个精准扶贫配套文件的通知》(甘办发〔2015〕28号)等文件精神编制。 本规划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在坚持整合力量、连片开发、集中攻坚、精准扶贫、综合治理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了我省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战略定位、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我省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期为2016—2020年。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规划范围 甘肃省秦巴山片区在行政区划上与陇南市一致,涉及武都区、康县、文县、成县、徽县、两当县、西和县、礼县、宕昌县共1区8县、195个乡镇、3167个村委会,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截止2015年底,常住人口259.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2.96万人,农村人口186.13万人,包括汉、回、藏、蒙等29个民族。 片区位于秦巴山区西北部、甘肃南部,东邻陕西,南接四川,地处中国大陆二级阶梯向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是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西向青藏高原边缘过渡,北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南向四川盆地过渡,东部与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分别从东西两侧伸入全境,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是我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 片区气候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垂直分布明显,年平均气温10—15℃,年降雨量400—1000毫米之间,无霜期120—260天;海拔在550—4187米之间。境内地貌俊秀,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森林覆盖率高,生物、矿产、水力、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
图1 甘肃省秦巴山片区行政区划图 片区内大部分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严酷,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产业基础薄弱,1区8县均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有13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占片区行政村总数的42%,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的20.6%。到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1万人,贫困发生率21%。片区内有25个特困片,即武都区马营片、隆兴片、洛塘片,宕昌县理川片、车拉片、新寨片、南阳片,礼县白河片、大滩片、洮坪片、崖城片,西和县大桥片、晒经片、洛峪片,文县临江片、碧口片,康县阳坝片、店子片、豆坪片,两当县站儿巷片,徽县虞关片、麻沿片,成县鸡峰片、二郎片以及四个藏族乡。特困片带集中了片区76%的贫困村和60%的贫困人口,是“十三五”时期片区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图2 甘肃省秦巴山片区地理位置图(黑色阴影部分)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十二五”期间,片区快速推进扶贫开发、生态文明、产业培育、城乡一体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电子商务、金融支撑、非公经济发展等方面获得明显突破。 一、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到“十二五”末,片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5.1亿元,年均增长11.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元关口。大口径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到51.5亿元和25.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1%和22.2%,财政收支实现双翻番。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405元和18915元,年均分别增长14.6%和11.8%。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十一五”末的26.3∶28.6∶45.1调整为22.3∶23.2∶54.5,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转型迈出坚实步伐。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核桃、花椒、油橄榄等特色产业质量效益全面提升,片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商贸流通日益活跃,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武都至罐子沟、成县至武都、十堰至天水陇南段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实现了片区高速公路零的突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80公里,约占“十二五”时期全省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四分之一。民生水利项目全面推进,启动实施“两江一水”(白龙江、白水江和西汉水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成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和陇南市大数据政务中心。电网改造项目全面实施,宽带普及和提速工程稳步实施,信息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9个县区城区和195个乡镇4G网络实现全覆盖,基础设施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围绕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山水园林城市”目标,积极谋划和协调推进市区、县城、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四位一体”的城镇体系建设,市区、8县县城和建制镇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城乡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各县县城旧城改造、路网建设、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重点市政项目进展良好,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数字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传统古村落保护项目申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以城带乡效应逐步显现,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从“十一五”末的19.7%提高到2015年的28.16%。 五、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7年以上,“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升到82.4%。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进展良好,科技创新得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围绕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目标,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四大生态工程,积极开展“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和“文明长廊绿色通道”建设,森林覆盖率从“十一五”末的39.8%提高到2015年的40.4%。深入实施水源地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梯田建设等工程,加大荒山、荒坡、弃耕地恢复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万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38.58万亩,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植被恢复良好。 第三节 “十三五”面临的特殊困难 一、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截止2015年底,片区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7.6%,贫困发生率高居全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的47.3%、全省的77.9%。不包括因灾、因病等返贫因素,每年约减贫12.6万人,扶贫开发投入和需求的矛盾异常突出,到“十三五”末实现片区整体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基础设施欠账大,扶贫成本高。 片区贫困人口绝大多数集中在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的边远贫困山区,位置偏僻,居住分散,扶贫成本高、难度大。2015年底,片区尚未通沥青(水泥)路的行政村28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未通硬化(砂化)路的自然村7571个,占自然村总数的56.2%;尚有13.5%的贫困户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37.1%的贫困户危房尚未改造。 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自我发展能力较低。 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偏低,在贫困乡村的132.5万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0.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4.3%,劳动力素质整体低下,技能型劳动力十分短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能力性贫困问题突出。 四、自然灾害频发,扶贫成果巩固难度大。 片区地处南北地震带上,山大沟深坡陡,生态环境脆弱,暴洪、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四大滑坡、泥石流重发区之一。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城乡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导致灾年返贫率高,扶贫成果巩固难。 五、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扶贫资金缺口大。 片区工业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尚不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大环境。市县两级财政自给能力弱,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的投入十分有限。到2015年底,片区13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还有927个村尚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十二五”期间,片区年均财政专项扶贫投入仅3.84亿元,扶贫攻坚任务重与扶贫投入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扶贫攻坚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方略,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夯实发展基础;着力发展富民增收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增强内生发展能力;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着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为重点,实施一批脱贫攻坚工程,确保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加快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 破解区域发展瓶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增长极,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扶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更好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确保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二、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 三、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并举。 构建由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多种渠道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扶贫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完善机制,拓展领域,注重实效,提高水平。 四、坚持加快发展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强大动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允许在相关领域先行先试。大力推进科技扶贫体制机制创新。 第三节 战略定位 一、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天保工程、长防林建设等生态项目,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修复和重建片区草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长江上游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二、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区。 按照“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与扶贫攻坚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行政推进、网店服务、网货供应、网络物流、人才培养和考核评价六大体系,以发展电商促进片区区域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 三、绿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中药材、油橄榄、花椒、核桃、草食畜、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以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创建为抓手,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向特困片区倾斜、向贫困村覆盖。加强与外部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合作,建设原料生产和加工基地;鼓励农户个人或通过组建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支持贫困户以生产要素入股等方式,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 四、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基地。 依托片区独特的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完善旅游设施,健全旅游服务体系,培养旅游服务队伍,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依托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成一批文化、历史、生态等不同主题的特色旅游村带;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美丽乡村游、生态休闲游、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品牌;突出“互联网+乡村旅游”理念,促进乡村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底,片区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发展条件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良性互动格局形成;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确保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专栏1 主要发展指标 | ||||
