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环境与发展高端论坛举行

06.06.2014  20:15

  ——纪念“6·5”世界环境日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三十周年

  6月5日,为纪念世界环境日、庆祝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成立三十周年,“清华环境与发展高端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举行。本次论坛以“思考前瞻,启迪发展”为主题,开展多维度主题报告与讨论。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原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等领导,以及知名专家学者、环保部门领导、知名环保企业负责人、杰出校友及在校师生代表等600余人参加了论坛。

  上午8:30,论坛正式开幕。陈吉宁、李干杰、曲格平、井文涌先后致辞。环境学院学生代表孙冬雅宣读了环境发展倡议书,开幕式最后举行了清华环境教育发展基金成立仪式。

  李干杰代表环保部对环境学院三十周年及论坛的召开致以热烈祝贺,并肯定了环境学院在过去三十年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李干杰表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把保护环境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和国家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的攻坚战。向污染宣战,必须依靠先进的环境技术和优秀的环境人才,希望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为代表的高等学府环境院系能够抓紧环境保护事业大发展的历史契机,凝练发展方向,加快建设步伐,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产出更多的创新成果,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再立新功。

  陈吉宁代表清华大学对李干杰副部长、曲格平先生及各界嘉宾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教育部、环保部等相关部委和兄弟院校长期以来对清华环境学科发展的鼎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陈吉宁指出,过去几十年正是由于全球科技进步的速度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推动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改善。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有限的国土和自然资源,以及短期内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需要更快更全面的技术进步来支撑我们的现代化进程。这种需求将依赖于更多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同时将催生新的思想和认识,这些挑战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技术开发、以及社会观念改变的方向,这些战略性思考也是举办本次论坛的意义。陈吉宁勉励而立之年的环境学院要抓住机遇,越办越好,为国家、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曲格平代表与会嘉宾发言。曲格平表示,过去三十年来,环境学院在科学研究、人才输送、国际合作等方面为我国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作为我国环保事业的开拓者与老前辈,曲格平说,环境质量关乎国家经济,人民健康,以及民族的未来,环境工作者肩负重任,希望社会各界与各级政府努力奋斗,力争到2030年扭转目前的严峻的污染形势。

  原环境系第一任系主任井文涌代表环境学院师生表达了对环境学院三十周年的祝福,及师生共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环境学院的梦想和决心。

  随后,清华大学环境教育发展基金正式建立,首批募得资金7110万元,其中河北黄金佳集团慷慨捐助5000万元。清华大学环境教育发展基金旨在借鉴国际上筹措资金发展教育事业的成功经验,借助社会资源发展环境保护事业,促进环境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全面发展。基金下设三个专项,分为国际化环境教育专项、先导型环境研究专项、引领性环境学科建设专项。

  本次论坛设立了两个“院士特邀报告”单元,邀请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院士做分领域报告。在上午第一单元,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钱易院士,欧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院院士、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彼得·维尔德勒(Peter A.Wilderer),南京大学张兴全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约翰·克里特登(John Crittenden),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分别在循环经济、水、大气、地球系统保护等方面发言。下午第二单元,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院士,二炮工程设计院侯立安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段宁院士分别就大气污染、饮用水安全、清洁生产等做报告。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环境教育与科技”、“环境工程与产业”两个专题讨论单元,分别邀请教育与科技界、工程与产业界杰出校友开展专题研讨。

  本次论坛期间,环境学院还与河北省环保厅及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分别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以充分发挥环境学院的科技与人才优势,促进地方环境质量改善及环保事业发展。

  为纪念“6·5”环境日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成立三十周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还与论坛同期举办了“书诗意人居,绘美丽家园”书画邀请展,旨在提振环境意识,传播生态文明。

  环境学科在清华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28年设立的市政工程系卫生工程组,1984年环境工程系正式成立,1997年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11年发展为环境学院。三十年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坚持“工程与科学结合、技术与管理结合”的办学理念,遵循“创新、务实、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以培养环境保护及其相关领域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组织开展与国家和全球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创新研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培养了一大批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行政管理人才,为国家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科技支撑和决策支持,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平科学研究中心。本次论坛的召开,即是对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与我国环保事业过去30年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展望;以30年为新起点,环境学院将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作者:刘建国,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