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红顶商人”绝不能留尾巴

28.09.2014  17:18

  江苏省排查出5374人,4726人退出;山东摸排出7640人,已清理规范6038人……在集中规范清理干部到企业兼职期间,全国各省区市共排查出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兼职近8万人,完成清理约5.5万人。左右逢源的“两栖人”,不得不做出“取舍”。(9月27日《京华时报》)

  据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共排查出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近8万人,完成清理约5.5万人。若按账算,也就是还有约2.5万“红顶商人”,仍戴着政府的帽子,拿着企业的票子,在编制内外自由游走。这就让人有些纳闷,既然已经查出来,为何清理还留尾巴?

  “红顶商人”,是在市场经济中仍不愿放手的权力,孕育出的“怪胎”,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它破坏了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仗着权力的荫庇,依赖权力的鸣金开道,享有着各种特权,往往让企业在竞争中抢得先机、拔得头筹,赚得满钵满罐。这是“红顶商人”能够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于企业而言,“红顶商人”能帮其摆平各种关系,为经营扫除障碍、铺平道路;而于政府而言,就是藉此形成垄断,“肥水不流他人田”,或给政策,或明里暗里使劲。“红顶商人”一脚站在官场,一手“操刀”为企业贡献“聪明才智”,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此,企业自然也会对其论功行赏,政府也会念其劳苦功高给予奖励。这就是“红顶商人”的好处与“双赢”。

  “红顶商人”,这种亦官亦商的“双肩挑”,看似某个官员“孤军奋战”,但背后往往有一个利益团体为其撑腰,与其荣辱与共。正是他们的鼎力支持,“红顶商人”才如鱼得水,所在企业也才能红红火火。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讲,“红顶商人”只不过是“政府”的一个操手或皮偶而已,这或许就是“红顶商人”屡禁不止,并难以斩草除根的症结所在。

  也就是说,“红顶商人”并非一个人,而是后面站着一群人,而且这些人个个位高权重,能呼风唤雨,因为一般人想挨也挨不上。他们为“红顶商人”、企业“保驾护航”,说到底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而“红顶商人”就是他们在企业里的利益“代言人”。无疑,保住“红顶商人”,他们就能从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利益,因此,他们又安肯轻易让“红顶商人”被“腰斩”?

  有“红顶商人”就有猫腻,市场也就难有公平,相信这绝非臆想或空穴来风。直言不讳地讲,“红顶商人”就是市场经济“这缸酱”中的一条“”,就是害群之马。有其存在,“这缸酱”就会变味变质,成为一缸臭酱;这群马就会被拖累拖垮,跑不出应有的节奏与速度。因此,为了健康的市场经济,为了行业良性发展,必须对“红顶商人”实行“零容忍”。这不容迟疑与含糊。

  除恶务尽,斩草除根。清理“红顶商人”不能搞“运动战”,而是要打“歼灭站”。留有尾巴便后患无穷,剿灭的“红顶商人”就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这样,清理“红顶商人”就会落入无休止、“剪不断理还乱”的尴尬境地,岂不悲哉?这值得相关部门深思与警醒,要用利剑与重锤击毁“红顶商人”及其背后利益团体的黄粱美梦,这才是清理“红顶商人”的治本之策。

  文/崔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