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去年清退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3.2万余人
原标题:我省去年清退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3.2万余人
强化信息核对让低保更透明
(资料图片)
低保,是政府对城乡困难群众提供的一种基本生活保障。该政策实施以来,我省有400多万名城乡群众受惠。但由于救助对象财产核实难、基层经办力量薄弱等因素,一些地方“错保”“重复保”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惠民政策的公平、公正。
省民政厅副厅长郭华峰称,2014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全省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入户调查、信息比对等形式,共清退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3.2万余人,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对此,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我省调研时指出,甘肃的核对机构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记者 齐兴福
一份低保的申报历程
1月17日,古浪县城,大雪。龙山路37号小院内,高峻正在清扫积雪。屋子里,炉火正旺,暖意融融。
“要不是低保金,我今年连买煤的钱都没有。”今年50岁的高峻是一位下岗职工,近年来,一家人靠夫妻俩的一个面筋摊和城市居民低保为生。
“往年,只要把申请材料递上去,就基本没啥问题。可今年不一样了,核对手续很严格。”刚刚领到2015年1月份低保金的高峻说。
2014年7月,高峻向所在的街东社区递交了家里3口人2015年的低保申请。
3天后,社区民政专干入户核查。紧接着,民政局工作人员也入户调查。
8月初,包括高峻在内,一批申报低保对象的材料被民政局送到了县公安、财政、地税、工商等部门进行信息核对。
半个月后,核对结果公布,同批申报的低保对象中,一部分家中有车、有商铺的不合格对象被清退。高峻家申报的3人均符合低保条件。
8月底,民政局工作人员第二次来到高峻家中,进行二次核查。
11月8日,街东社区对申请2015年低保的第一批申报对象进行公开民主评议。
评议开始前,高峻当选群众代表,从30位评议员当中抽出了11位现场评议员。根据议程,低保申请者须上台陈述申报理由,且由邻居作证。评议员现场不记名投票,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的才能通过。
当天,高峻家的低保申请获全票通过。
11月9日起,社区、街道、民政等三个部门连续张榜公示。12月1日,高峻家的3口人被确定为2015年低保保障对象。
2015年1月15日,高峻领到了1月份的低保金,3人共计900元。“申请低保的整个过程很透明,无论有没有申请到低保,大家心服口服。”高峻说。
高峻所经历的这次低保申报、审批过程,是我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年,古浪县共有2567户、6151人提出低保申请,经过信息核对等系列工作,清退申报对象454户、1418人。
甘肃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通过开展信息比对,共清退不符合低保条件的申请对象32491人。
信息核对让低保更公平
“从2014年全省社会救助工作来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工作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甘肃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主任靳生喜说,目前,我省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一些工作已走在了全国前列。
据了解,2013年10月,我省出台《甘肃省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试行)》,明确了核对对象、核对内容、核对方式,规范了核对工作程序等。目前,已经实现了核对机构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省级、14个市州和86个县市区均建立了核对机构,出台了核对办法,各地民政部门与公安、人社、教育、工商、卫计、地税等成员单位逐一对接,签订了信息共享互查合作协议,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工作全面展开。
2014年7月24日,金昌市信息核对现场交办会召开。分管民政的副市长孟有柱召集工商、公安、房管、地税等10多个部门,就金川区首批2015年低保申请对象的材料进行现场交接。
15天后,申报材料交回民政部门。民政部门根据各部门反馈的信息,展开信息核对。
2014年底,信息核对工作结束。经核定,金昌市申报的18369名低保申请者中,有1304人不符合低保条件。
“信息核对有效提高了低保对象认定的准确度。”金昌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副主任雍忠峰说,他们在核对中发现,一些低保申请者拥有商铺、小轿车,还有人注册了经营性企业。更有甚者,有人在领取养老金、财政工资,却依然提出申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庆阳市西峰区也已建成核对信息平台,与金融部门之外的所有部门开展信息比对业务。会宁县开展了“3+1”综合测评(即通过家庭成员户籍状况和身体状况、家庭收入情况、家庭财产基本情况三项内容综合加权评分后,与村民民主选评投票结果进行二次加权,根据得分多少产生低保对象)试点,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此外,为充分发挥试点先行、典型示范作用,我省确定庆阳市、陇南市、金昌市、嘉峪关市、西峰区、武都区、金川区为全省核对工作试点市区。要求这“四市三区”在政策创制、技术创新、难题破解等方面作示范、当表率。
“过去,低保户申请低保,要签一份承诺书,但那份承诺书只是道德上的约束,民政部门无法了解申请人承诺内容的真实性。如今,对申请对象财产进行核对,符不符合条件,一查便知。”古浪县民政局副局长曹岩山说。
兰州市城关区街道办民政专干张婷坦言,开展信息核对工作以来,有些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对在填写“兰州市低收入家庭财产核对授权承诺书”时,迫于18个部门联合核对的强大震慑作用,自动放弃了申请,极大地减少了“骗保”等现象,使低保“进出”成为常态。
完善机制任重道远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我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正处于从探索到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还存在机制不够顺畅、部门配合难度较大、基层经办能力不足等困难和问题。机构组建、信息共享等难点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破解。
首先,信息共享平台亟待建立。目前,全省各地还没有建立起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系统,核对工作需要民政部门找相关单位一家一家核实,而相应的部门又无对应机制与对口人员,导致信息核对缓慢。同时,核对工作手工操作依赖度高,工作量庞大,容易出现差错。
其次,核对机构模式有待规范。目前,全省大部分地方成立的核对机构多是独立法人的事业单位,而一些地方只是在救助部门的基础上挂了“核对中心”的牌子。这样一来,这个部门既是低保救助的审批机构,又是信息核对机构,“既当运动员,又是裁判长”,不利于社会救助的规范化操作。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规范。
另外,部分行业核对困难,部分单位信息不完善。一些基层民政专干反映,在开展信息核对工程中,银行、保险、证券交易等信息的核查仍无法介入。一些政府部门的信息不够完善,影响了核对质量。
对此,靳生喜表示,省上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将研究出台相应的对策,创新信息核对工作手段,提高救助对象认定准确性,促进低保审批、发放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