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渭源电商新景观:漫坝河石头卖大钱

20.10.2015  13:15

  原标题:渭源电商新景观:漫坝河石头卖大钱

  本报记者 朱红霞 刘志英

  谁也想不到,河滩里普普通通的石头,竟然能在网上卖成钱!

  可这样的事,就实实在在发生在渭源县会川镇。

  创造“奇迹”的人叫康海峰。他是会川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副主任。他的任务是发展电子商务,带动贫困群众网上开店创业致富。

  2014年,随着国家层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和一系列支持电商发展政策的出台,国内电子商务领域开始进入“战国”时代。今年,从阿里巴巴并购一些移动电商企业,到腾讯与京东的强强合作;从资本运作、包装上市,到快递下乡、电商下乡,电商领域风起云涌,精彩不断。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渭源县党委、政府乘势而为,把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扶贫攻坚的创新举措,制定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划和奖励扶持政策,县财政每年列支300万元扶持电商产业发展,还成立了全市首家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业发展协会,发展网购平台6个、网销企业40家、网店210家,实现线上交易额4800多万元,人均实现增收100元以上,建成覆盖乡村的邮政速递体系,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会川镇镇长张军平说:“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开展电商扶贫,帮助群众将特色产品在网上卖出好价钱,带富一方百姓,是我们发展电商业的最终目的。”于是,会川镇于今年5月成立了渭源县首家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会川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镇上干部康海峰被派驻到中心任副主任。

  “如今,在许多地方,网购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易方式,网店正在成为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新途径。”康海峰说,“但是要让普通老百姓尤其是贫困户开网店,还需要一个示范带动的过程。”

  为了干给群众看,进而带着群众干,康海峰可谓绞尽了脑汁。

  在网上注册网店容易,但卖什么既不需要花太多成本,又能赚钱呢?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女友快过生日了,我就上百度贴吧找礼物买,没想到‘撞’进了石头贴吧,千姿百态的石头产品吸引了我,让我想起了2013年6月参加县里组织到浙江义乌学习时有人开网店卖马尔代夫沙子的事。我想,既然沙子能卖钱,石头为什么不能卖?色彩形状各异的石头会川漫坝河里多得是,只要捡来就可卖。当时心里就闪出了网上开店买石头的念头。”康海峰说,“不卖不知道,一卖吓一跳。没想到我在网上晒出石头照片后,第一笔订单就卖出100颗,最便宜的三毛,最贵的五元,一共卖了34块钱。”

  卖原石的过程中,康海峰发现石头重、邮递费用高,几乎占卖石所得的一半。如何提高石头的价值,卖出好价钱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康海峰终于找到了增加石头价值的秘诀——那就是在石头上画画,变普通石头为石头艺术品。于是,他在石头上绘上人物、花草、鸟兽、风景,一颗颗漫坝河的石头便获得了艺术的灵性,获得了顾客好评,价格也因此大幅提升。

  “这颗石头卖原石只能卖五块钱,画上画就能卖45元。”在会川镇电子商务中心陇原宝贝020体验馆,康海峰拿起一颗鸡蛋大小绘着人像的石头说,“网店开张到现在4个月已收入1.6万元,仅9月份就卖了8000多元!”

  “前两天,无锡凤凰画彩在我的网店定了1万块石头的订单。”现在康海峰的原创精选手绘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漫坝河的石头不仅质地光滑细腻,适宜绘画,而且色彩丰富,还可以直接用来制作手工石头画,已经有人在做。这种画有很强的装饰效果,看起来趣味十足,估计市场前景不错。”康海峰说,“下一步,要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捡石头,画石头,制作石头画,然后开网店卖出去,还可以作为一种别致的地方产品,卖给来渭源旅游的旅客。”

  康海峰在网上卖石头挣钱的事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赞叹:“连石头都能卖成钱,还有啥不能在网上卖啊!”乡亲们看着眼热了,心动了。有人来找他帮着注册网店,有的要他教怎样开网店卖石头,有的来学习怎么画石头……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寻找致富门路。目前,该中心培训电商人才100多人次,帮助青年创建网店13家,带动全镇网上线上销售额突破400余万元,带动线下销售达3000余万元,已将全镇18家规模企业、40家网店、16家快递物流网点和300多户中药材加工贩运大户、6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管理和服务范围。

  一石激起千层浪。“互联网﹢”漫坝河的石头,掀开了渭源会川电商产业发展的崭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