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八年不言弃 脑瘫孙子迈步又诵诗(图)
高额的医疗费使肃州这个贫寒之家不堪重负
如今茹加贵已能够在搀扶下迈步。兰州晨报首席记者董开炜摄
中国兰州网6月17日消息 孙子百天时被诊断为脑瘫,年届七旬的爷爷奶奶不言放弃,带着孙子8年求医不辍,奇迹终于出现:孩子不仅能吟诵唐诗,而且还能在别人搀扶下迈步。然而,面对经济困境,老夫妇喜忧参半。
屋漏又逢连夜雨
2005年,家境贫寒的酒泉市肃州区金佛寺镇金佛寺村村民茹银忠终于在次子茹作涛32岁时为其迎娶了一位患有智障的妻子。2008年9月19日,儿媳妇生下一男孩,为这个家增添了几许欢笑,爷爷给孙子起名茹加贵,期望孩子今后富贵有加。
茹银忠告诉记者,孙子出生时呛了羊水,医生建议把孩子放入保温箱观察治疗。可是,保温箱的治疗费用太贵,孩子只在保温箱里待了3天就出院了。
转眼到了小孙子出生百天之日,家人张罗着给孩子照相留念,可是,一旦大人放手孩子便会一头栽倒,全身瘫软。随后,茹银忠抱起孩子跑到医院,医生的诊断给了他当头一棒。“大夫说孩子是先天性脑瘫,这辈子也不能走路,智力也不可能正常。”
随后,他们一家带着孩子走上了求医路,从孩子百天到5岁的5年间,他们抱着孙子上酒泉、赴兰州,还曾到云南、贵州寻找中医偏方,借贷了几十万元给孩子治病,但病情没有明显好转。
进城租房艰难求医
2012年12月,茹银忠了解到酒泉市康复医院能对脑瘫孩子做康复治疗的消息后,便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到这家医院。
记者近日在祖孙三人租住于肃州区的一间平房见到了他们,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小火炉占据了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子,一个用来推着孩子前往医院的小推车和一个轮椅只能放在院子中。
“条件差一些不要紧,只要能让孩子的病情好转,我们什么苦都能受。”老人告诉记者,他们不奢望孩子能和正常人一样,只要孩子将来能够自理就满足了。
记者获悉,康复治疗并不能彻底治愈茹加贵的病情,但能起到控制病情、保障发育的效果,而且治疗期间一天也不能间断。
据了解,进城租房求医3年多时间,茹银忠夫妇每天靠自家种的小麦和捡来的菜叶充饥,从牙缝中省下伙食费给小孙子买些牛奶补充营养。
“爷爷,我要走路!”记者采访中,茹加贵不止一次这样嚷嚷。茹银忠说,每当听到孩子说要走路,他就感到特别无助,心如刀割。
八年坚持出现奇迹
8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曾劝阻茹银忠老夫妇放弃,但他们始终相信孩子能够好起来。
2016年春节,茹银忠和往常一样搀扶着孩子学走路,没想到孩子竟然迈出了几步,见状,老两口抱着孙子喜极而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和茹银忠老人拉家常时,孩子竟背了好几首诗。老人认为,孩子的智力并不比其他孩子差,只是口语有些迟。都说脑瘫的孩子智力弱,可我的娃娃很聪明,我们怀疑孩子不是脑瘫,可要到大医院去详细检查需要大笔费用,我们拿不出了。
就茹加贵的病情,酒泉市康复医院院长王天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脑瘫孩子进行康复治疗,最佳时间是1岁到3岁,茹加贵到康复医院接受治疗时已快5岁了。尽管如此,孩子在7岁多时能够迈步,算是个奇迹。王院长告诉记者,因家庭经济拮据,他们只能做常规治疗,即便如此每天将近300元的支出,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
据了解,3年来,酒泉市康复医院已为孩子免去了一部分费用,但需要治疗的孩子们太多,医院在费用方面已爱莫能助。
就茹加贵的病情,记者咨询了一位相关的大夫,他认为,按照孩子目前的现象看,很有必要到大医院进行详细全面的检查。
“脑瘫患儿康复治疗需要很长时间,我和老伴都已是70岁的人了,也不知道陪伴他能走多远!”茹银忠喃喃地说,这个家已不堪重负,希望好心人能帮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