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红顶商人”还需继续发力

28.09.2014  10:30

  戴着政府的帽子,拿着企业的票子,屡被禁止的“红顶商人”,仍在编制内外自由游走。最新数据显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掀起集中规范清理“红顶商人”行动,左右逢源的“两栖人”,不得不做出“取舍”。截止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共排查出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近8万人,完成清理约5.5万人。(9月27日《京华时报》)

  初看这组数字,可说是“捷报频传”、“战果辉煌”。然细加研读,却让人们高兴不起来。领导干部热衷在企业兼职、任职,“脚踩两只船”,已非新闻,百姓司空见惯、深恶痛绝,相关治理行动也一直没有间断过。早在2004年,全国曾清理了8400余名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共有8000余名辞去或被免去所兼职务。此后,新修订的《公务员法》、2010年出台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及中组部、中纪委近年来多次下发的文件,亦在逐步扎严制度防范的“口子”。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时至今日,仍有不少领导干部津津有味地叼着在企业兼职、任职的肥肉不放。不仅金融机构成为兼职官员的“首选”,城投公司、地方融资公司亦成了党政干部热衷的去处。在一些市区县的融资平台公司,掌门人多是“红顶商人”,由副市长、副区长、副县长等兼任,公司关键岗位负责人也往往是当地政府部门负责人,甚至职能部门或事业单位“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这么多的红头文件、党纪法规及声势浩大的整治行动,竟然治不了“红顶商人”的兼职乱象,原因有四:一是少数官员痴迷权力自肥,缺乏主动接受监督的勇气,不愿也不想用党纪法规来“革自己的命”。二是相关制度纪律、条例规章缺乏足够的刚性,留有“原则上”、“确实需要”等让人有空可钻的“活扣”。三是监督无法冲破“权力干预”的阴影,成为“纸上谈兵”。四是查处落实不到位,热衷于“运动式”治理,鲜见令人满意的“下回分解”,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

  这表明,清理“红顶商人”还不能轻言“胜利”,需要自上而下继续发力。从过往各地的治理实践来看,三令五申的诠释已经像唐僧的唠叨令人厌烦,甚至沦为了一种无聊的政治游戏。当务之急,不仅把“严禁”“不得”“不准”等刚性禁令落到实处,同时要对已查出的大规模违规兼职“亮剑”,不能简单地让相关官员“一辞了之”,而应顺藤摸瓜、一查到底,对隐形腐败形成追缴,形成震慑。

  一位评论家说得好:规范和清理“红顶商人”,不能是高喊“狼来了”,而应该是“虎口拔牙”。因为,能戴上“红顶商人”这顶帽子的,都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些有“权力磁场”的官场要员。在当前情势下,清理“红顶商人”,需告别“运动式”治理和纸上谈兵,需让法律的“高压线”带上“高压电”并成为常态,需用“打虎”精神去拔“红顶商人”的牙,方能让整治行动实至名归,叫好又叫座。而这,显然还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依然充满期待,因为这是一种顺民意、得民心、正风气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