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成绩单:宏观调控新体系成型

21.09.2015  11:55

  中国兰州网9月21日消息 物价不再疯涨、消费更加亲民;老有所养、大病能医;交通出行越来越便利,居民生活环境越来越美....。。这些变化每天都在身边悄然发生,却又在实实在在地改善民生,培育经济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新动力,而这一切皆来源于经济新常态下,中央创新调控方式与调控方向成型。

   底线思维,发力供给改革

  2013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等多次会议上提出“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下限”稳增长保就业“上限”防通胀,既不能因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也不能对经济运行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

  李克强强调,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敏感的专家与学者已经听到了改革的前哨。

  201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拉开全面深化改革大幕之后的“首秀”。从2007年开始的中央经济任务之首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惯例被打破,成为会上最大的亮点。中央经济任务之首被“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替代,这样的变化则被视为传统调控方式的终结与新型调控方式的开始。

  “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亦被首次提出,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经济学家们发现,中央决策层经济管理思路上已经跳出了以传统需求端为出发点的理论框架与调控体系,改为发力供给改革。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成为高频词汇,出现了77次,较2013年的54次增加了23次,到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则出现了80余次,达历史峰值。

   财政赤字,民生布局加速

  在经济增速逐年下滑的情况下,公共支出与财政赤字却在逐年增长,并连年创下历史新高。2013年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2014年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而到2015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赤字率同比增2%。

  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39744亿元,同比增长10.9%。2014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51662亿元,同比增长8.2%,公共财政支出增长快于当年经济增速。

  这组矛盾的数据背后,却隐含了深化改革后的供给新逻辑。扩增赤字进一步释放“财政红利”,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扩大赤字、减税增支,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表现。仅以2014年政府支出为例,教育支出22906亿元,增长4.1%;科学技术支出5254亿元,增长3.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086亿元,增长9.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913亿元,增长9.8%;住房保障支出4968亿元,增长10.9%;城乡社区支出12884亿元,增长15.4%;交通运输支出10371亿元,增长10.9%。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些年民生支出思路,可以用“扩围提标”来概括,民生保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让更多的人更多地享受发展成果。

  更细化的证据则是,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城镇化“三个1亿人”,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府将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公共财政支出的民生导向越来越清晰,支出的布局越来越具有序性与连续性。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