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力是生产力的原动力

20.03.2015  02:59

    春节期间,一则来自网络的消息冲淡了国人年味幸福感。旅游者到邻国抢购司空见惯的消费品,引发全民对自身消费环境深度反思。被称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这是怎么了?作为生产力的终极体现者的宝贵消费力肌肉不断在域外被不怀好意的嘲笑着、惊恐着。

    全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恢复对本国工农业产品自信,确立消费力是生产力发展原动力理念就适时摆在各级政府、工商主管部门、人民群众面前。让“政府主管部门+人民群众”成为中国式消费环境综合性建设主体。解放消费力是国家、企业、个人的共同需要,小中见大一条线,见微知著一盘棋。没有好的消费环境,制假者也会成为营销环境受害者,消费环境就像空气,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增强消费信心,适应由日常实时向耐用大宗并融,实体向电子并存的消费新常态。指尖舞动的变易方式呼唤无处不在的消费核保护伞。消费者要及时更新知识储备,跟上迅疾变化。对合同、产品说明书、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物业规则、业主权利等等都应该有一个基本了解。对一些明显违背价值中枢的产品、融资理财项目要予以分析。熟悉现代服务业所使用的一些基本工具、软件、插件、微信朋友圈等。消费者有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发票、看标识、知投诉。

    为生产合格商品创建合格流程。产品质量与商家诚信遭到消费者普遍诟病,很大程度制约了购买力。反过来假冒伪劣、价格欺诈又影响到厂家、商家持续经营能力。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必须以严格、科学的标准、企业规定来确保生产所使用原材料质量达标,生产过程符合标准,出厂产品质优价廉。对存蓄于市场产品要保持全天候监管,完善过期商品登记备案收回制度。中国最成功是家电市场,全面推行包退、包换机制,使消费者放心消费享受现代生活,厂家开足马力研发生产,国家税收稳定增长,为家电业迎来二十年黄金发展期。

    信用体系化、系统性建设。自有消费者权益日以来,年年3·15,消费环境依然严峻,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究其原因——违法成本过低。要形成良币驱除劣币局面,必须抓住信用体系建设这个牛鼻子。每二十万人口,建设十个以上诚信市场、十个诚信商场、聘二千名具备各类专业识别力的消费者为监督员;每个星期让消费者评选优质产品、优秀商家、优秀市场,在报纸、网络公布,流动更换。切实让诚信生产、诚信经营者真正得实惠,让众多“油条哥”迅速成长起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所有商品都有某一级认证组织认证标记,售出商品具有可追溯性;发挥工商管理专业执法作用和群众性监督积极性作用,赋予消费者完全知情的选择权,建设中国式消费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