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渭源:民事代办捂热了群众的“心窝窝”

05.11.2015  17:34

   中国甘肃网11月5日讯  (通讯员 吴鲁 段小军 李亮) 日前,笔者在渭源县庆坪乡线家沟村村部大院内,见到民事代办点工作人员正忙着为前来办理扶贫贷款的农户办理手续。

  今年,渭源县坚持把民事代办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突破口和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切入点,不断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效益,民事代办在为群众办理事务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捂热了群众的“心窝窝”。

  为了让群众满意,该县从健全制度入手,把民事代办分为受理、登记、承办、反馈四个环节,制定了《代办服务工作流程》、《代办服务办理单》、《代办服务意见反馈单》、《代办服务工作考核办法》等,规范了代办工作管理制度,并加大回访和督办检查力度,进一步增强干部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实现了代办服务规范高效运转。

  为了提升服务能力,该县把培训作为提升服务能力的有效抓手,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乡镇、村代办员业务培训,把“民事代办”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以党员远程教育阵地、党员活动室等为主阵地,不断拓宽完善培训体系。全县已累计开展各级代办业务培训6次,培训代办员980余人次。

  为了拓宽代办领域,该县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党员关系转接、计划生育、户口转迁、农民工技能培训、新农合、新农保等八大类常规性服务事项列入代理服务范围,并及时补充受理事项,将政务公开、政策宣传、信访接待、农技服务、法律咨询、解决群众热难点问题和面向群众办理的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了代理服务工作范畴,代理服务内容已达15项。

  为了让民事代办家喻户晓,该县利用村务公开栏,将代理项目、服务对象、所需资料、工作程序、责任单位、服务承诺等内容进行了公示,并向群众发放了《群众办事干部代办指南》。同时,借助微博、微信、QQ群、手机短信等受众多、范围广的新型网络传播平台,不断拓宽宣传渠道。

  如今,该县实施的“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这一惠民政策,不仅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也实现了从“驻村”到“助村”的转变,真正将驻村干部的“办公桌”搬到了田间地头,把指导、传达、检查式的干部变为了服务、示范、参与式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