指标 | “十二五”实际 | “十三五”计划 | 属性 | |
1 |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 11.2% | 8% | 期间数 预期性 |
2 | 城镇化率 | 28.16% | >35% | 期末数 预期性 |
3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 | 11.8% | 8% | 期间数 预期性 |
4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 | 14.6% | 12% | 期间数 预期性 |
5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82.39% | >95% | 期末数 预期性 |
6 |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82.37% | >90% | 期末数 预期性 |
7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 98.48% | >98% | 期末数 预期性 |
8 | 森林覆盖率 | 40.4% | >41.5% | 期末数 约束性 |
9 | 有幼儿园/学前班的行政村比例 | 30% | 100% | 期末数 约束性 |
10 | 有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比例 | 35% | 100% | 期末数 约束性 |
11 | 有标准化卫生室的行政村比例 | 48.52% | 100% | 期末数 约束性 |
12 | 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农户比例 | 70% | 100% | 期末数 约束性 |
13 | 行政村道路硬化率 | 90.97% | 100% | 期末数 约束性 |
14 | 农户存量危房改造率 | ---- | 100% | 期末数 约束性 |
第三章 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优化布局、保护环境、协调推进、安全可靠的原则,加强片区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联接内外、功能配套、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第一节 交 通
围绕把片区建成甘陕川结合部重要交通枢纽联结地、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新通道的目标,统筹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和运输枢纽及场站建设,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干线及县际公路为主干道,航空和水路运输为补充,农村公路为脉络,各级运输站场为支点的结构合理、布局完善、运能充分、快捷通畅、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一、铁路。 加快在建的兰州—重庆铁路建设;积极推进天水—陇南铁路、阳平关—陇南—九寨沟铁路、兰州—天水—汉中城际铁路陇南段等项目前期工作。
二、公路。 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建设好“康庄大道路”“幸福小康路”“平安放心路”“特色致富路”,加快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网络化的公路网络,全面提升公路管养水平和服务品质。结合县县通高速目标,加快推进对省际、区域和城际联系具有重要意义的省级高速公路建设;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提高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强化普通国道未贯通路段建设,基本消除无铺装路面;积极推进普通省道提级改造,改善落后地区对外交通条件。
三、航空。 建成成州机场,建设武都、康县、宕昌通用机场,提升片区航空应变救援能力。规划建成集商贸、物流、仓储、电商、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航空港。
四、水运。 发挥“两江一水”适航水域资源优势,建设白龙江碧口库区航运工程,增建陇南港码头数量,努力实现白龙江主要区段通航。加快内河航道和码头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通航能力。
五、运输枢纽及站场。 全面推进陇南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加快成县客运中心一级站建设。完成县级汽车站改扩建和乡镇、村级客货汽车站(点)建设,实现片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拥有汽车站(点),片区内市、县、乡、村四级运输网络体系全面形成。
专栏2 重点交通建设任务 |
普速铁路:建成兰州至重庆铁路;建设天水至陇南铁路;开展阳平关至陇南至九寨沟铁路前期工作。 |
高速公路:加快实施G75兰海高速临洮—渭源—武都段、G8513平绵高速武都—九寨沟段等国家高速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两当—徽县省级高速项目建设,争取建设西和至宕昌省级高速公路项目。 |
机场:加快建设成州机场,强化与省域支线机场及中川机场的有效衔接。 |
航运:实施白龙江碧口库区航运建设工程、白龙江陇南港海事搜救码头工程、库区客运码头建设工程、农村公路渡口改造工程。 |
运输站场:实施县级汽车站改扩建工程;建设旅游客运中心、乡镇级客运站、乡镇运管站、乡镇物流配送站点、农村汽车停靠站点。 |
第二节 水 利
围绕“6363”水利保障行动,以推进节水型社会及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为首要任务,以加强防洪减灾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重点,以提高水利行业综合能力建设为保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水利改革,强化市场融资,坚持依法治水,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为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坚强水利支撑和保障。
一、水资源配置体系建设。 在全面强化节水、增效、治污、环保、控需的前提下,全面推进白龙江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末启动建设。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优化水资源空间布局。充分挖掘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有序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保障重点城镇、工业园区用水需求。
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对已建工程进行配套、改造、升级、联网,健全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划定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五小水利”工程等为重点,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山地果园节水增效工程,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争取启动实施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继续开展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
三、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继续加大山洪灾害防治力度,加快重点山洪沟道防洪治理,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继续推进病险水库、水闸、淤地坝除险加固,实施抗旱引调提水工程,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初步建成覆盖各县区易旱地区的旱情采集系统,提高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及河流洪水风险管理水平。
专栏3 重点水利工程 |
水资源配置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白龙江引水工程前期工作;以宋家湾中型水库建设为重点,建设重点水源工程;加快西和县城供水建设。 |
江河治理工程:实施大江大河治理、中小河流治理、重要江河干支流治理项目以及山洪沟治理项目。建设覆盖重点流域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布设自动雨量站、自动水位站、预警广播站及其它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
防洪减灾工程:实施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主要干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建设一批设防标准较高的堤防工程,着力消除城镇和村庄防汛安全隐患。 |
第三节 能 源
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构筑稳定、经济、高效、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使能源开发利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一、能源供应体系建设。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提高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干流水电资源的开发效率。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二、电网建设。 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完善以330千伏线路为骨干网架、110千伏线路为主供网架的多电源互供式供电网络,为电力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电网支撑。加快城乡电网联网,推进城乡电网一体化,加强重点输变电工程建设,实现无电地区电力全覆盖。
三、天然气管道建设。 推进天然气支线及管网建设,加强区域内天然气管网建设和改造,实施重点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与清洁能源改造工程。
四、农村能源建设。 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现片区农户安全用电全覆盖。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保障能力。大力推进新能源、绿色能源项目建设,进一步有序开展农村沼气建设,积极推广普及使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户用太阳能光伏电源、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采暖房。
专栏4 重点能源工程 |
能源供应体系建设:重点推进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嘉陵江流域已批复水电项目,新增水电装机25万千瓦以上。适时论证启动火电和热电联产项目。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推进风光互补、水光互补等能源系统示范项目建设。 |
第四节 通信和信息化
以加快信息化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不断完善片区现代通信网络体系,加快电商扶贫步伐,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一、现代通信网络体系建设。 推动“宽带中国”、“宽带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到2020年,片区95%以上的城市、乡镇基本具备千兆宽带接入能力,实现贫困地区4G网络全覆盖,城市、农村用户实现双向网络全覆盖,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
二、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为重点,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能力,建立功能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网络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能力和网络信息监测、预警、管控能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试点,建成农产品溯源信息化保障体系。
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积极开展“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扎实推进网店服务、网货供应、网络物流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搭建农产品网上销售新平台,拓展农村信息服务新领域,把片区建成“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区”。强化物流快递支撑,力争实现每县区都有1个规模较大、设施齐全、能满足需求的县域物流园区。发展壮大网店规模,培育优质网货品牌,加强特色产品品牌化建设,提升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积极推进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京东集团“千县燎原”和苏宁“农村电商”计划、“赶街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的落地,利用大平台提升片区电商扶贫水平。
