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清水县森林覆盖率达35.01%
中国甘肃网6月12日讯 (通讯员 王同堂)一片片绿洲格外抢眼,走进大山,满目苍翠,层林尽染,花香四溢,这是清水县生态建设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清水县把生态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实行“三级书记”抓生态,促使生态化和循环化建设深入推进,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5.01%。先后荣获“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县”、“全省退耕还林建设先进县”、“全国林改百强县”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等称号,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循环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了林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近期,清水县各国有林场的干部职工格外的忙碌,他们正在育苗基地里为今年刚培育的油松拔草、松土、施肥、浇水,每道工序都做的很精细。“这是我们的育苗基地,主要有云起油松、塔柏、石兰、玉兰还有雪松等十几个名优树种,为了给全县生态建设提供优质苗木,我们每年培育油松大约在100万袋以上。在春秋两季的生态建设中,我们所选优质苗木用于造林,技术人员现场把关,使每年的造林成活率平均达到90%以上。”据清水县林业局温泉园林所副所长贠慧玲介绍。
为确保全县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清水县以建设全省“生态大县”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了“生态美县、生态兴县、生态招商、生态旅游、生态富民”发展战略和蓝天、碧水、生态、宁静、安全、环保六大工程,制订了全县城乡生态县建设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三级书记抓生态建设工作机制,实行部门和乡镇一次规划,分年实施,做到了“总体有目标、长期有规划、年度有方案、乡镇有大点、村组有特色”,确保了全县生态建设快速推进。
止目前,城区北山绿化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翠”,完成造林2.26万亩,小泉峡百里绿色长廊生态绿化工程已完成绿化区域面积1.6万亩,清社公路绿化工程完成绿化面积5000亩,贾川乡稠泥河、金集镇马莲湾、红堡镇麻池沟、草川乡磨儿沟等20个流域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良好的区域小气候正在形成。建成了永清镇北山、南部火石梁、西部远门梁、白沙乡鲁湾梁、汤浴梁,松树乡邵湾梁,红堡镇玉屏梁、高沟梁,黄门乡峡口梁,草川乡西山梁、东山梁及秦亭镇筱麦岭等10个万亩林果基地工程带。在公路行道的绿化上采取统一规划,政府牵头,共同参与,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建设要求,通过县乡村公路的绿化,全县的重点公路、通乡公路全部实现林荫化。
与此同时,为了破解保护与开发的难题,真正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确保农民得到实惠,生态受到保护,清水县充分利用林改后农民拥有的林地资源,先后出台了林权抵押小额贷款财政贴息办法、金融支持林业发展办法等优惠政策,制定扶持措施,从林业、农业、畜牧、科技等部门抽调技术人员,专门成立了林下经济发展技术服务组,分片包户为林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及时为农户提供相关市场信息,联系销售渠道,有力地巩固了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取得了生态经济“双收益”,全县的林下经济呈现出“遍地开花、百花齐放”的局面。
“生态建设是清水的一张名片,也是建设富裕文明美丽新清水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们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中德合作造林、“天保”工程、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工程、黄土高原生态示范项目建设工程和近几年实施的小泉峡绿色长廊、城郊北山、清社公路绿化、温泉绿化及庄天二级公路清水段绿化、公路行道树栽植等一大批重点造林绿化工程,把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林果建设相结合,不断创新造林机制,每年以近十万亩的速度推进。”清水县林业局局长何宝平说,“现在已初步形成了东、南、西、北、中5条辐射全县纵横交错的林网带框架,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期间的30.2%提高到了现在的35.01%。”
目前,清水县已完成退耕还林25.18万亩,完成荒山造林36.65万亩;“三北”四期、五期造林13.1万亩;天保工程造林2万亩,封育5.16万亩;中德财政合作项目造林11.8万亩,每年新育各类容器袋苗木800万袋,为造林夯实了苗木基础。森林覆盖率较“十一五”期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生态成为了清水一张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