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的背影

14.10.2014  13:01

    灵岩寺,是大像山一处绝美的风景,一首绝致的古乐,空灵似碧海青天,玲珑如唐诗宋词。然而,这方绝美的风景,就像那首早已绝尘而去的古乐《广陵散》一样,永远地从人们眼前消失了。

    灵岩寺在大像山文昌阁之上,鲁班殿之下。它曾与至今依然香火鼎盛的百子洞联袂而至,比肩而立,共同站立成大像山一篇淡远优雅的山水小品。每当我登临大像山,走过灵岩寺时,我都会放慢脚步,慢慢品味它的华滋与秀雅,飘逸与灵动。我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创造者的巧夺天工,更陶醉于百子洞的神来之笔和灵岩寺的匠心独运。然而,此时我寻觅的目光却只能穿过迷茫的岁月,眺望它渐行渐远的的背影。

    灵岩寺,缘起于百子洞。百子洞原本是大像山的一个天然岩洞。空灵险绝,临崖而立。多少年来,道路不通,人迹罕至。民国36年(公元1947年),麻王(绰号)史江家等几位甘谷木工,欲打通甬道,新造鲁班殿。洞打通后,人们惊讶地发现,这真是一个绝妙之地,洞内宽畅明亮,飞尘不到,洞外风光无限,天高地迥。临崖眺望,甘谷川口,尽收眼底,远山如黛,渭水如虹,绿树成荫,田畴似锦,烟村万家,星罗棋布,真可谓“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面对此地此景,有人提出塑麻线娘娘,有人建议塑观音菩萨。正当人们争论不休的时候,大像山上一位姓郭的师傅却默默地用泥捏塑了几个婴孩的形象,悬于窟顶,人们受到启发,就把这个洞叫百子洞。之后百子洞就开始扩大规模,请神塑像,住进僧人后,就起了个寺名叫灵岩寺。

    灵岩寺是大像山的绝妙之作,神来之笔,也是大像山就地取材、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因势成景的典型代表。诗人王直先生曾这样赞美:“红雨无心舒卷幽篁禅院,白云有意往来悬壁洞天。”曾经的灵岩寺,寺门前两株森森古柏,碧绿青翠,四季长青,宛如两位超尘脱俗的得道高僧,默默地守望着幽雅的禅院、精深的佛理。垂花门顶额题“灵岩寺”三字,飘逸灵秀,不染尘埃。拾级入门,但见一精雅小禅院,院内翠竹数枝,清新淡雅,院外丁香环绕,花香鸟语,真乃洞天仙境,恍若世外桃源。院东北有一小禅房,寂寂的木门里,雕花的窗棂内,住一高僧,在淡泊如水的日子里,饮一盏禅寂的清茶,闲数落花,坐看云起,在清风明月的夏夜里,将禅悟从这扇窗棂传递到那扇窗棂,将月光从这道瓦檐引向那道瓦檐,那是何等的风雅,又是何等的空灵。院北为窟前阁,大庑顶,上覆鸱饰雕甍,下有廊柱,洞顶绘千手千眼观音,两侧绘十八罗汉,逼真传神。阁靠东北有一洞,前行数步,便是“百子洞”。洞内有主室,耳室。主室塑送子菩萨,精美绝伦。端坐佛坛之上的菩萨,左腿上盘,右膝下垂,一小孩坐于腿上,左右各立一童子,慈悲含容,栩栩如生。两耳室塑有金华、大势至菩萨,后又将城隍、“马三爷”塑像安放两旁。值得一提的是百子洞里马三爷的塑像。马三爷是甘谷特有的一位地方神灵,又称马三将军,回族,清初甘谷人,家境富裕,排行老三,年少有德,因生前常骑黑驴,也称“黑驴马三爷”。病逝后托梦乡人,乡人以神灵敬祈,颇有灵验,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逐渐作为一个地方神灵被供奉起来。百子洞里的马三爷,戴一回族小帽,穿一马褂,骑一黑驴。将军之职在神灵世界是地位较低的,乡人将马三将军安奉于此,大概有求子又求德的寓意,期望从这里求来的子孙不但聪明灵秀,而且品德优良。同时也是甘谷人民和回族人民自古和睦相处的一个见证。

    灵岩寺是大像山最神圣、也最世俗,最无私、也最自私,最尊贵、也最卑微,最诗歌、也最哲学,最抒情、也最理性的地方,孤独的灵魂在这里能得到安顿,绝望的心灵在这里能长出嫩芽。所以灵岩寺自建成以来,就香火十分鼎盛,求子者摩肩接踵,还愿者络绎不绝。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那些缺儿少女的妇女,那些为子求孙的母亲,在经历了无数孤独的黑夜和生活的煎熬后,她们怀着十二分的虔诚,迈着匆匆的步履,来到大像山,跨进灵岩寺的山门,来到百子洞的送子菩萨前,在庄严而肃穆的氛围中,请山上的老师傅将绾好的红项圈系在菩萨身后的婴儿塑像上,那一刻,严肃而郑重,庄严而神圣,好似一生的幸福和家族的愿望,都在此刻交付给慈悲的菩萨,含容的佛祖了。果然不出一两年,要儿得儿,要女有女,于是就大张旗鼓的到大像山来还愿,一传十,十传百,灵岩寺的一部民间传奇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续写了下来。

    然而,灵岩寺在1999年却永远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如今高大华丽、窗明几净的三层砖混结构永明讲堂,壮观地矗立在百子洞前,成为大像山一处新时代的新景观。

    灵岩寺虽然永远地闭上了她那双清新淡雅的眼睛,但百子洞还在,百子洞里的香火还依然旺盛。只是没有了灵岩寺的那缕淡淡清风荡涤俗虑,那份悠悠禅韵整肃灵魂,人们来到百子洞时,还能像从前那么优雅从容,那么心无杂念吗。站在永明讲堂前,望着百子洞,我发出了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