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峡道三千年交通线路略述

25.06.2015  22:30

   作者简介: 郭彦龙,男,上世纪90年代生,甘肃天水人,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现就职于天水某交通单位,业余喜欢研习地史,作品散见《天水晚报》等。

  从陇右重镇天水开始,到关中宝鸡这一带,渭水峡道两岸村落遍布,从任何一个村落所在沟道北上或者南下,顺溪流而走,或可以到达关山一脉,或可以越过秦岭一脉,北上南下到处是“路”。但是,渭水峡道到底是否有东进西出的交通道路,却是众说纷纭。

  鲁迅先生在其著作《故乡》中有这样一句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人类社会进入文明之初,人们还过着朦胧的原始生活,渔猎采摘,居穴住洞,过着群体生活,人们的活动范围有限,走的路很少,固定的路自然也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不断的进步,人类的活动范围开始扩大,慢慢开始了人类的迁徙活动,离开曾经长期居住的地方,到了新的环境,有些人不适应,或许也可能是“恋家”,又返回到原来的地方,这就产生了路。

  渭水中游的天水,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故乡,也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文明初祖轩辕黄帝的故乡。史载:伏羲女娲生于成纪,即今天水市秦安县为中心的区域,轩辕黄帝生于上邽,即今天水市麦积区、清水县为中心的区域。伏羲女娲由葫芦河流域进入渭水流域,带着氏族成员沿渭水向东,进入关中地区,再到中原,再到华东,一路东进的同时,其所在部落氏族不断壮大,人口也不断增加,沿渭水两岸或南或北又不断分徙,形成了诸多以伏羲女娲为先祖的部落后裔。这一伟大的人类迁徙活动,第一次在中华大地上点燃了文明社会的火炬,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样,在渭水两岸也留下了众多有关伏羲女娲的传说故事和人文历史遗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个,分别是渭水北岸的补天石、渭水南岸的天柱山及天水秦安和宝鸡陈仓的地名关系。

  补天石位于渭水北岸,今属于清水县陇东乡管辖,在花石崖景区内。传说上古时,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监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洪水。女娲炼就五色石36501颗,实用36500颗,尚存一颗,她将自己万年修为贯注于这颗补天所余的五色石之上,遂成今天的补天石。

  天柱山位于渭水南岸,今属于麦积区元龙镇管辖。传说远古时期,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战火纷争,共工怒触不周山,使天柱折,顿时天塌地陷,洪水不息,恶兽横行,女娲在花石崖炼石补天,又斩巨鳌的四足做天柱,天柱山就是巨鳌的其中一足。而天柱山与补天石相距仅仅十多公里。

  前文有说,伏羲女娲俱生于成纪,成纪即天水秦安县一带,其县治多有移动,最初在秦安县北,后移置于今秦州区,在天水本地有关伏羲的传说及历史人文遗迹甚多,建于明成化年间的伏羲庙就是最好的代表。

  伏羲氏带领部落氏族成员从葫芦河走到渭河流域,再到关中地区,播下了文明的种子。据史书记载,伏羲生于成纪(陈起),徙治陈仓,都于陈。成纪(陈起)、陈仓、陈这三个地名都有陈音,又是分布在渭水流域同一轴线,这种看起来简单的关系却绝非简单之事,不是巧合,而是历史的必然。

  成纪即天水秦安,陈仓即陕西宝鸡,陈即河南睢阳,这三个分布在渭水流域同一轴线的地方,都与伏羲有关。成纪是伏羲出生地,陈仓是伏羲东进中原大地而停留关中的中转地,陈是伏羲一统黄河流域文明的建都地,这就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关于陈仓地名之始,《宝鸡县志》说:“(宝鸡)上古曰陈仓,以陈仓山得名,庖羲所治。”疱羲即伏羲,也就是说伏羲所治陈仓。

  前文所述既是渭水峡道最早的文明迁徙见证,亦是渭水峡道最早有路可走的先例。其实,伏羲女娲把人类文明从渭水峡道带到关中及中原华东,仅仅是一个代表,而且是人类文明之初的代表。在此之前,更原始的人类文明分布迁徙或许早已通过渭水峡道而传播了出去,比如马家窑彩陶文化和半坡文化的关系,就是很好的例证。

