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携手庄严写作一八〇师

15.01.2015  13:58

关捷父子在新书发布会

    1月8日,在《铁血军魂—180师在朝鲜》一书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李岩这样评价:“《铁血军魂:一八〇师在朝鲜》通过对健在的一八〇师老兵的采访,全面展示了志愿军一八〇师在朝鲜战场上艰苦卓绝的斗争,颠覆了长期流行于民间的、关于一八〇师的种种不实传言,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生动叙事,带人们走入最真实的朝鲜战场。对那些为了信仰和民族而浴血的老兵,即使他们曾遭受失败,仍不妨碍我们对他们深深的敬意。

    全书突出了亲历者口述的特色,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特别是对普通士兵的还原与塑造,非常朴实亲切,表现了人民战争的特点,也表现了作者内心里深深的大地情怀。

    作品整体风格富于英雄史诗的色彩,并且在悲壮中,反复渲染了人性的美。”

    1月8日中午11时,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的大厅里,《铁血军魂—180师在朝鲜》一书的新闻发布会如期召开。中国出版集团、中吉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的领导来了,180师的老军人杜生春来了,180师诞生地山西陈家庄的党支部书记来了,180师的众多子弟后人来了,广大读者来了。当背景音乐《神圣的战争》响起,巨幅战争现场照片和采访老兵的照片出现在大屏幕上,人们的眼睛瞬间湿润。历史庄严地从迷雾中走了出来。

    新书《铁血军魂——180师在朝鲜》终于出版了。关霄汉回忆了一下全书的故事,有几个片断,还是让他忍不住热泪盈眶。

    那个为了探测敌人火力不惜让美军打成鱼网人的战士,那个为首长为战友甘当肉盾的战士,那个临终前面向祖国方向敬礼的战士,那个唯一的愿望就是想未来的清明节会有红领巾扫墓的战士,那个用鲜血染红爱情的战士,那个身中燃烧弹大声命令战友击毙自己的战士,那个双目失明爬了一夜终于爬回我方阵地的战士,那个临终前嘱咐小兄弟回家替他多生几个儿子的战士,雨夜里,那些站在汉江边高唱《志愿军之歌》为被江水卷走的连长送行的战士,山洞里,那些引爆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战士,那些在胜利到来之前一心想雪耻的迎着弹雨向前猛冲的战士……什么叫军人之血,军人之血就是“我以我血荐轩辕”军人之血就是“用自己的鲜血呛死敌人”。

    180师,一支鲜血凝成的军队,一支流血不止的军队。他们以自己的巨大牺牲,掩护了军和兵团的转移,尤为可贵的是,换取了朝鲜战场上的宝贵作战经验,即在当时的情况下,与美军作战,不能搞大歼灭,大迂回、大包围,而要搞阵地战、防御战、打小歼灭战。因此,才有了后来一系列如上甘岭那种类型的成功战例。60多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公正地凝视,我们凭什么忘记他们?我们为什么不能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礼?我们凭什么还要坚持非常可笑的偏见?

    世上最不可以蔑视的就是鲜血和生命,因为鲜血和生命永远不屈,以锥心的痛苦无穷无尽地折磨历史,直到有一天,历史发出慈母那样的亲切呼唤:“归来吧,我的孩子们……

    《沈阳日报》高级记者、作家关捷说,他和儿子关霄汉有幸做了这样一次记录。如同将一个绘画长卷,皱皱巴巴的长卷,千疮百孔的长卷,小心翼翼地展开、抚平、修补……关霄汉说,我们因为记录了这些,而感到幸福和光荣。我虽然是80年后,虽然我对历史有自己的看法,但是,面对那些雄伟的崇高,我依然有着庄严的感情。我认为,一个像样的成熟的有出息的民族成员,或者叫国民,理应具备对神圣的恭敬态度。

    关霄汉,是在比较自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一般来说,他的父母比较听他的。他说放弃高考,父母不说什么,他要搞网上营销,父母支持,他搞收藏,他养花养鸟,游山玩水,父母出资赞助。他应聘到企业里去锻炼,父母也同意,做了两年的企业,突然又回来继续做网上生意,父母还是赞成。但有一点,关捷似乎不让步,那就是在阅读方面。他主张儿子读经典,看正宗艺术,他会不顾人家反对,生拉硬拽带着儿子看话剧,甚至京剧。有一天,关霄汉对关捷说:“看了一场小品,太滥了,里面一点艺术也说不上。像傻瓜写的。”关捷听了很高兴,他认为这是儿子在健康成长。有重大采访,他坚持带着儿子同行。借口是自己不会使用录音笔、新式相机和摄相机。特别是与文化界名人接触的时候,关捷是必须要带上儿子的。他希望孩子能够得到有益的熏陶,他看到儿子中学写过长篇小说《滇缅大战》,也看过儿子写的一些短文,觉得他有些写作的本事。

