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5000名城市医生基层坐诊(深化改革的基层创新)

08.12.2015  09:40
原标题:好医生沉下去 满意度提上来(深化改革的基层创新)

12月1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一辆班车驶出浙江省人民医院大门,骨科医生李晓林照例和10多位医生一道去嘉兴市的海宁三院上班。

自2011年起,已经在省人民医院工作27年的李晓林,每周都会在海宁三院工作4天。

小县城也能做大手术

海宁是隶属嘉兴的县级市,距杭州一个半小时车程。以往人们患了病,首先选择省城就诊。本地医疗资源冷清闲置,省城大医院却人满为患。为解决医疗资源配置失衡问题,近几年,浙江省着力开展“双下沉、两提升”工程——通过“医学人才下沉、城市医院下沉”,“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满意率”。像李晓林这样参与“双下沉”工程的城市医生,在浙江已超过5000名。

上午7点半,李晓林和院里其他医生一样,简单吃过早饭便赶往病房做交班、查房工作。8时许,手术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

城市医生下乡后,县城也能做复杂手术了。无影灯下,手术刀、血管钳、持针器不断变换……李晓林一天做了3台手术。等最后一台手术做完,已经是下午5点多。

既拨专款也下指标

浙江省奖惩并举,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对资源下沉工作予以补贴支持,同时下发《浙江省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考核办法(试行)》,量化评价指标,明确效果指数。目前,浙江城市医院在每家县级医院均长期派驻10名左右中高级职称人员,全职担任院长或科室主任等职。这些“下沉”医生不但工作在医疗一线,还承担基层医院的管理、专科建设及人才培训工作。仅最近3年,浙江就为基层医院充实各类医学人才1万余名。

回杭途中,李晓林还不忘打电话交代:“今天做手术的都是高龄老人,最近气温变化较大,要注意术后恢复问题。

电话那头,是李晓林负责督导的海宁本地医生赵海波。之前海宁三院并没有专门的骨科,许多手术做不了,医术很难提高,赵海波也着急。如今,在李晓林的指导下,赵海波已能独当一面了。

九成病人看病不出县

浙江人民医院对海宁三院的帮扶,是浙江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的一个缩影。“打破医疗服务冰火两重天的格局,要对医疗资源进行重新布局,重点加强基层短板。浙江现在已有39家省市级三甲医院分别与87家县级医院实行紧密型合作办医,今年年底前将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区。”浙江省卫计委主任杨敬表示。

双下沉”,最受惠的是老百姓。4年来,海宁90%的病人选择在本地看病。不少社区实现了“卫生院—海宁三院—省人民医院”半小时医疗圈。2015年海宁三院门急诊人次达50万,较合作前增长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