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志英:在废墟上重建美丽新乡村

15.07.2014  14:32

  2013年7月22日的岷县漳县6.6级地震重创了漳县大地,也重创了殪虎桥乡。那时这里到处是断垣残壁、到处是眼泪和疼痛。

  “地震过后,这里的土坯房多数严重裂缝,频临倒塌。”一年过去了,如今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却崛起了一个个美丽的新农村:白墙青瓦的瓦房村,花园新村阳屲堡……一个个干净、整洁、靓丽的新农村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点亮了我们的眼睛。

  昔日土坯烂危房,今日青瓦大瓦房。殪虎桥乡脱胎换骨般沧桑巨变,源自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也源自这里的好书记焦志英的科学决策和精心规划。

  “我们将灾后恢复重建作为改善农村居民住房和乡村面貌、建设美丽乡村的核心来抓,依照规划,提出了把农村当城市来修建、把农民当市民来提升、把公路当公园来修建,把产业当景观来打造的总体思路,真正打造山川秀美的新农村。”焦志英说。

  按照这一思路,一年来,焦志英带领殪虎桥乡干部群众创造了原址重建的美丽样板。

  把农村当城市来修建

  G212线在殪虎桥乡境内36公里,穿过六个村。这为把农村当城市修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瓦房村,记者看到,G212线两边,一排排新瓦房靓丽清新。有人在刷墙,有人在打院子,有人安门窗,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白墙青瓦坡屋顶,上下圈梁构造柱。抗震等级要八度,一达标准就补助。”焦志英说,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乡里将该村纳入国道沿线村庄环境整治规划设计,做到美化、亮化、绿化要求与基础设施相配套。

  正在硬化院子的村民汪金海说:“托重建的福,我家的土坯房换成了大瓦房。现在出门有路灯,走路有油路,洗澡有太阳能,没想到我们山里人能过上城里人的好日子。”

  东桥村的重建户张让让老人家盖起了220平米的两层新楼房,已经以每年3万元的价钱租出去了。“没想到盖了新房,还有了收入,我们山里人也可以出租房子挣钱了。这个事,以前我梦也梦不见啊。”老人高兴地说,“这就是把农村当城市修建”的好处啊。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