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妇女十余载“以盐创画”:寄情于景抒乡土情怀

16.07.2019  23:11

  

   甘肃定西市漳县妇女汪航早先在当地盐厂工作时日日与盐打交道,为表达自己的家乡情怀,她花费十多年时间创造新的画种——盐画,并获得专利。图为汪航与其彩盐工艺画《贵清山》。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7月16日电 (张婧)“我想用‘盐’记录家乡的一景一物。”十多年前,在盐厂工作的汪航天天与盐打交道,在生产车间,她抓起一捧食盐,想要用色泽白净的盐作画以表达对家乡别有的情愫。

  萌生此想法之后,汪航便处处留意制作盐画的备用材料,她尝试以纸绢、画布、木板为画作载体,毛笔、油画刀为涂料工具。当然,她也遇上盐画创作过程中最大且急需解决的难题,“用什么材料才能将盐凝固?

  “盐遇水溶解,遇胶不易涂料,遇蛋清、淀粉……一切能想到的材料我都尝试了一遍,效果都不满意。”试验2年均未见效的她偶然间将食盐与树脂混在一起,这样既能将盐凝固方便作画,又使得图像层峦叠嶂,适合表现家乡山水。

  汪航是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人。漳县地处西秦岭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该地自然风光优美,尤其贵清山、遮阳山美景享誉“陇上”。2002年,贵清山、遮阳山被评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历史上,漳县因盐立县,并因井盐的熬制和产销而形成了独特的漳盐文化。

  “每年都会去贵清山好几次,但这远远达不到我的创作要求。”汪航说,为此,她专门上山采风,找不同角度拍一些照片,回家细细琢磨勾线打草稿。

  

图为汪航创作彩盐工艺画代表作品《雪景图》。 钟欣 摄

  当时,汪航花费1周时间做了第一幅贵清山盐画,她又通过晾晒、黏贴等一系列工艺流程,使其更具立体感,同时,也起到防腐防潮,不褪色的保护作用。

  之后,汪航遇上下岗,她便自己经营一家字画装裱店,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时,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盐画制作和创新上。为了画作效果,她还将盐和颜料进行熬制研发出彩盐。

  2010年,汪航的彩盐工艺画获得国家专利,2016年被列入甘肃省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使彩盐工艺画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汪航针对不同群体,尝试山水、人物、花鸟、卡通、十二生肖等多种系列的作品,其作品独具创意,灵动飘逸,使人耳目一新。

  汪航介绍说,盐画作为一种具有民俗艺术的新种类,它在绘画领域是个新的突破,既填补了国内外盐文化和艺术史上的空白,创新盐的用途,又提升了盐的艺术价值,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近年来,随着其作品逐渐走向人们生活,她发现该画作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前景和经济效益。今年3月,汪航成立漳盐文化创意公司,以盐画、盐雕等为主要经营产品,以此向前来漳县的游客推介自己的家乡。

  目前,汪航还在当地招收了十多名徒弟,他们的身份大多数为在校学生。她说,毕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希望通过彩盐工艺画爱好者的加入,为家乡地方文化的推广做既环保又极具代表性的旅游产品。(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史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