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70%湿地已消失 整体保护刻不容缓
中国兰州网11月2日消息 中国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近日在重庆开县举行。与会专家代表呼吁,目前长江流域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性扭转,生态安全面临的威胁比以往更大,应该尽早在长江流域构建完善的生态安全屏障。
长江生态安全面临威胁越发严重
参加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的多位专家表示,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性扭转,生态安全面临的威胁比以往更大。
中国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雷光春教授说,作为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长江的现状令人揪心,全流域的整体保护刻不容缓。
数据显示,长江流域洞庭湖水域面积已由新中国建立初期的4350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2650平方公里,枯水期水域面积已不足500平方公里。在洪湖国家湿地保护中心,由于水体污染,水面萎缩等原因,许多生物品种已消失。
雷光春表示,相较于上世纪50年代,长江中游70%的湿地已经消失。湿地保护虽然在局部地区成效显著,但是整体形势依然严峻。“我们打了很多胜仗,但却在失掉整个战争。”雷光春说。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说,过去十年间,长江流域生态退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长江全流域的32.3%。
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田昆表示,目前长江源头湿地沼泽、湖泊萎缩盐化,土地退化、草场沙化严重。退化草地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0%以上,其中约10%的退化草地已沦为“黑土滩”。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数据显示,自1976年至2010年间,淡水生态系统物种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了76%。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项目高级总监雷刚表示,长江湿地生态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性扭转,生态安全面临的威胁比以往更大。
长江经济带背景下寻找发展与保护的平衡点
201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战略,该经济带9省2市主要位于长江流域。11个省市国土面积达205万平方公里,长江干流6397公里中有5326公里位于该区域,区域湿地面积1154万公顷。
长江经济带湿地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保护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广泛分布的湖泊群和密集分布的河流,在降解污染、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说,长江流域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冲突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
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项目高级总监雷刚说,今年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的主题是“湿地——长江经济带的生命命脉”,就是探讨在长江经济带背景下,如何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点。
在国家层面,今年以来,国家林业局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工作。4月份,配合全国政协开展了长江经济带开发中的湿地保护调研;5月份,全国政协就该专题专门召开了双周协商座谈会,把长江经济带重要湿地纳入了《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提出了编制该经济带湿地保护工程专项规划的思路。加大了投入力度,支持该经济带省份实施了一批湿地保护工程和中央财政湿地补贴项目。积极发展建设湿地公园,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体系。
在基层,重庆开县在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治理工程中,把湿地保护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湿地保护关系,探索出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双赢”的“开县模式”。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