专栏5 通信和信息化工程 |
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升级改造宽带接入网络,降低租费水平,实施城市光纤到户、农村光纤到村、光纤覆盖到片区公益事业性机构。升级改造3G网络,部署4G网络,推进5G网络。 |
农业农村智能化建设工程:开展种植业生产信息化示范,建设农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治系统。建设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平台,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集约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特色农产品、工艺文化产品入驻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休闲农业等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省、市、县、乡四级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成覆盖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机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建立和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建立覆盖农村的农业信息监测和发布公共网络平台,构建省、市、县三级农牧“协同综合办公”系统。推进“金农工程”二期建设,建设完善农产品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管理和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实施农药、兽药、饲料、农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网络化审批登记及市场监管。 |
电子商务推广工程:健全“三有一能”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引导农产品特色优势资源明显的地区探索“电子商务+支柱产业+龙头企业”的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与邮政探索“电商+邮政”模式,开展生鲜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电子商务业务。建设“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区”,培训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强化电子商务意识引导。 |
第四章 产业发展
依托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以减贫增收为核心,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工制造业、旅游和文化产业、农村现代服务业、劳务经济等富民增收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坚持市场导向,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提高片区经济发展质量,推动片区又好又快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第一节 特色农业
制定完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布局,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壮大主导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围绕基地规模化、管理科学化、生产标准化、加工精深化、营销市场化、产品品牌化,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一、特色农牧业。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市场导向,深化拓展“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的总体布局,做大做优油橄榄、核桃、花椒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中药材、畜牧养殖、蔬菜、马铃薯、苹果、茶叶、苗木、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水产、养蜂、油用牡丹、玫瑰、魔芋等特色产品。加大高效农田节水、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设施农业等技术推广力度,做好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经济林果新品种引进选育和中药材传统品种提纯复壮等工作,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以生产标准化为抓手,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地方优良品种和特种养殖业,逐步形成规模,培育高端市场。推动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及国家地理保护标志的申请和认证。充分发挥“天然药库”的优势,建设陇南山地亚热带暖温带中药材种植区,培育和发展现代中药产业。
二、现代林果业。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围绕发展经济林果产业、苗圃生产、林下产业体系、山野珍品开发体系建设,确立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大力营造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种植养殖业等绿色产业基地,培育优质林产品,实行定向培育,集约经营。
三、市场营销体系。 积极推进农特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建设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区域综合性物流中心建设步伐,建立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体系。继续办好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苗木等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会,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农产品交易会、洽谈会,支持鼓励企业在国内重点城市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销售专柜专区,不断提高片区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新型经营主体。 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农业投资集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营,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建立价值链。扶持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品牌、资本、技术入股、重组等方式,组建农业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提升精深加工技术水平,扩大品牌效应,增强跨区域经营能力,鼓励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建原料生产基地,以参股合作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
专栏6 特色农业发展重点 |
富民产业体系建设:以片区生态资源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产业,建设绿色生态养殖生产基地。加快蔬菜标准园创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打造特色优质蔬菜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适度发展冬早春露地蔬菜生产。建设陇南山地亚热带暖温带中药材种植区。 |
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突出抓好礼县国家级出口食品(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徽县泥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武都油橄榄、花椒示范区,宕昌中药材示范区,成县、康县核桃示范区等建设。 |
第二节 加工制造业
依托特色农产品资源,坚持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并重,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工业项目,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通过采用新装备、新技术和新工艺,优化产品结构,壮大企业实力,提高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一、农林产品加工业。 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带动花椒、核桃、油橄榄、中药材、马铃薯、茶叶、食用菌、蚕茧、蔬菜、水果、畜禽等产业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加强白酒扩能建设和技术改造,提升产能和品质,构建现代营销网络,培育全国知名品牌。发展苦荞酒、保健酒等其他酒类产品。开发天然矿泉水资源,发展瓶(罐)装饮用水制造。重点支持中药材、油橄榄等生产线升级改造,积极推动油橄榄、茶叶等产业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品牌,组团发展,做大做强。加强与片区外农产品加工营销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原料生产或加工基地。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改进农产品贮藏、保鲜、干燥设施和办法,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中医药制造产业。 以现代中药制药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中成药制造、生物制药、化学药等。加快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原产地保护、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为中医药制造提供优质的中药材原料。培育医药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杜仲、黄连、天麻等中药材有效成分提炼产业。重点支持新特药品研究,红黄芪甙中药浓缩颗粒剂生产,银杏酮、当归油萃取,银杏系列产品及中成药生产线建设。深化战略合作,引入大型医药企业集团,支持中小医药企业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中医药规模化发展步伐。建立研发中心,引进专业人才和高新技术,开发新药。建设中药材及制成品仓储物流交易平台,完善陇药现代物流体系,把宕昌、武都建成甘肃大型的中药材及其制成品交易市场。
三、化工产业。 发展化学工业,加大对冶炼烟气的回收利用,发展硫化工产业。进一步扶持壮大肥料制造企业,发展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等产品。深度开发特色植物资源,布局建设化工企业,发展香料、香精制造和口腔清洁用品制造。
四、循环经济产业园。 推进现有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组织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园区,建成5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积极打造铅锌、黄金、白酒、油橄榄、石材5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10—20户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大企业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节能降耗监测和服务体系,加强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不断提高工业能源利用率。
专栏7 加工制造业重点项目 |
农产品加工业:①油橄榄扩能项目: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引进油橄榄系列保健品、化妆品、油橄榄叶提取物等生产线,建成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生产加工基地、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②核桃深加工项目:重点利用核桃仁提取核桃油、核桃饮品、核桃蛋白粉、休闲食品、养生食品,不断丰富核桃系列产品种类。充分促进核桃青皮、核桃壳、核桃叶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鼓励利用核桃壳生产抛光材料和滤料产品。③花椒生产线扩能项目:积极引进花椒茶、花椒芽菜系列风味辣酱、花椒芽菜料包、花椒精油等多个产品生产线,不断丰富花椒系列产品种类。④茶叶生产线扩能项目:引进茶饮料保健饮片、茶药品、茶食品、茶化妆品、洗涤用品等生产线,不断丰富茶叶系列产品种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茶产品附加值。 |
现代中药制药产业:扩大现有中药制药、饮片加工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当归、党参、黄(红)芪、黄芩、大黄、柴胡、板蓝根等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中间体)和配方颗粒产品,研究开发新型复方制剂。发展保健品、日化等系列衍生产品。建设中药材仓储物流交易平台,完善陇药现代物流体系。 |
白酒酿造产业:支持白酒酿造企业实施白酒提等升级,开发保健药酒系列产品,努力打造特色保健酒品牌。 |
战略性新兴产业:①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产业,形成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煤炭竞相开发的格局。科学有序推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加快论证建设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项目。②发展以铅锌合金材料、硅石新材料以主的金属新材料。③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农机制造、食品包装机械、节能环保装备等装备制造业。 |
第三节 旅游与文化产业
一、生态旅游业。 着力构建先秦三国历史文化旅游圈、大九寨国际黄金旅游圈。加强干线公路与重点旅游景区道路联网建设,构建旅游联网便捷通道,积极推进兰州—陇南—九寨沟、秦西垂陵园—仇池古国遗址—西狭颂等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加强秦西陲陵园、仇池古国遗址、茶马古道、宕昌官鹅沟、武都万象洞、两当云屏三峡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重点发展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森林公园景区,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生态旅游服务,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打造森林和乡村生态旅游两大品牌,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系列。全面实施旅游扶贫示范村项目,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美丽乡村游、生态休闲游、观光农业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使之成为贫困户增收新的增长点。
