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水·人——兰州治霾“三字经”
新华社兰州1月21日电 题:煤·水·人——兰州治霾“三字经”
新华社记者
这是兰州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获得的“今日变革进步奖”证书和奖杯。新华社记者范培珅 摄
在兰州市平凉北路“三栋楼”下,社区工作人员胡慧芝(左)和韩丽华为无暖气住户引燃无烟引火煤(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首提“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成为治国理政的时代新要求。
老工业基地,老大难问题,污染曾经成为兰州人的“心肺之患”,年年治理,不见好转。“太阳和月亮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麻雀和乌鸦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灰霾压城时,兰州市民曾经这样抱怨。
谈起治霾,中央有要求,群众有呼声。但关键是“治污必须要用决心、行动和效果说话”,“再大的困难、再大的矛盾、再大的投入,都是应该的、值得的。” 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说。
时光转到2015年末,兰州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获得“今日变革进步奖”。“兰州蓝”成为这个曾经在卫星上“消失”的城市的常态。
一个四面“霾”伏的西北城市成为治污典型。兰州治污秘诀究竟何在?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施工现场,兰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派驻七里河区的治污工作监督组组长关鹏了解施工中粉尘的处置情况(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煤——掀掉“黑盖子”,在多措并举中严控污染源
兰州治霾,首当其冲的是煤。
新年首日,在农民巷西社区工作的韩燕,一大早就来到平凉北路 “三栋楼”下,用液化气灶点燃了新年“第一火”。
一街之隔的楼房早已集中供热,但生活在这排砖混结构的老楼居民和做生意的商户,只能靠煤炉取暖。
不一会儿,一位商户走过来,钳走一块烧得通红的蜂窝煤。住户陈耀华也从这儿拿走3块引火煤,他回家后用打火机就能点着。
“过去家家户户用木柴生火,浓烟滚滚,楼道里经常弥漫着呛人的烟味。”陈耀华说,免费领取引火煤已经成为习惯。
“三栋楼”的住户都是低收入群体,1.7元1斤的无烟煤都舍不得烧。社区不但为他们免费发放引火煤,还对无烟煤给予补贴。
在兰州,像“三栋楼”一样无法集中供热的住户很多。有的社区工作人员每天清晨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还送“火”上门。
在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脱硫主控室,兰州市环境监察局派驻公司监察员陈郁记录不同时段的排放指标数据(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不起眼的小煤炉,能有多大污染?
兰州环保部门介绍,仍有15万个小煤炉集中在老旧楼院和城中村,这些小煤炉“直排”的污染物每天加起来约30吨,甚至超过集中供热的电厂排放。
生活燃煤只是兰州的污染源之一。老工业基地、河谷地形、静风天气,这些不利因素,一度让兰州成为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要坚决打赢大气环境治理的整体战和攻坚战,还老百姓一片蓝天和清新空气。”2011年底,甘肃省委提出,将治污列为兰州第一民生工程。
从一家一户的小煤炉,到燃煤锅炉,再到热电厂,压煤量、限煤质,城市上空的“黑盖子”一点点被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