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昨日首迎小高峰

21.03.2016  07:40

扫墓的市民在公墓区门口购买鲜花

    兰州晚报讯(记者张鹏伟实习生周文鑫邹伍启文/图)清明时节,一种莫名的伤感便从每一个人的内心升起。因为这个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农历节气,早已形成了人们感恩祭祖或缅怀先烈的祭扫民俗。3月20日,春分,兰州人的清明祭扫活动已经陆续开始。记者在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等公墓区采访时发现,在政府、媒体和公墓管理方的积极倡导下,敬献鲜花已经替代敬献花圈、塑料花或者放鞭炮的传统祭扫模式,文明祭祀已蔚然成风。据兰州市殡葬事务管理办公室党支部书记魏世奎介绍,昨天才是春分,使得今年清明祭扫时间较短,因此出现了今年清明祭扫的首个小高峰,全市最少有10万人外出扫墓。

    A

    昨日现首个祭扫小高峰

    按照兰州人春分后祭扫的传统,今年清明祭扫从春分开始至4月4日结束,为期15天。

    3月20日上午9时,记者从大砂坪乘车前往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区,发现同行车辆不少,透过车窗望去,车内多数放有鲜花,“喔,是去祭扫的!

    记者看到,前往公墓区祭扫的市民大部分驾车前往,也有市民乘坐直达的61路公交车,更有单位员工集体租大巴车前往。道路两旁有多个卖香纸、菊花、花篮等祭祀用品的小摊,一把(10根)菊花售价15元,小型花篮售价在35元到45元之间。据家住皋兰中铺村的彭女士介绍,她在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区大门外摆摊已有7年,每年都是两周左右,收入三四千元。

    记者抵达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区时,车辆已经排成长龙,皋兰交警大队的7名执勤交警正在疏导交通,同时特警和派出所民警也前来维持治安。

    进入墓区,两边的柏树系有黄丝带,《假如爱有天意》、《天空之城》等轻音乐在空中飘荡着。“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提倡文明祭奠,保护生态环境”等提示文明祭扫的标语,都是白底绿字,环保、文明的清新感扑面而来。

    据工作人员介绍,早晨7时许便有市民上山祭扫,截至中午,共有1600辆车上山,加上步行上山的市民,当天祭扫的人大概有12000人次。

    魏世奎介绍说,我市目前有20多家公墓区,昨日为今年的首个小高峰,最少有10万人外出祭扫。整个清明节期间,预计有160万人外出祭扫,最高峰大概出现在本周末。

    B

    文明祭扫成风尚

    记者在墓区看到,大部分市民已能积极响应“文明祭扫”的号召,手捧鲜花来到墓碑前,用墓区提供的刷子、毛巾把墓碑擦得锃亮,鞠躬祭拜,敬酒,然后跟亲人“唠唠嗑”……

    “我们的焚烧炉已经全部拆完了。”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将文明祭扫推向深入,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使出“”招,在山下设卡,对进入墓区祭扫的人们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准花圈、“家用电器”、塑料花、鞭炮等禁止物品,全部没收。同时,墓区租用2辆公交车专门运送祭扫的市民,极大地方便了祭扫活动。此外,墓区盘山路的节点处和每个墓园进出口,均有工作人员引导、帮助。

    “墓区的服务真的越来越人性化了。”市民王先生说,墓区推出的诸多便民服务得到了祭扫者的认可,这样也有效化解了以往祭扫者和墓区之间容易发生的矛盾。

    “现在大家来扫墓真的文明多了,放鞭炮的少了,烧纸的少了,鲜花祭扫成为一种风潮了。”闫女士家住忠和,已在园区做了11年清洁工作,以前每年祭扫小高峰要用车拉好多次,今年明显少了。

    “墓区的石材经不起火烧,高温会使石质变得疏松,容易破损;焚烧会熏黑石材,无法打理干净;消融的蜡油会渗入石材,难以清洗;焚烧的火焰还有引发火灾的危险。近年来,烟灰满天,火光‘四射’传统的陈旧祭扫方式通过媒体宣传,已经被市民弃用,绿色环保的文明祭扫已成风尚。”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区负责人宗荣说。

    延伸阅读

    多个墓区倡导错峰祭扫

    “因为昨日才过春分,所以今年的祭扫日期较短,本周末将是最高峰,很多公墓区都位于公路边,肯定会拥堵,即使进入墓区上山也会堵,如果祭扫者条件允许,可以在工作日内前往。”宗荣还建议祭扫者乘坐公共交通,然后徒步上山祭扫。

    同时,其他几个公墓区的相关负责人也建议市民错峰、错时祭扫,乘坐公共交通出行,避免造成车辆拥堵、人员拥挤、祭扫活动等待时间过长等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