二、文化产业。 加强民族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传承与文化遗产保护,培育壮大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深度挖掘民族文化,丰富区域酒文化内涵,发展关联文化产业。举办陇南油橄榄节,推介油橄榄品牌。加大以生态建设、旅游休闲、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为主题的生态文化产业开发创新力度,加快建立集影视、文化、休闲、娱乐、科研、交流、培训等于一体的开放性、国际性的多功能型林业生态文化产业区域。依托黄金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黄金旅游与创意文化产业,组织开展黄金探秘游、黄金博物苑、黄金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推动黄金文化产业纵深发展。
专栏8 旅游业发展重点 |
旅游圈建设:先秦三国历史文化旅游圈。建设秦西陲陵园、六出祁山遗址、仇池古国遗址、阴平古道、茶马古道等景区。大九寨国际黄金旅游圈。建设宕昌官鹅沟、武都万象洞、康县阳坝、文县天池、成县西狭颂-鸡峰山、徽县三滩、两当云屏三峡等景区。 |
精品旅游线路: |
乡村旅游业:实施125个旅游扶贫示范村项目。 |
第四节 现代服务业
一、现代物流业。 加快构建片区内物流体系,逐步形成以武都区为中心覆盖片区8县1区、辐射西北地区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加快物流产业园建设,鼓励支持物流企业在乡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到贫困村建立快递服务点,全面提升产品仓储、运输、流通能力。
二、商贸服务业。 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重点建设综合商贸城、购物中心、商务中心、商业街,推进商业连锁店、农村超市、家电拆解中心建设。加快城乡商业服务网点、农资和商品配送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商贸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健全市场体系,完善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举办花椒、核桃、苗木、中药材、苹果等特色农产品产销电商对接洽谈会,搭建“线上线下”交易平台,畅通农产品营销渠道。
三、信息服务业。 搭建技术转移、科技信息咨询、知识产权认证、技术交易等服务平台,推进产学研结合,建设高水准生产力促进中心,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对生产的推动作用。鼓励发展外包服务企业,引导法律、会计、评估代理、工商咨询、大型会展、商务培训、广告策划、创意设计、招投标代理等专业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
四、金融服务业。 扶持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增加农村金融网点。开展农村金融创新试点,建立多元竞争的金融组织体系,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健康发展,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农村金融产品,延伸到村到户金融服务。积极开展农业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贷款担保业务。
五、家庭服务业。 扶持家政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养老服务等新型家庭服务业发展,培育家政服务龙头企业,规范市场秩序。鼓励各种资本投资创办家庭服务企业。
专栏9 现代服务业平台建设重点任务 |
物流服务网络建设:建设片区内物流集运、省内物流配送、全国物流联运体系;建设有色冶金物流服务中心、大型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农副产品加工物流仓储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及综合开发金融商务区项目。加快陇南电子商务产业园、成县顺通电子商务物流园、武都区吉石坝物流园、宕昌县哈达铺物流园建设。 |
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积极实施两化融合应用创新及产业化工程,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建设,每年建设30-50家“数字企业”。加强云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 |
家政服务:建设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家政服务网络和服务人员培训基地。 |
第五章 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小城镇与村庄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一节 小城镇与村庄建设
一、小城镇建设。 完善小城镇道路、供水、污水处理、教育、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鼓励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商贸流通等产业,提高城镇人口集聚能力,推动城镇化进程。支持一批交通区位优、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发展成中心镇。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鼓励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城镇人口集聚能力。
二、村庄建设。 科学编制村庄规划,适度集中建设居民住房,免费为村民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并提供建设指导。统筹建设村道、饮水、电力、通信、能源等村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加强村级文化室、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村庄功能。以乡镇所在地、交通沿线等人口聚集区为重点,建设一批中心村,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村庄社区化建设。
专栏10 村镇建设重点任务 |
美丽乡村建设:到2017年片区55%以上贫困村环境得到整治;到2020年所有贫困村环境得到整治,村容村貌有效改善,建成2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000个环境整洁村,65%以上的村庄达到环境整洁,村庄绿化率达到50%以上。 |
第二节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一、农村公路建设。 全面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加快实施“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硬化工程,适度推进县乡道路联网工程;努力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完成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的安全隐患治理任务;加快推进“三路一危”(断头路、瓶颈路、年久失修路以及危桥)改造,有序推进返砂通村油路改建。
二、农田水利建设。 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开展农田水利高效节水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改造完善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及渠系配套,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增强农业防汛抗旱能力。恢复和建设一批高效节能提灌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三、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 开展坡改梯田及坡面水系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以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小流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合理规划安排小流域内农林生产用地,加强统一管理,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各个村庄内存在的小流域灾害隐患,通过整村推进结合以工代赈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四、土地整治与农田改造。 严格保护耕地,在依法落实和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三节 农村生活条件改善
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片区贫困群众都能喝上方便、稳定、安全的饮用水。加快实施特困片区电网升级改造,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片区农户安全用电全覆盖,动力电到所有贫困村。积极推动村组道路、村内巷道硬化工作。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实现片区群众住无危房,支持农民建设新型宜居住房。
专栏11 人居环境改善重点任务 |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建设集中供水工程935处,巩固提升片区内17.83万户、80.23万人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使片区贫困群众喝上方便、稳定、安全的饮用水。 |
农户危房改造: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十三五”期间共完成危房改造3.93万户,其中C级危房1.68万户,D级危房2.25万户。 |
易地扶贫搬迁:优先实施特困片区易地搬迁工程,完成1.786万户、7.18万人易地搬迁,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54万户、5.49万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0.432万户、1.69万人,实现符合条件和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应搬尽搬。 |
第六章 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把提升人口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发展能力建设作为战略任务,强化劳动者技能培训与劳动力输转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推进劳动力转移;调整就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第一节 就业促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以城镇化促进劳动力就业。 加快推进城镇化,使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合理流动与重新结合,引导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促进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有效减轻农村就业压力。结合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发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集聚功能,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等产业,拓展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空间。
二、促进劳动力流动与转移。 把劳务输转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巩固和拓展省外劳务输转基地,加强农民工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提高转移就业的稳定性。扶持壮大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劳务带头人队伍,劳务输出人数较多的县区加快成立劳务输转行业协会,提高输转的组织化程度。全面构建劳务经济评价监测体系,加强劳务经济动态监测,健全劳务输转实名制管理机制。加强对转移就业农民工的跟踪服务,构建培训鉴定、输转维权为一体的转移就业工作机制,稳定输转规模,提高输转质量。
三、积极支持返乡人员创业。 支持返乡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创业,强化财政扶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整合创建一批返乡人员创业园。支持返乡人员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大力发展农村“互联网+电子商务”,帮助有条件的农民和返乡人员网上创业。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机构搭建一批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见习基地,培训一批面向农村的创业培训师。鼓励返乡人员申报职称,畅通职称评定渠道,鼓励返乡人员利用其特有技能创业。
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者、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就业服务。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完善培训功能,提高培训能力,为劳动者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教育培训。构建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加大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的扶持力度。完善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缩小与城镇居民在子女入学、就医、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大力发展就业中介服务,培育一批劳务经纪人和派遣公司,拓宽异地就业渠道。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
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和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推进全体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使劳动者素质与岗位需求相一致、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
