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烂尾”!中国足球亟须确立技战术风格
一个不可一世的西班牙王朝坍塌了,一个依靠速度和逼抢的智利崛起了,一个星光闪耀的英格兰命悬一线,一个依靠新传控主义的意大利却风景正好……
巴西世界杯进行了不到三分之一,但已经清楚地告诉人们:足球,比单体作战能力更加重要的是把场上11人捏合成一个队伍的技战术体系。
这20年来,世界豪强对技战术体系更新和升级换代之快,对先进技战术体系进行研究学习之深,前所未有。反观中国足球,却在一轮又一轮折腾中原地绕圈,至今仍未形成适合自己的技战术风格。如果不意识到这一点并有所改变,中国足球出头之日仍遥不可及。
过去,中国足球的决策者们并非没有人想过确立一个战术体系,可无奈“铁打的国足流水的官”——阎世铎、谢亚龙、南勇和韦迪等人在任时都曾提出确立统一的技战术风格,但一离任马上就变为“烂尾楼”。
更奇葩的是,中国队主教练比足协官员换得还勤。韦迪在任时曾准备让当时的国足主帅高洪波研究组建技术风格统一的四级国字号球队问题,但无奈高洪波半路下课,接任的卡马乔更是屁股就一直没坐稳过。
这只是一个小片段。1992年以来,国足经历了德国、英国、塞尔维亚、荷兰、西班牙等多国外教,法国人佩兰是第八任外教,每个人风格各异,执教周期短,战术体系尚未形成,就被再次推倒重来。
于是,中国足球屡屡陷入了无限循环的怪圈——大楼建了一半就拆了重建,还没建好新的“拆迁队”就又来了,似乎总是处在一片废墟之中。
也许近邻日本能够给我们启示。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起确立学习巴西足球风格,并在J联赛中引进济科等巴西球员,直到现在巴西外援仍然在J联赛中占据主体地位。正是日本在坚持了超过20年后,才渐渐显出效果。
“从过去的特鲁西埃到现在的扎切罗尼,除了战术细节外,日本的技术风格没有任何改变,而特鲁西埃和扎切罗尼一个是法国人,一个是意大利人,他们的足球哲学完全不同,这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李毅说。
特鲁西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他在执教日本队之初就建议日本足协,由自己总负责从少年到成年所有国字号队伍,以保证技战术体系的稳定性。这样,在成年国家队选材时,能轻松找到适合现有技战术体系的球员。
特鲁西埃建议,中国足协应该在深入研究后确立一个大概的方向,然后请一位有能力的外籍教练打造一个适合国足的技战术体系。
“至少要给这个教练一定的时间,比如4到5年,去建立一个技战术体系。此后再换教练,也可以对这个体系进行更新和升级,但基本的技术风格要保持稳定,”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