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湫头乡“四强化”联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17.06.2014  20:18

   中国甘肃网6月17日讯 (通讯员 赵同文)正宁县湫头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宣传引导、平台搭建、作风建设、落实整改“四个强化”,有效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强化宣传引导,干群关系“零隔阂”。乡党委将中央、省、市、县各级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要求、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工作环节等应知应会知识,印制成小册子发至每一位干部手中,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学、反复讲、认真记、互相考,全乡上下形成真学实干、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各党支部通过召开会议集中讲、进村入户交心谈、发放资料引导学等多种方式,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有机捆绑,结合群众最关心的“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低保核查、计生“四项制度”政策兑现、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等热点问题与群众“面对面”开展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对各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和干部执行政策的透明度,及时消除个别群众对乡村干部的误解,着力将党群干群关系优化为“零隔阂”。

  强化平台搭建,服务群众“零距离”。全乡各级党组织结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一步规范完善“首问责任”窗口和“服务接待”窗口,不断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结时间,对符合条件、手续齐全的,现场限时办结;对不符合条件或手续不齐全的,帮助协调尽快办结。乡纪委定期对乡政务大厅和各村受理的各类事项进行督查督办,对已办结的事项,加强跟踪问效,打破以往“人难找、事难办”的现象,切实把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缩变为“零距离”。

  强化作风建设,聚焦四风“零容忍”。乡党委坚持把整风行动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览,坚持聚焦“四风”问题不含糊,通过“面对面”、“背靠背”、“心向心”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的批评和意见,做到心中有群众观点、脚下有群众路线、手里有群众工作、脑中有群众利益,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直面“四风”问题的结症及根源,对党员干部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查找、大梳理、大剖析。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问题,特别是在危房改造中政策打折扣、低保核查评议中优亲厚友、解决民生事务中缩水走样等突出问题,坚决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查处一批、震慑一方,切实做到对伤害群众利益“零容忍”。

  强化落实整改,解决问题“零障碍”。全乡上下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要求干部带着感情、问题和责任入户走访,结对帮扶,拓宽诉求渠道,对群众反映的共性及个性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归纳分类,落实每一项整改内容的措施、责任人、时限等,对能够马上解决的,必须立即落实;对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向群众说明理由,并明确整改时限,求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要及时汇总上报,努力创造条件协调推进解决。坚决扭转以往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扯皮推诿、敷衍塞责的不良风气,确保真正实现为民排忧解难“零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