一、职业技能培训。 认真组织实施“雨露计划”,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职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训,支持本地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定向培训。结合农村劳动力现状,围绕城乡劳动力务工就业需求,对片区范围内适龄农村劳动者、新增失业人员、大中专未就业毕业生、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等人员开展电子商务、机械维修、服装加工、建筑、餐饮、家政服务、保健护理、老年人家庭护理、护工、药膳、中医推拿、旅游服务、保安、电焊等就业技能培训。以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促进城乡青年成功创业为目的,以片区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为主要对象,以企业注册、税务登记、人员管理、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等创业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创业培训。以农村“两后生”为对象,开展电子商务、资源环境、新能源、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物流配送、石油化工、建筑工程、农林牧渔、酒店及餐饮服务、汽车驾驶与维修等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农村劳动力为重点,围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按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从业方向,开展农业技能、服务业技能、商贸业技能培训,实现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就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农忙种地、农闲打工”,就地消化吸收,就地发展。根据产业需求,加大生产、加工、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大规模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技能力。
三、农村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 以片区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为主要对象,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实际操作训练和实地观摩等形式,开展机械加工、种植养殖、建筑及餐饮服务等创业、技能培训,强化带头示范作用。
专栏12 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五大工程 |
劳动力创业园区建设:新建创业园区10000平方米及附属工程和设施设备建设。 |
第七章 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
统筹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倾斜农村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科技服务、文化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集中实施一批民生工程,2020年基本实现公共服务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第一节 教 育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和改革,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
一、统筹各类教育发展。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普九”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特殊教育发展。
二、改善办学条件。 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通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满足贫困家庭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着力解决农村幼儿“无园上”的问题。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办好边远贫困地区村小学或教学点,保障农村儿童就近入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到2017年,宽带网络覆盖所有中小学。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学前和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力量配备,加大在岗教师培训力度,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设岗位计划。大力培养“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片区农村执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步提高贫困边远地区教师待遇,对长期在乡村学校工作的教师优先评定职称。
四、健全国家教育资助制度。 继续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积极落实招生扶贫政策,将国家的专项招生计划、地方高校农村生源专项招生计划在同等条件下向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倾斜;通过财政资助、助学贷款、社会帮扶等形式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高等教育。
专栏13 教育发展重点任务 |
学前教育:到2020年底,实现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保教设备、师资配备到位,幼儿园保教活动正常开展。 |
义务教育:2017年初中入学率达到98%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0%以上;2020年初中入学率达到99%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5%以上。 |
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教育“12112”计划,即到2020年,片区职业学校每年培养1万名中高职毕业生,每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建成1所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办好1所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2所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改善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条件。实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着力构建国家、省、市、县(区)、学校五级教学平台和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
教育资助重点:对片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具有甘肃户籍的在园幼儿,按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免除保教费,对贫困县建档立卡户在园幼儿每人每年再增加1000元补助资金。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享受小学每生每学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1250元的生活补助。所有贫困家庭中职学生按每生每学年2000元标准享受免学费政策,对进入省内高职(高专)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照每生每学年5000元标准免除学费和书本费。为贫困家庭考入高职(专科)、本科院校的学生每生每学年解决不超过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四个藏区乡有藏族户籍的初中毕业生在市内中等职业学校上学享受免学费政策,符合条件的每生每年发放2000元国家助学金。 |
教育信息化建设:到2017年,宽带网络覆盖所有中小学,“班班通”建设覆盖所有班级。 |
第二节 医疗卫生
一、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继续加强县(区)级医院和中医院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强贫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将危房多、条件差、不达标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作为优先扶持的建设重点,实施贫困村卫生室改扩建计划,加大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力度。
二、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参保(合)率、筹资和保障能力。继续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覆盖面,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财政补助标准,调整和完善统筹补偿方案,扩大受益面,提高保障水平,使参合贫困人口得到更多实惠。
三、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建立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加大农村全科医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乡村医生培养培训,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健全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工作机制,帮扶指导基层进行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管理能力提升。合理调配卫生技术资源,加强人才交流和技术交流,促进各区域卫生服务能力协调提升。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力度,实现省、市、县三级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全覆盖,让基层群众共享城市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
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积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重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的防治,重点突出解决严重威胁妇女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有效降低贫困地区妇女儿童死亡率和患病率。加强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结合农村污染源治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健康水平。
专栏14 医疗卫生重点任务 |
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建设:建成标准化卫生室335个,实现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 |
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配备和培养: |
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2017年底前完成9县区的重点专科建设,重点建设县级重症医学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等紧缺专科。 |
防疫体系建设:实施妇幼保健建设项目11项,新建面积达到21000平方米;实施疾控中心建设项目10项,新建面积达到18000平方米以上。 |
医疗保障体系和救助制度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从2016年起,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实际报销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
第三节 科 技
一、完善农业科技体系。 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培育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提高农业发展技术支撑服务能力,大力推广应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提升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农技服务网络,全面提高农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科研单位、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合作,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力度,建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激励机制。
二、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 补充完善现有政策,激励科技特派员开展创业,实现利益结合体共赢。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深入贫困村,包村包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鼓励科技人员带着技术和项目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三、大力开展科技扶贫。 围绕片区重点优势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适用技术组装配套创新、成熟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继续开展星火计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和科技扶贫下乡活动。加快科技扶贫示范村、示范户与示范园区建设,发挥园区示范辐射作用。
专栏15 科技扶贫重点任务 |
开展科技精准脱贫工作:实施“一县一项目一产业”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建立一批民生科技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推广普及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培育发展一批农村科技新兴产业。到2020年,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科技特派员和2户科技示范户,每个贫困县培育2个科技脱贫示范村。 |
第四节 文化体育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逐步免费向社会开放。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重点建设社区文化中心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街道、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专栏16 文化场所重点工程 |
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到2017年,完成9县区未达标的10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站舍建筑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有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厅);县财政安排年度工作经费不少于0.5万元;有专职或兼职文化站长,至少配备专职文化干事1名。 |
乡村文化场所建设:建成便民文化广场1551处,村级文化广场53万平方米。 |
