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捐哈佛1500万美元 被指为儿子买"门票"

23.07.2014  12:33


近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和CEO张欣夫妇现身哈佛的一个签约仪式。SOHO中国基金会计划设立“SOHO中国助学金”,在全球范围内捐助1亿美元助学金,资助在世界一流大学攻读本科的中国贫困学生。其中,哈佛大学获得1500万。据称,张欣表示,就读海外名校不应仅仅是“富二代”的权利。有网友质疑,潘夫妇其实在为即将念大学的儿子买一张价值1500万美金的哈佛门票。

哈佛真的卖门票吗?

售票处在哪里?能否打折?能否团购?

笔者有“深喉”在纽约哈佛校友会做面试官,此人常年和录取委员会“交头接耳”,从而深得录取的奥妙。据“深喉”称,一条约定俗成的“真理”就是,如果一个学生可以给哈佛捐一座图书馆,或者一幢教学楼,无论他们在高中的表现如何,都可以录取。显然,1500万美金足矣让几座大楼姓潘,所以潘夫妇其实为爱子预定了一张哈佛门票。

那么,壕二代是否真的就不用学习,依然可以走进世界第一学府,成为人生赢家?

其实,壕二代的高中表现也很重要:简而言之,壕二代学习越好,简历越好看,那么就越给父母(或七大姑八大姨)省钱。一个“可录可不录”的壕二代可能只需要100-200万美金。而深喉认识的一位来自纽约的公子哥,在高中一路都是C和D,显然花了超过600万美金才勉强在最后一刻拿到了入场券。

既然这样,是所有人都可以“购票”吗?

哈佛大概会义正言辞地回应:“你以为我是出来卖的吗?

诚然,高贵冷艳的录取委员会前也不是所有的壕都可以来排队的,往往交钱也需优先考虑校友子女。首先,即便不付钱,校友的子女也有大礼包,即如果基本符合标准就会录取。学校最喜欢看到其乐融融的一大家人(土豪)在一个世纪内先后进入了哈佛,然后在捐款时大家合力慷慨解囊。(而不是为今年捐哈佛还是捐耶鲁费劲口舌。)在此基础上,如果你是一位格外慷慨的好(壕)校友,贵公子一定可以荣获一席。

最后,深喉强调,有这样的“潜规则”的绝不止哈佛一家,几乎所有的顶尖私立名校都或多或少参与此交易——相形之下,哈佛还算“有节操”的。而另一些在金融危机之后格外缺钱的私立名校,如果恰好还要包养着昂贵的橄榄球队和lacrosse(长曲棍球)队,就更加需要(并欣欣然地)找几个壕来撑台面了。

2

89年到09年这20年间,哈佛基金会收到的各种捐款数额年年递增 [保存到相册]

而这种“交易”在所谓的WASP圈中已成常态。

高中时,笔者在美国交换,接待家庭的姐姐学业平平,但是进入了当地著名的乔治城大学。其舅舅和爹爹全是乔治城的校友,每年给乔治城捐不定额的巨款。到了录取时节,不等其家人打电话去问,姐姐就顺理成章地拿到了入场券。但是,同哈佛录取一样,这种交易不是圈外人想加入便可加入的。常听录取委员会的人笑谈,有“新贵”拿着保险箱,破门而入,径直问道:“捐多少钱才能让我的孩子上XXX?”这样的新贵会被认为“不入流”,所以即便是壕,也不能被录取。

那么,如果想要把孩子“”进美国私立顶尖名校,该如何做呢?

深喉同学给你如下建议:

1) 打一个电话:“您好。我想要给贵校捐一大笔钱,可否和你们的发展部部长聊一聊?

2) 这时,发展部部长的任务就是旁敲侧击地搞清楚你想要什么,以及你愿意为此付出多少银子。这时,你应该自然而随意地说,“顺便说一下,我的孩子们未来几年就要申请大学了。如果我们一家人可以上一个学校,那也算是好事。”另,为了让谈判不太露骨,你应该讨论捐一个“奖学金”,重新命名一些建筑或雕塑——或者,随便什么。在恰当的时候顾左右而言他是很重要的,不然你会被标注成一名鲁莽的“新贵”。

3) 谈判结束后,把你的钱放在一个“可逆转”的信托里。每年都给哈佛一些钱,在最后一个孩子进入哈佛之前,绝不要把信托里的钱都给他们。如果你打算帮你的孙子买一张门票的话,不如把信托的年份拖得更长。放心,哈佛也是聪明人,他们会懂得。

笔者立马感谢了深喉同学的指导,立马收藏以备不时之需。深喉笑笑说:“如果你还需要我来告诉你买票步骤,那么你八成不是壕,也不是WASP——还是乖乖刷简历并保持4.3的GPA吧。

显然,深喉同学没有想到,哈佛的大门也向非WASP打开了。比如,潘夫妇就刚刚在哈佛捐了一个价值1500万美金的奖学金。

(本文转自:北美留学(微博)生日报,原文标题《哈佛的门票多少钱一张? 论潘石屹捐1500万为儿子上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