    2011年春节,关捷经朋友介绍结识梁玉琳将军。梁将军向他讲述了亲历的志愿军180师在朝鲜的悲壮历史,以自己7000人英勇抗击美军近10万兵力的合围,最后成功突围,掩护了三兵团,并以自己巨大的代价换来志愿军在朝鲜作战的宝贵经验。可是,由于损失惨重,回国始终得不到人们的正确理解,各种传言掩盖了真相。

    关捷带着关霄汉采访了十几位健在的将军和士兵,在那些泣血的讲述中,他们看到一颗颗赤子的忠心,那些鲜活的面孔,那些悲壮的传奇,泪水一次又一次地打湿他们凝视的目光,多少次他们一再感叹,“我的祖国,您真幸运,您当年竟有那么多心甘情愿地为您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那么,记住他们对祖国的爱,善待他们对祖国的爱,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行动。爱英雄的人民和爱英雄的祖国是同等级别的重要。如果能够这样,那么,我们才会真正找到世上最伟大的爱情。

    正如180师长郑其贵临终前所说:“战争不是我们这些将军打胜的,是战士们打胜的,绝对的,那些好兵,那些全世界最好的兵,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在采访中,父子两人更多关注的,是那些曾通的士兵。正如著名作家张正隆说,关霄汉在把握好高级将领的形象的同时,能成功塑造出王大胡子、王小亮这样的普通战士,足以说明他对普通人的尊重,士兵和将帅同为主角,这是这部书的亮点。关霄汉说,他们父子与郑师长的心是相通的,写这本书的本意就是为了在良心上刻下深深的记忆。面对崇高,要行庄严的礼拜。

    一年多的采访结束后,关捷因为自己工作忙,对儿子关霄汉说:“你不是老想写东西吗,那你想办法把这个做出来吧,一个好题材。”关霄汉是个超级军事迷和军事文学迷,高中时就曾写长篇小说《滇湎大战》,因为关捷的干预而停了下来。关霄汉第一次得到爸爸认可写长篇,他高兴地接下来这个活。动笔之前,他问父亲:“怎么写呢?”关捷说:“如实再现史实,但要用文学去激活历史。太拘泥了,是纯史料,太文学了,容易失真。就是给历史插上文学的翅膀,不能飞跑了,也不能掉下来。”关霄汉若有所悟。

    6个月后,29万字的书稿拿出来了,关捷一看,有些吃惊,他不相信居然会写得这么生动。关捷坦然承认,在审阅儿子的书稿过程中,他曾数次嚎啕大哭,他说,他无法在那种悲壮面前保持冷静。这首先是因为素材本身好,其次,儿子的再现确实传神。

    关捷说,这部书项目是他立的,同时他是政治和文字上的校对。

    书稿写成之后,本来对出版是不抱多大希望的。关捷只与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中吉联合公司和现代出版社编辑打个招呼,他们立即给予了积极的响应。先是现代社的老总臧永清打电话,对选题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接着,中吉社副总朱万军和现代社的编辑张霆先后都多次与他们接触,朱万军带着合同上门,就相关问题与他们进行磋商。其诚意令人感佩,同时也说明选题的被认可。正如资深媒体人李贵平先生所说:“这个选题太强大了。

    今天,书终于出版,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遗憾的是,在三年前的采访中,180师三个团中唯一健在的539团团长王志诚于40年天前去世了,他没有看到这部书。这位百岁老人,生前每到重大节日,都要拿出自己当年的日记本,一一地抚摸那些死去的战友的名字。在采访中,他曾说过:“希望你们好好写,我代表我的首长和战士谢谢你们。

    关霄汉:“我无意当一个作家,只是想写一些我愿意写的东西,相当于在课堂上发言,说出我发现的和我想到的。”他说是这样说,手中的第二部作品《万岁军长梁兴初》马上就脱稿了。

    父亲在为《顺治迁都》做后期精修,儿子在为《万岁军长梁兴初》充实故事密度。工作时,南北两个书房同时响起键盘声,这个时候的交流主要是QQ,儿子问“你的顺治在哪儿了,这会儿?”父亲说:“在乾清宫呢。你的梁兴初现在干嘛呢?”儿子回答:“在朝鲜的山洞里看地图呢?

    神问题,神回复。

    关家有南北两个书房,父子两人一人占据一个,平日里键盘劈哩叭啦不停地叫,关霄汉说:“咱家有点像生产车间。”做父亲当即正色道:“这不是一般生产,这是送给上帝的供品,记住,好作家必须是神职人员。

    关氏父子喜欢瞩目那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并用文字传神地再现出来,而且,还成为了他们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这是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祝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