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养老院杀人事件
中国兰州网3月26日消息 大年初一,爱心养老院。
凌晨2时,护工罗仁初从梦里醒来,他隐约听到有鞭炮声。此时,养老院四楼走廊一片漆黑,两侧的房间里,18名老人正在熟睡。罗仁初抄起一块红砖,从走廊的一头到另一头,从一间房到另一间房……
天刚亮,消息在乡间不胫而走:养老院死了好几个老人。悬赏通告很快贴满村头的房前屋后。两天后,罗仁初被抓获。
截至目前,“2·19杀人事件”已造成8名老人死亡,致命伤都在头部。还有6人仍在住院治疗,死亡人数随时可能增加。
这所湖南省双峰县当年唯一的民办养老院,曾先后接收一百多名无人照料、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即“失能老人”。
10名护工负责照顾这些老人的生活,他们平均50岁左右。64岁的罗仁初甚至比一些住院老人还年长。
开办近4年,爱心养老院几乎完全依赖于老板的个人财力,到了这个年关,护工们已经半年领不到工资。屡次讨薪无望后,罗仁初把愤怒和仇恨,砸向了他们平时看护的老人。
“反正他们年纪也这么大了,还有养员(指老人)跟我说过,他们想早点死。”罗仁初给了他们最后一击,如同捻灭一盏盏微弱的灯。
1老人照顾老人
成为一名养老院护工之前,没念过书的罗仁初大半辈子活在田地里。
在湖南娄底市双峰县沙塘乡,村邻很少见到罗仁初有不干农活的时候。他成天在家门口的六七亩地里,种稻谷,种豆子,种地瓜。他总是不声不响地埋头路过别人家的门口,有人喊他,才轻声答话。
村民黄知祥曾离家打工十年,2014年回到乡里,见罗仁初愈发苍老了,“我还是喊他声‘叔’,他也会很亲切地回我”。
此时的罗仁初离开田地已有五年,儿子罗建成早就外出打工,两个女儿陆续出嫁。老罗依旧不得闲:当盖房子的小工,冬天给农改的人家修堤、翻土。
“他话不多说,只做事,连牌都不打。”村民王永廉2013年曾与罗仁初一同做工。天从微亮到抹黑,一天十多个小时不停歇,能挣个120块。
十年前盖起的三层楼房,只剩下罗仁初和妻子彭细春守着。2013年9月,彭细春也离开家,经朋友介绍,来到19公里外的永丰镇,在爱心养老院做护工。
爱心养老院2011年起正式营业,很快名满全县:2010年新盖的5层楼房,最多可接纳120名老人,电视、洗衣机、热水一应俱全。最火爆的时候,近40个房间全部住满,甚至出现过“一床难求”局面。
如此设施水平,全县仅此一家,2012年10月,它还成为县里通过民政局审批的唯一一家民办养老院。
对于六十多岁的彭细春来说,护工的工作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每照顾一名老人,每月能拿到460元工资,若照顾6至7名老人,每月能挣3000元以上,而且吃住全包。
但这么好的工作条件,也只能招聘她这样的老人。
“双峰这个地方,四十多岁的人是不会来干护工这种活的。”爱心养老院院长房鸿春的儿子陈凯说,养老院起步之初,聘请护工是最困难的,外地的请不起,年轻的不愿来。
护工是份苦差事:与老人24小时同吃同住,瘫痪的老人要在床上解决大小便,腿脚不便的老人每走一步都需要搀扶,身子得天天擦洗,饭菜得一口一口喂。
“给老人端屎端尿,他们会觉得是个‘丑’事,宁愿去工地上搬砖。”陈凯说,搬砖与当护工,工资相差无几,“谁都知道怎么选”。
爱心养老院的10名护工里,60岁以上的有3人,大多来自乡下。老人照顾老人,在中国乡村养老院里四处可见。
“还不是为了让子女少点负担。”彭细春经常会忘记自己也年过六十,也需要被照顾。她的风湿病不时发作,高血压常使她头晕目眩。夜里,她得随时从被窝里爬起来伺候老人,多则七八次,几乎睡不了一个好觉。
2014年9月,彭细春把老头子罗仁初也叫了来。他们盘算着,二人加起来,照顾15个老人,既能相互有个照应,每月还能挣近7000元,心底油然生出几分喜悦。
在罗仁初眼里,端屎端尿也没什么苦的,不过是另一份生计罢了。他欣然答应,成了全院唯一的男护工,也是年纪最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