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忆苜蓿

20.04.2015  13:07

    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西北的农村是一种很常见的普通牧草,是家畜离不开的上等好料,更是20世纪80年代前乡村人们暮春初夏常吃不厌的桌上菜。大地复苏春暖花开时,从干枯短茎间长出白中带绿胖胖的嫩芽——苜蓿芽儿,不论你是凉拌还是热炒,都会让人吃而不腻。

    苜蓿在夏季茎繁叶茂时开出紫蓝色的小花,花儿不算很香,甜中夹杂着一股淡淡苦味,时常引来一群彩蝶的飘舞要么蜜蜂的嬉戏;秋季叶子墨绿,茎儿粗粗,茎头会结出一串串黑色的小螺丝,剥开小螺丝,一颗颗细小金黄的籽儿就会呈现在你的掌心,闪闪发亮;深秋严霜来临时,人们会把它们从地里的割下,一捆捆的带回家,当驴马草料抑或灶火柴草。

    在儿时的记忆里,苜蓿常常长不到两尺,就会被人们用镰刀割了再割,常年鲜嫩嫩的翠,水灵灵的绿。苜蓿,自从初春长出肉肉的胖芽儿开始,到严霜降临的末秋,就再也离不开小刀、镰刀的光顾了。也许这是它的宿命,也许这是乡村人们贫苦生活的需求,也许这是乡村家畜的口粮的缘故。不管它是什么,似乎在80年代的西北乡村,苜蓿就应该隔五差十地被小刀剜断嫩芽,被镰刀割宰嫩茎。一如蔬菜当中的韭菜,芹菜,一年不知要割多少茬,依然的是那么嫩绿精神茁壮有力。

    儿时的我,总会记得清明上坟时,家家都会端一碗红椒炒的苜蓿芽芽,这是当时唯一献给先人的菜,在上完最后一群坟墓时,我的长辈们总会把几家的苜蓿芽芽、白面馒头,偶尔还会有一丁点的猪肉,摆放在坟墓旁边的地上,让老小围成一个小圈,席地而坐,来吃“献饭”(献完先人的饭)。我们孩儿总会你抢我挣地囫囵吞枣,大人们总会把自己的一份让给孩儿,孩儿们匆忙吃完自己的一份后,总会眼巴巴的瞧瞧谁的碗里还有鲜嫩喷香的苜蓿芽芽。那时,从不会有谁家的碗里是实实的、菜儿不动的端回家的,都是一个个空空的碗,轻轻的碗,干干净净的碗。四月里的清明节让孩儿的我们过了一个饱餐快乐的节日。

    少年时,母亲为我们做的苜蓿菜花样很多。常常在历年暮春,母亲就会为我们隔三差五的把苜蓿芽芽从地里剜来,成为我们做吃饭时的唯一鲜菜,有时还会把刚出锅的白面饼子,切上一块,在饼子的中间夹上一些干辣椒炒的苜蓿芽芽,让我们吃的津津有味、口留余香,这一刻骨的情愫使我不得不想起如今在闹市街头的菜夹馍;夏初,母亲会把嫩短粗胖的苜蓿拦腰拔断带回家,夹杂白面、洋芋做成一种干饭来吃,我们时常会各自端一碗,三抛两咽吃得很香很欢;寒冬腊月母亲还会把初夏采摘而来的嫩短苜蓿晒干,煮熟,捏干,当凉菜来吃,我们总会感到冬日里有种“鲜菜”的温馨与喜悦。

    这一来自乡村的淳朴的植物,如今已不再被经济意识很强的农人所重视,替代它的却是果树。曾经遍地滴绿的苜蓿,如今只有栖息在沟壑残埂,土坡陡洼,要么寄宿在城市公园的角落,成为人们视而不见或是观赏的眼景。在曾经的乡村,它们不知是多么重要的菜儿,救活过多少纯情朴实的乡村人?

    在和母亲闲聊时,母亲仅仅的说了一句:“那时在你们还小,我们时常深更半夜溜到苜蓿地里,偷摘一些苜蓿维持命儿,是苜蓿给了我们一家人,乃至整个村里人的命······”苜蓿这一乡村淳朴的草,一如曾经给予生命的恩人一样被老一辈人咀嚼着、回味着,默默地怀旧着,缄默地感恩着。

    又逢四月,吃一口母亲从河畔掐来的苜蓿菜,在喷香的咀嚼中回味,我该如何面对这一乡村淳朴的菜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