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渤:返母校忆青葱岁月  诫学子惜大学光阴

28.05.2014  19:37

(来源《兰州交通大学报》第452期第3版    学生记者  李  鑫      李  楠)

      题记: 为弘扬校友文化,发挥校友作为学校德育资源和智育资源的作用,探寻校友成长轨迹、倾听校友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心声、感受校友对学校的深情,由对外联络合作处与宣传部校报记者团联合开展了校友访谈系列活动,现将部分采访稿整理刊发,以期展示校友的母校情缘,激励在校后学珍惜时日、努力奋进。

      记者: 很高兴能看到你们毕业20年后重返母校聚会,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自己吗?
      于渤 (以下简称于):我是咱们学校工89级的学生,89年入校,93年毕业后一直在兰州铁路局工务机械段工作,到现在已经20年了。参加工作后从最基层的工作干起,历任技术员、队长、车间主任、技术科主任等,现在是工务机械段段长。
        也许你们对我的工作性质不是太了解。全国的铁路局有18个,我们工务机械段也刚好有18个,主要是以大型养路机械为主,其主要的核心部件都是国外进口的,我们只负责对线路的养护维修,我也可以说,我们单位代表了我们国家最高水平的养路技术。
      记者: 这次重返母校您有什么打算呢?
        于: 我们班此次共有三十多人返回母校聚会,主要目的有三个。首先,看看母校和昔日的老师,同学们互相交流交流;其次,是大家一起找回青春时的那种感觉,做一些那时一起做的事情,打篮球,打排球,去图书馆看看曾经看过的书,走一走曾经一起走过的路;再次,是看看母校的变化。
        这些年,母校的变化天翻地覆,好多旧楼都拆了,当年的一些记忆不知从哪里追寻,这多少有点遗憾。当年我们在校时,学校还叫兰州铁道学院,没有这么多建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现在坐的这个地方(育苑宾馆),当年是一片树林,我们闲暇时会来这里散步,还有后面的好多楼房以前都没有。现在的感觉是母校的变化真是很大,几乎没有我们记忆中的样子了。学校天翻地覆的变化,也让我这个交大的学子倍感自豪和骄傲。

难忘昔日师友情

        记者: 能谈谈您对大学生活的回忆吗?特别是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
        于: 光阴如梭,但那青葱岁月里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仍历历在目,犹似昨日。大学期间我最难忘的事情莫过于实习。那时候,我们的实习很多而且都是到生产一线去。那时候懵懵懂懂,对生产技术也没有太多研究,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在工厂里吃饭,我们的老师特别关心我们,待我们就像自己孩子一样,担心我们吃不饱饭,每次都是提前给我们饭盒里盛满满的饭菜,每天晚上看到我们每个学生都睡下后他才睡觉。二是同学们之间的友情,互帮互助,就像一家人一样。还记得那时社会治安并不是特别好,我们有的同学被当地人欺负,我们就一起去打架讨公道,也不知道自己有多“楞”,后来虽然受批评了,但是心里还是很欣慰。
        还有一件特别有趣的事至今难忘,当时我们班八个女生和八个男生拔河,女生把我们男生赢了,别人打趣说“真不愧是工科专业的女生啊!”现在她们打电话还常说有本事再来一次啊。
      大学最感动的事情莫过于分别。毕业了,大家要各奔东西,心里莫名难过,那时拍毕业照、吃散伙饭,无论男生女生开始都是尽情地笑,笑到最后就放情地哭,哭得死去活来,那场面每每回忆起来都感觉很是心酸。人这一辈子,聚少离多,但大学的友情真的会在脑子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记者: 母校给您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对您的工作产生过什么的影响?
        于: 大学学习给我们记忆最深的不是老师讲的某个理论,而是敬业,负责的精神。现在我还告诉我的同事们,无论做什么都要敬业,耐得住孤独,忍得住寂寞,如果领导交待的任务你马虎应付,一次两次领导可能会原谅你,但是绝对不会超过三次,这样你在领导的眼里就已经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了,那你的职场生涯也就名存实亡了。
        也许我是比较幸运的,一路走下来都比较顺利,但我想说20年对一个单位不离不弃,感情是一方面,努力工作才是前提,“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一点也不错。也许刚毕业时大家看起来都差不多,但两年后,你就会发现差距很大,社会生存能力决定你的生存空间。所以,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学习,学会敬业,学会生存。

寄语后学惜今朝

        记者: 您觉得在大学里学的知识在工作中使用频率是不是较高? 
        于: 大学的学习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掌握最基础理论知识的平台,但是你必须融入到学习的这个过程中。比如我读研究生的专业是隧道工程,但毕业后一直从事桥路工程,现在又从事机械工程,所以说理论知识是工作的“敲门砖”。如果你应聘,别人肯定会问你一些基础知识,因此学校学习是基础,毕业后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是关键。但如果对知识的原理掌握得好,实际工作中就会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