  此后,春秋战国时代,秦人祖先亦是先在关中北边的关山一带进入陇西林谷地带,开始与陇西的诸戎、诸羌等少数民族部落开始融合,并在最后通过渭水峡道一举东进到达关中地区,终成一代霸业。公元前762年秦文公从西垂宫率700兵卒东猎,第二年至陕西宝鸡的“汧渭之会”,卜居而营之,开始了立足关中问鼎天下的新历程。而其东猎路线具体路线是:礼县(西垂宫)——天水——麦积山——吴砦——凤阁岭——晁峪——甘峪——硖石——宝鸡(汧渭之会)。也就是从甘肃的礼县的西垂宫出发,经甘肃的天水、麦积山、吴砦至甘、陕交壤的陕西凤阁岭、晁峪、甘峪、硖石,最后达到宝鸡境内的(汧渭之会)。从吴砦到宝鸡这一段就是渭水峡道的主干部分,亦叫做陈仓渭水道。这一期间,渭水峡道两岸的人口开始显著增加,近些年在这片区域发掘出土的先秦文化遗址就是很好的见证,有诸多古栈道、墓葬等遗迹。这是渭水峡道第二次具有代表性的有路可走之例。

  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从此让渭水峡道变得尤为重要。从长安出发,如果北上关山绕过渭水峡道再到秦州,路途遥远,长途跋涉,总归是不易。但从渭水峡道经过,相对来说路途就没那远了,更利于商贸运输的时效性。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官方正史,还是民间传说,这里和汉代有关的实例却是寥寥无几。如果有,那这将是渭水峡道第三次有代表性的有路可走之例。

  汉末天下大乱,诸侯割据一方。三国争霸之时,魏蜀两军多次进出渭水峡谷作战,比较有名的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及魏将张鸽出陈仓渭水防蜀兵败而亡的事件。由于渭水峡道东西两头的军事和交通要口陈仓及天水长期处于魏蜀两国拉锯战的前线,因此这段历史时期渭水峡道的交通功能发展到了此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未曾达到的水平。这是渭水峡道第四次有代表性的有路可走之例。

  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各国的民族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渭水峡道的交通作用日益凸显。隋炀帝西巡时期,很有可能从渭水峡道走过。唐初,尉迟敬德奉命西征后,极有可能也是由渭水峡道回到长安。玄奘取经西出长安的第一镇就是古秦州,即今天水,这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记》有所记载,在诸多官方史料中均有提及。关于这方面的实物例证就有天水晒经寺,传说唐僧取经归来就在此地晒经卷;此外渭水流域还有通天河等与唐僧取经有关的地名。中唐时期,诗圣杜甫从长安来到秦州,很可能就是从渭水峡道而过,才有了寓居陇右的传奇故事。这个时期是渭水峡道第五次有路可走的代表。

  到了宋元时期,特别是两宋之际,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尤以宋金之间的争斗最具代表性。《绍兴合议》签订之前,宋金两国以渭水为线,常年维持着胶着状态,渭水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成为宋金对峙的前线。渭水以北为金国界,渭水以南为宋国界,比较有名的就是天水境内的吴砦古城。此城建于宋金对峙之际,由宋将吴璘兄弟所筑,为宋军抗击金军的重要军事堡垒,联系着宋军在渭水东西两头的防备。而渭水北岸的金军在同一时期也筑造了多处军事堡垒,如吴砦古城对面的毛家庄堡、北峪堡等。这一时期,渭水两岸军队堡垒密集分布,军队调动也极为频繁,渭水峡道由此成为宋金两国军队对峙行动的交通要道。至此,渭水峡道在中国古代史上的交通路线已基本固定,成为东进西出的战略道路。这是渭水峡道第六次有路可走之例,也是最为辉煌而使用频繁的一个历史时期。

  民国时期,出于战略需要,也为了兼顾西北民众的民生,国民政府开始修建陇海铁路,虽未完工,但却开启了渭水峡道成为东西部交流的历史性一刻。从此以后,渭水峡道不再是简单的人畜单行的“狭路”,而是造福百姓的康庄大道。新中国成立后,陇海铁路从宝鸡开始向西重新修建,先是宝天铁路的通车,毛主席曾专门题词祝贺。同时,渭水峡道南面也已有了简易公路,可以通汽车。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道310线路的开辟,以及天宝高速的修建,直到今天宝兰客专天宝段的开工,让渭水峡道的交通战略作用达到了历史顶峰。

  渭水峡道从中华文明初始阶段,到封建王朝制度的产生、极致,再到灭亡,从中国历史进入近代、现代到当代,其交通线路从无到有,从真正意义上的峡道到真正意义上的大道,前前后后历经三千多年的可记载历史。从伏羲女娲时代的人类文明迁移,到历代封建王朝在此进出用兵布防,由历史名人西出长安去往他乡开启文明之旅,到近代以来这里成为国家交通大动脉的关键一截,种种史实记载和历史遗迹足已显现出渭水峡道存在的必要行和可能性。所以说,不仅是现代社会,在古代社会时,渭水峡道就已经有着供人畜出行,东进西出的交通道路,而且不断发展成熟,线路逐渐固定,道路条件不断改善,人口的不断增加更使得这条古道成为古往今来的战略道路。

  然笔者之见解尚属初探,由于缺乏丰富的文字记载及更有力的实物佐证资料,还需今后进一步认真考察、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