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都去哪儿了:警惕家庭生活中的“父爱缺失”
原标题:爸爸都去哪儿了:警惕家庭生活中的“父爱缺失”
家长会上,前来参会的爸爸数量比例不足家长数量的三分之一;学校门口,前来接孩子的也以女性居多;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孩子与妈妈相处的时间远超爸爸……
随着《爸爸去哪儿》等节目的热播,爸爸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受关注度明显提高,但家庭生活中的“父爱缺失”的现状让人感到失望。专家认为,如果不把爸爸们拉回到孩子的生活中,对孩子的不利影响恐怕将无法弥补。
爸爸都去哪儿了?
“爸爸平时很少带我玩,但我其实特别希望他能带我出去玩,多陪陪我和妈妈。”今年正读小学三年级的孙妍说。由于她的爸爸工作繁忙,每天早出晚归,并且经常有应酬,孙妍只有每天早上上学前的一点时间可以看到爸爸。
在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第一实验小学教师杨丽敏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55名学生中的大部分是由妈妈或爷爷奶奶来带。“每次开家长会,到场的孩子父亲不足家长数量的30%”,在杨丽敏看来,爸爸们在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也处于边缘地位,“很少有父亲能琢磨如何把孩子带好,从学生的状态就能体现出来”。
长春市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温亚萍告诉记者,在妇联举办的一些社区家庭报告会等教育培训活动中,前来参会的家长中95%以上是妈妈,而一些早教园则完全成为妈妈们的天地。
记者了解到,不少学生表示自己与爸爸相处的时间很少,学习生活基本上由妈妈来“包办”,大多数时间与妈妈交流。而父亲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很少“插手”,一般只会在“大是大非”的方向性问题上给出意见和建议。
在家庭生活中,“父爱缺失”成为了爸爸们主动承认的事实。“平时工作太忙,早出晚归,想多陪孩子,辅导孩子学习,但是真做不到啊。”北京市民刘索说。
带孩子不是爸爸的事?
“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曾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在长春市民卢杨看来,这种思想成为家庭生活中“父爱缺失”的主要诱因之一。
由于孩子的爸爸工作忙,一年到头也不能回几次家,卢杨几乎承担了所有带孩子的任务。卢杨通过观察和与其他妈妈们交流发现,不少爸爸们在内心深处坚定地认为:带孩子是女人的事儿,男人只管挣钱养家。
“把孩子带好绝对不仅仅是妈妈们的任务,不少爸爸们对家庭生活不重视,反倒为自己找出了工作忙、应酬多等借口。”卢杨说。
一些接受采访的妈妈们表示,男性总是觉得女性工作简单,应该多承担带孩子的任务,把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主动降低,但实际上,如今女性的工作压力并不小,还要承担孩子的吃喝拉撒。“我们恨不得把自己变成‘变形金刚’,样样全能。”长春市民刘华说。
接受采访的部分教师告诉记者,由于不少孩子长期跟父亲缺乏足够的交流,一些男孩出现了女性化的倾向,非常脆弱、敏感,抗压能力差,呈现“阴性性格”;而女孩也因为缺少父亲的引导而表现出异常特质,比如“女汉子”在学校里不断涌现。“父爱缺失”带来的后果不容小视。
虽然爸爸们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但也有身为人父者表示,多关爱孩子并不难。“就算是再忙,陪陪孩子的时间还是可以挤出来的。”沈阳市民韩卫波说。虽然平时工作十分繁忙,经常出差,但他依然坚持用尽可能多的闲暇时间帮助孩子学习、带她出去玩。但能做到像韩卫波一样的爸爸的人并不是很多。
家庭生活不可“阴盛阳衰”
长春市实验中学教师丛阳表示,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其行为、性格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尤其在中学阶段,父亲对孩子的作用往往要大过母亲。
但由于不少父母缺乏正确的生活观念,家庭生活中的“阴盛阳衰”已经成为了一些家庭的常态。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盖笑松教授介绍,根据最近在长春市进行的一项调查,父亲每周与孩子共进晚餐的次数越多,孩子在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成绩越好。虽然这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但足以说明父亲参与孩子生活对于孩子的影响作用。
盖笑松认为,父亲参与孩子生活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激活孩子勇敢探索挑战未知的勇气、帮助孩子完成青春期的人生榜样选择、帮助孩子“有规矩”地健康成长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
“爸爸是孩子心中的一座山,是成长过程中很好的参照,是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爸爸们千万不能觉得带孩子与己无关,更不能主动把自己排除在外,父爱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温亚萍说。(记者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