第五节 社会保障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建立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系比较健全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健全城镇居民基本保险制度。 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包括低保、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确保参保者的合法权益。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补偿水平,开展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城乡统筹试点。大力发展补充性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水平,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灾致贫或返贫对象加大救助力度,有效解决低收入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
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农村社会救助保障力度,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供养、农村两女户计生奖励、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政策性兜底保障。
四、推进农村低保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 进一步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精准识别保障对象,科学确定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确保农村一、二类低保对象实现政策性脱贫;严格落实农村最低保障基层工作,加强动态管理,确保救助资金真正用于贫困群体,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对农村低保三、四类对象,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做到精准救助与精准扶贫相衔接,促使其通过扶贫支持和社会救助两条路径实现脱贫致富。
五、推进农村低保与特殊救助相衔接。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对患病的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及时予以医疗救助。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性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加快养老福利机构、乡镇敬老院、农村老人互助院建设,提高农村特困供养水平和床位利用率,加快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到2020年力争实现贫困村老人互助院全覆盖。多方筹措资金资助贫困村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的群体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善农村残疾人口居住环境,提高农村残疾人口的生活水平。
专栏17 社会保障重点任务 |
农村低保:逐年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确保一、二类低保对象在收入上实现政策性脱贫。 |
农村特困供养:逐年提高供养标准,实现“收入上的政策性脱贫”。100%资助特困供养对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确保特困供养对象医疗救助比例不低于自付费用的90%。将完全或部分失能且有入住意愿的特困供养对象纳入农村敬老院供养。 |
临时救助:对突发性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贫困家庭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发放临时救助金或实物,必要时提供转介服务。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落实“首问负责制”,在各级政务大厅设置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开辟急难救助绿色通道,开通“12349”社会救助热线。 |
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从2017年开始,对特困、低保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每人每月补贴100元用于购买服务。 |
第八章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第一节 重要生态功能区
一、生态安全保护区。 以白水江、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为重点,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核心,推进生态功能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护区内以挖掘和弘扬自然、民俗、文化潜力,大力发展旅游业及其关联产业为主,限制任何采矿、采伐等破坏生态安全的建设活动。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加强对境内动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保护,保护稀有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以及水杉、红豆杉、岷江柏木、秦岭冷杉等森林稀有植物资源。实施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合理开发森林资源,保护植物赖以生存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加大动植物保护区建设,在保护区内限制开采、开发活动。加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基地、动态监测系统建设,完善配套设施。
三、水源涵养区。 以生态建设、生态修复、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为核心,制定管护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建设水源涵养保护区,加强林地管护;严格限制资源开发、影响水源涵养功能建设的生产性活动。
专栏18 片区自然保护区名录 | ||||
名称 | 行政区域 | 面积 (公顷) | 主要保护对象 | 级别 |
白水江 | 文 县 | 183799 | 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野生动物 | 国家级 |
小陇山 | 徽 县 两当县 | 31938 | 扭角羚、红腹锦鸡等野生珍稀动植物 | 国家级 |
鸡峰山 | 成 县 | 52441 | 梅花鹿及其生态环境 | 省级 |
尖 山 | 文 县 | 10040 | 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文县大鲵 | 文 县 | 13579 | 大鲵及其生态环境 | 省级 |
裕 河 | 武 都 | 51058 | 大熊猫及其生态环境 | 省级 |
康县大鲵 | 康 县 | 10247 | 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 | 省级 |
礼县香山 | 礼 县 | 11330 | 森林生态系统 | 省级 |
黑 河 | 两当县 | 3495 | 扭角羚等珍稀动物及自然生态系统 | 省级 |
第二节 生态保护与建设
一、加强林业、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 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划定森林保护红线,加强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实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持续增长。依托退耕还林、造林补贴、天保工程造林、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到2020年,实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得到优化,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立。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生态种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改善生态脆弱区、贫困片区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与民生互利共赢。全面落实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大牧草良种补贴和农户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
二、强化国土资源整治。 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强化国土资源整治。倾斜支持贫困村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大力提高贫困村农业生产能力。加强田、水、路、林综合整治,稳步提高农田质量。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坡耕地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同“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结合起来,增强生态防护能力。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标准利用”的原则,严格执行土地整治、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专栏19 生态环境建设重点 |
动植物保护:新建康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项目、徽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徽县银杏特色苗木基地项目、陇南市动物园(野生动物抢救繁育中心)建设项目、两当县野生核桃原生境保护区项目、徽县珍稀物种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宕昌县珍稀物种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 |
生态林保护:实施康县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武都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项目。 |
草原生态保护:“十三五”期间,每年完成禁牧132.05万亩、草畜平衡824.64万亩、牧草良种补贴120.73万亩。 |
湿地保护:新建康县梅元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宕昌县八马、滩子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宕昌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 |
国土资源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3.97万亩。 |
第三节 环境保护
一、城镇环境保护。 加快推进各县城污水处理、污水管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扩能改造升级。县级及以上医院集中建设医疗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乡镇卫生院配置医疗垃圾储存运输装置。
二、水环境保护。 严格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加快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保护工作,水源地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建设备用水源地和制定备用水源方案。建立饮用水源安全应急预警制度,健全饮用水源的污染来源预警、水质安全预警和水厂处理预警三位一体的饮用水源安全预警体系,形成保障优质城市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管理框架。加强江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加强江河两岸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饮用水安全和出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提高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通过村容村貌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农业建设等措施,到2020年,使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得到基本遏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基本健全。依托美丽乡村建设,以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工程项目为抓手,整治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等环境突出问题,建设干净整洁、山清水秀的农村人居环境。到2020年片区65%以上的村庄达到环境整洁村要求。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贫困村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粪便及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中小型畜禽养殖企业综合治理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推广农业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技术,减少废弃物污染;采用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施用有机肥等适用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和残留量;推广秸秆还田、氨化、青贮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鼓励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减少“白色污染”。
第四节 防灾减灾
一、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完善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划定重点灾害防范区,增强灾害预警评估和风险防范管理能力。完善防灾减灾支撑体系,建立城乡地质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建立防灾减灾教育基地,提高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加强群测群防与专业防治相结合的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二、提升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 利用危旧房改造、移民搬迁、灾后重建等项目,加快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编制农居抗震设防指南,开展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技术研发应用和工匠培训,提升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
