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包班教育试点引关注 衔接难题多

24.09.2014  13:45
原标题:包班后分科 衔接难题多

  深圳小学的一堂数学音乐课。

  深圳包班教育试点引关注 新编教材师资力量推广进度等仍待破题

  9月份新学期深圳多所小学试点“包班”教学引发社会各方关注。这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意在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全新教学尝试,伴随其实践试点“疑问”也层出不穷。例如,低年级“包班”结束后,面对分科教学应该如何衔接?到底何为“包班教学”,梧桐山私塾包含在内吗?究竟“包班”教学应该如何进一步推广?

  有专家表示,“包班”教学形式容易借鉴和试点,但是支持其真正发挥作用的如课程制定多元参与、教师教学多元评价等机制应进一步加强;全科教师的系统化培育是此种教学未来推广发展的关键所在。

  分科后

  关联科目连堂上课

  此次深圳试点的“包班制”教学均集中在低年级,大部分以处于“幼小”过渡期的一年级为主。此次包班制试点学校之一、福田区明德学校教师赖伟申表示,目前学校针对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进行包班制教学,进入三年级后进入“改良后”的分科教学,其课程设置仍然体现课程融合的“综合理念。

  “目前大体的设想是在分科中搭建文、理科的大类系统,同时将思品课程的内容融入其中。”赖伟申表示,目前学校正在编写分科制教材,教材会考量孩子之前包班制学习情况和之后应达到的学习水平,设置体现“综合理念”的课程帮助孩子过渡适应。

  “会采取关联内容多名老师连堂上课的方式,例如语文和历史连续上,两位老师协商对内容进行整合,历史课堂会着重就语文课上的篇目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进行详解,帮助学习相互渗透理解两门课程。”赖伟申说。

  深圳市教科院院长叶文梓表示,分科教学一般会在三年级以后进行,其宗旨十分明确,“即便分科教学,也肯定与传统分科教学不同。”他表示今后可能会出现《知识与社会》等综合课程,加入与学生相关的地方常识、个人经验相关的内容。

  争议:

  “包班制”与私塾不同

  近年来,深圳梧桐山脚下涌现不少私塾、书院、学堂,大多由一至两名教师负责十多名孩子们读经学国学及一些其他辅助课程,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此种民间教学尝试也算包班教学吗?

  深圳小学校长王海林表示,其实我国传统的私塾也是某种形式的“包班制”办学,后来中断了,应结合现代的基础教育理念,尽快将其改造恢复惠及学生很有必要。

  但在赖伟申看来,梧桐山私塾教学虽然形式上类似“包班”,但实际上与现代“包班教学”理念相悖,“当下学校教育自然科学知识不可或缺。包班制希望促进孩子学习兴趣,身心全面发展。

  叶文梓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其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相关师资的专业程度,并不太符合现代基础教育理念,与现代小学校园内包班制教学理念大相径庭。

  “包班”推广:如何培养合格全科老师是关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包班制”教学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包班制教学的形式容易借鉴和推广,但真正支持其发挥效用的深层机制更需要尽快建立。”他认为,将整个班级教学管理任务交由一到两名教师负责,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就至关重要,“这无形中增加了风险,老师好当然没问题,但如果水平有限且因心理问题发生师生关系紧张等问题,负面影响就会更大。

  熊丙奇认为,支持包班教学的后续深层机制应尽快建立,“比如课程融合中是否能做到家长委员会、任课教师、校方管理多方参与;对老师的教学的评价是否也能更加多元;类似全科教师的教师委员会是否可以建立等,都会影响包班教学效果。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副主任陆克俭认为,“包班制”教学作为替代“纯写、死记”的传统基础教育改革的尝试值得肯定,进一步推广最重要的还是师资力量,“一方面学校可以在校内加快人员培训,另一方面也要在课程融合研究,全科教师培育等问题上做系统化改革。

  “在英国,其实连初中老师都是一人兼任多科的,这与我们有很大不同。”陆克俭认为,对于基础教育师范人才的“全科化”培育已经比较迫切,需要相关师范高校尽快研究出台全科教师培养方案。

  “全科教学将来能否在深圳进一步扩大试点并推广,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叶文梓表示,如何优化课程融合方案、如何探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郭雨蓉表示,全科教学作为新尝试,产生不同的形式或引起不同的看法很正常。试点学校应该继续推进“开门办学”,促进多方参与。(文、图 记者潘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