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月饼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之一。中秋赏明月,吃月饼的习俗,已成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的一种象征。中秋赏月的习俗,源于人们对月亮天体的崇拜。月亮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一种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美景。中秋节期间,人们借天上月儿圆,寓意地上人团圆,所以人们把中秋节也称为“团圆节”。
“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中秋节除了赏月之外,另一个节俗就是吃月饼。月饼形似明月,吃月饼寓意着天上月儿圆,地上人团圆的美好愿望。人们在月下品尝月饼,共享团圆,不禁要追溯起月饼的渊源。
早在北宋时,江南就有了苏式月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至南宋时,《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食》中,就有了“月饼”的正式名称。
明朝末年彭蕴章在《幽州土风吟》中写到:“月官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至杵驻丹颜。”显然那时,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地再现于月饼之上了。
到了清代,富察敦在《燕京岁时记·月饼》中记载:“……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
关于吃月饼,送月饼的风俗,民间更是传说纷纭。据战国末年成书的《归藏》记载:昔日嫦娥以西王母的不死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人们对嫦娥寄以同情人们同情和怀念嫦娥,每年在中秋节以月饼遥祭月宫,期盼嫦娥回归人间。也有人说,唐明皇八月中秋梦游月宫,见匾上写着“广寒清虚之府”。从此,便形成了祭月之风,逐渐发展为中秋赏月,并制做出月形食品。另有一种说法是,元朝末年,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来反抗。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军师刘伯温想出一条妙计,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字条,藏入饼子里边,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准备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的晚上响应起义。起义成功后,朱元璋高兴地传下口谕,每年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用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的应景食品赏赐群臣。此后,中秋节吃月饼,送月饼的风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并成为了一种民俗,沿袭至今。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过去,老兰州人每到中秋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蒸月饼。家庭主妇们,把发好的面擀开来,抹上清油,撒上红曲,苦(香)豆子,姜黄,黑油(炒熟的胡麻)等纯天然的香料,把它层层叠加起来,上边盖上一层面皮,并在上面用制做好的面花点缀,蒸熟后再点上几朵红色的梅花图案。这种自家蒸制的“乡土月饼”,大有尺余,形似明月。八月十五晚上,要祭月献月。祭月完毕把它切成小块,分给家庭的每个成员,以示祝福。这种自家蒸做的月饼,切开来层朵朵,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酥腾腾,别有一番风味。第二天早晨还要把自家蒸制的月饼,赠送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品尝。由于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相互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老兰州人,八月十五吃月饼,送月饼的风俗,也是源于朱元璋用月饼传递信息的典故。兰州人的这种乡土月饼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种担当地域文化载体的乡土月饼,不仅能很好地传承中秋文化,而且还具有浓浓的人情味和地域特色。
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人们吃月饼,送月饼的风俗至今盛兴不已。月饼不仅是中秋节的应景食品,而且也是传递亲情、友情、人情,和谐人际关系的一种载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这种愿景就是中国人特别追求的传统人伦境界,也是中秋文化的内涵。中秋之夜,家家亲人欢聚在一起,观赏圆圆的月亮,品尝圆圆的月饼,真乃是月圆人圆饼亦圆,乐在其中,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