专栏20 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重点项目 |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各县区每年建设不少于行政村总数10%的环境整洁村,到2020年片区建成环境整洁村2000个,65%以上的村庄达到环境整洁;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2016年,完成畜禽养殖污染企业治理10家,使各县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0%,中小型畜禽养殖企业综合治理率不低于50%;到2020年各县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5%,中小型畜禽养殖企业综合治理率不低于55%;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到2017年,完成重点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49处、搬迁避让工程124处。到2020年,完成重点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74处、搬迁避让工程133处。 |
第九章 到村到户精准脱贫
立足片区实际,通过实施产业发展、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生态保护、教育、健康、兜底保障、危房改造等到村到户项目,将精准扶贫理念和举措落实到位,切实惠及每一位贫困群众。
甘肃省秦巴山片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七个一批”脱贫任务清单
单位:万人
县区 | 产业发 | 转移就 | 易地搬 | 生态保 | 教育 | 健康 | 兜底 |
合 计 | 36.8 | 16.73 | 5.49 | 4.91 | 10.52 | 15.24 | 22.05 |
宕昌县 | 7.73 | 2.99 | 0.77 | 0.33 | 1.53 | 1.57 | 2.69 |
武都区 | 7.75 | 3.04 | 0.78 | 0.34 | 1.74 | 2.19 | 4.96 |
礼 县 | 4.19 | 2.96 | 0.95 | 1.63 | 1.83 | 1.53 | 3.94 |
康 县 | 2.94 | 1.48 | 0.57 | 0.09 | 0.71 | 1.25 | 1.49 |
西和县 | 7.46 | 3.29 | 0.77 | 0.11 | 2.44 | 4.66 | 3.91 |
文 县 | 1.46 | 1.46 | 0.83 | 2.25 | 1.02 | 1.04 | 2.66 |
成 县 | 3.08 | 0.72 | 0.60 | 0.02 | 0.69 | 1.4 | 1.03 |
徽 县 | 1.76 | 0.55 | 0.16 | 0.03 | 0.42 | 1.05 | 1.10 |
两当县 | 0.43 | 0.24 | 0.06 | 0.11 | 0.14 | 0.55 | 0.27 |
注: 1.产业发展脱贫、生态保护脱贫、教育脱贫为大数据平台“五个一批”标识的统计数据。2.转移就业脱贫为贫困户户表信息中年龄在18—60岁、有劳动能力、非在校生且有务工信息贫困人口的统计数据。3.健康扶贫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疾病信息采集的统计数据。4.易地扶贫搬迁数据为《甘肃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数据。5.兜底保障数据为低保信息系统导入“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管理的数据。6.大数据平台数据截止日期为2016年11月5日。7.以上“七个一批”数据之间为交集关系。
第一节 发展产业脱贫
充分发挥片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培育壮大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落实产业扶贫到户。重点发展经济林果、中药材、特色养殖、设施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开展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农村小水电扶贫、科技扶贫,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第二节 转移就业脱贫
开展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外出劳务服务水平,健全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推动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建立定向培训就业机制,结合产业集聚园区和城镇化建设,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业。保障转移就业贫困人口合法权益,对已稳定就业的贫困人口,在住房保障、居住证、人口落户、随迁子女接受教育和参加中高考、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促进已就业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和有序实现市民化、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未就业贫困人口实现转移就业。
第三节 易地搬迁脱贫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支持、讲求实效的原则,对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就地脱贫无望和生活在水源涵养林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及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群众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加大投入力度。统筹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新型城镇化试点等项目,在坚持整村整社整体搬迁和依山就势就近搬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安置模式和安置区域,充分利用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商品房、工业园区、国有农(林)场、条件较好的中心村等,采取城镇化安置、插花安置以及与重大项目征地拆迁、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旧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相结合的多种安置模式,实现灵活搬迁。在迁入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商贸流通等产业,帮助搬迁群众就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第四节 教育扶贫
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教育最薄弱领域,不断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改善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学校新建和改扩建支持力度,缩小普通高中城乡和校际发展差距。加快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合理调整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布局及办学条件,深化校企合作;改革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推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和社区教育工作,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健全公益性农民培训制度,广泛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贫困地区的能力,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计划向片区倾斜,发展高等教育优势专业,完善高校学生多元化资助体系。
第五节 健康扶贫
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条件,提升服务能力,实施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服务体系,加强远程医疗能力建设;提高符合条件的贫困村卫生室执业乡村医生定额补助标准和养老待遇。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完善县、乡、村一体化药品配送服务,推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到2020年,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加强医疗人才培养培训和队伍建设,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人才招聘引进办法;开展适宜医疗技术项目推广。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加大临时救助和对大病保险的支付力度;充分发挥各类医疗保险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加大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力度,全面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标准。
第六节 生态保护脱贫
通过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生态恢复与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和生态监测与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恢复林草植被,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转变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加快“两江一水”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设置国家级生态区生态保护公益岗位,安排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森林管护、防火和接待服务,增加劳务收入。
第七节 兜底保障脱贫
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到2020年基本实现养老保障人员全覆盖。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全面高效实施临时救助工作,做好“救急难”工作。对已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范围却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
第八节 危房改造
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统筹开展贫困户危房改造,加强技术指导,研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保证房屋质量,切实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
第十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创新体制机制
一、坚持和完善精准扶贫“853”系统。 落实《甘肃省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实施意见》(甘脱贫领发〔2016〕2号),做到大数据管理“平台8个准”(对象识别认定准、家庭情况核实准、致贫原因分析准、计划措施制定准、扶贫政策落实准、人均收支核查准、对象进出录入准、台账进度记录准)、“村村5张图”(贫困人口分布图、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表、贫困人口进出动态图、全村脱贫目标任务图、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表)、“户户3本账”(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工作台账),切实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精准管理水平,倒逼脱贫攻坚责任落实。
二、扶贫资源动员机制。 发挥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资源,确保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等模式,建立健全招投标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对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鼓励社会组织承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企业扶贫具体项目的实施,引导志愿者依托社会组织更好发挥扶贫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和行业自律机制。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进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和规划衔接,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三、贫困人口参与机制。 充分发挥贫困村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其光荣脱贫。加强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市场意识培育,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市场竞争的自觉意识和能力,推动扶贫开发模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利益与需求表达机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切实回应群众需求。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参与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机制。
四、资金项目管理机制。 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6〕100号),对纳入统筹整合使用范围内的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将审批权限下放到贫困县,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支持贫困县围绕突出问题,以摘帽销号为导向,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加强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重点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跟踪审计,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和项目稽察等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金信息公开机制,保障资金项目在阳光下运行,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精准。
五、贫困县考核机制。 落实《甘肃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实施方案》,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设置到村到户考核指标,体现精准考评要求。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对脱贫摘帽成绩突出的市县乡领导干部予以重用,接任者原则上优先从原有班子中选拔,对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充分、表现优秀的省市直部门各级干部优先提拔使用。
六、贫困退出工作机制。 严格执行《甘肃省贫困退出验收办法》(甘办发〔2016〕73号)。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当年省定退出验收标准、有增收渠道、无因病因学因房大额借贷(5万元以上),实现两不愁(吃穿不愁、有安全饮水),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村退出以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为主要衡量标准,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村容村貌等综合因素。贫困县退出以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为主要衡量标准,统筹考虑县域内农村人口住房、饮水、教育、医疗等综合因素。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后,在一定时期内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七、“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 落实《“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实施办法》(甘脱贫领发〔2016〕4号),建立村级脱贫验收四方责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驻村工作队队长、贫困户四方要对贫困户脱贫验收结果签字确认。建立乡级脱贫验收三方责任,乡党委书记、乡长、乡扶贫工作站站长要对贫困户、贫困村脱贫验收结果签字确认。建立县级脱贫验收四方责任,县委书记、县长、县扶贫办主任、县统计局局长要对贫困户、贫困村脱贫验收结果签字确认。建立市级脱贫验收两方责任,市委书记、市长要对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退出验收结果签字确认。构建层层负责、无缝对接的脱贫验收责任体系,确保脱贫工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八、“逢提必下”机制。 对有培养前途的干部要视情况安排到贫困县乡村至少挂职锻炼一年;对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公务员,全部安排到贫困乡村挂职锻炼;选派一批副厅级及副厅级后备干部到贫困县区挂任县区委副书记、副县长。对在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工作一年以上的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支教支医干部,视为有基层工作经历。保持贫困县区领导班子相对稳定。
九、惩戒约束机制。 落实《关于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实施意见》(甘扶领发〔2015〕4号),对在扶贫攻坚中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组织调整或问责,对完不成阶段性扶贫任务、在扶贫工作中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给予严肃处理。对挂职锻炼考核不合格的干部不予重用并进行批评教育。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记录在案,并视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落实年度脱贫攻坚逐级报告和督查巡查制度,建立重大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
十、第三方评估机制。 建立贫困人口脱贫第三方评估机制,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贫困人口脱贫退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随机抽查评估。第三方评估工作在市县两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退出验收工作结束后独立进行,评估结果作为最终核定脱贫成效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加大政策支持
一、财政政策。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片区贫困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实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较大幅度增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片区倾斜。片区县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市级按1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各级财政要单列民生改善、项目建设、社会保障等领域用于扶贫开发的资金,当年清理收回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资金的5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涉农资金要明确一定比例用于贫困村。各部门安排的各项惠民政策、项目和工程,要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并加大省级投资补助的比重。严格落实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和片区市级配套资金的政策,由省级财政统筹安排公益性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在贫困地区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
二、金融政策。 加大精准扶贫金融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实施“产业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发挥精准扶贫、产业扶贫专项贷款风险补偿金作用,对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和产业扶贫专项贷款损失给予补偿。建立健全贫困户和涉农企业信用档案,引导贫困户和涉农企业树立诚信意识和信用意识,用诚实守信规范扶贫贷款行为,做好扶贫专项贷款回收工作。规范发展互助资金协会。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折股量化到贫困户并投入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措施办法,对有贷款意愿、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由县乡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签订四方协议,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按照“保底+分红”的方式,负盈不负亏,分红比例原则上不低于贷款金额的8%,并提供技术培训、安排就业,提高贫困户稳定脱贫能力。积极探索开展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通过保证保险为贫困户增信。积极推广贷款贫困户人身意外保险,政府给予适当保费补贴,化解贷款风险。以贷款贫困户为对象,创新推出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农业保险产品,合理确定理赔标准,提高理赔效率,分散农户经营风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优先在贫困村试点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户保险保费予以补贴。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产权抵押登记、价值评估、交易流转体系,坚持在不改变土地公有制性质、不突破耕地红线、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稳妥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有效盘活农村产权,帮助农户获得贷款发展致富。
三、土地政策。 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扶贫开发用地需要,专项安排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土地整治工程和项目在分配下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计划和安排补助资金时,要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允许40个片区县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土地整治和扶贫开发工作。在有条件的贫困地区,优先安排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支持开展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
四、干部人才政策。 改进贫困地区基层公务员考录工作和有关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加大贫困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实施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在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完善和落实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的激励政策。通过双向挂职锻炼、扶贫协作等方式,推动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事业单位人员交流,积极争取经济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选派与优势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加强各级扶贫开发工作力量,扶贫任务重的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
第三节 强化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党政一把手扶贫责任制,落实省委常委联系市、省级领导包抓县区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市、县区要相应调整、加强和完善脱贫攻坚领导机构。强化各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检查考核的职能。改进县级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统筹省内优秀干部,选好配强扶贫任务重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把脱贫攻坚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脱贫攻坚任务期内,县级领导班子保持相对稳定,贫困县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实行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
二、健全责任体系。 实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片区为重点、精准到村到户。省委省政府重点抓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等工作。市级党委和政府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督促检查工作,把精力集中在贫困县如期摘帽上。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书记和县长是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市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向省委省政府签订责任书,市县比照省里做法层层靠实工作责任,形成条块结合、纵横衔接的目标责任体系。要强化行业扶贫责任,按照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人口脱贫退出标准,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水平,实现部门专项规划与脱贫攻坚规划有效衔接,充分运用行业资源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牵头制定“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省直部门,要加强政策梳理和对接争取,充实完善专项支持计划,分年度制定实施方案,推进到村到户措施落实。
三、强化村级组织。 抓好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提高贫困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创造力。树立重视基层、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鼓励引导广大基层村干部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一号工程”,进一步加大从贫困村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力度。对于脱贫“摘帽”村的村干部,要单列招录计划,降低学历、年龄等报考条件,优先予以录用。加强贫困县扶贫机构、贫困乡镇扶贫工作站建设,配强力量,创造条件,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提高村委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组织实施能力。加大驻村帮扶工作力度,提高县以上机关派出干部比例,精准选配第一书记,配齐配强驻村工作队,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四、转变工作作风。 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各级干部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能力素质,以钉钉子的精神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狠抓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及时挖掘、总结、推广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营造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共奔小康的浓厚氛围。
五、加强监测评估。 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负责本规划的组织实施与监测评估等工作。加强扶贫信息化建设,依托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和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定期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监测评估结果作为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对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以及各项工程、项目、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要明确责任主体、实施进度等要求,确保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