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二院举办“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学术研讨会

16.09.2014  14:52

2000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指出二十一世纪威胁中国的最重要疾病是心身疾病。但是目前心身疾病仍不被人们认识及得到有效诊治。2014年9月13日,为促进甘肃省消化心身疾病的识别与临床诊治工作发展,甘肃省消化学会联合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举办了“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学术研讨会。省卫计委科教处处长益瑞渊,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汪龙德、省健教所副所长钱国宏等参会祝贺,省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省二院副院长张锦华致开幕词,省二院消化科主任庄剑波主任医师主持大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陈胜良,常州市一院消化科主任医师、美国Temple大学医学院内科学教授曹建新受邀进行学术讲座。西北五省关注消化心身疾病同仁100余人参会学习讨论。

陈胜良教授通过精神类药物在胃肠道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原理、药效等大量科学研究数据作了《神经递质调控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理论与实践》的专题报告。曹建新教授分享了《FGIDS:临床困境与新思维带来的曙光》。他认为对于FGIDS(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临床急需一个新的医学模式,消化科医生要通过整体干预来快速识别,妥善处理并选择有效的治疗途径和方法。省二院院长米登海教授作了题为《医学模式转变在综合医院管理中的创新》。他认为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迟迟不能落实到临床工作中是因为多数医院没有建立适应这一模式的体制框架和机制。原因是各临床科室和辅助技术都是为适应传统的生物医学需要而设立,专科制将人体分割为不同的器官组织看待,不同专业固定在狭小的器官领域,整体的人不见了,影响疾病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常常被忽略。其次,没有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医护人员,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对以躯体不适为表现的心身疾病不能识别,医生及病人缺少心身疾病的理念,心身疾病患者甚至忌讳谈“心”,常年奔波于各医院、各专家之间而不得诊治。他首创的3场所3阶段3结合的“333”诊疗模式让与会嘉宾耳目一新,大家一致认为是国内首次在管理方面为促进心身医学发展的一次创新,是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中国式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疗模式,是管理体制和理念创新的一种实践。省二院副院长何蕊芳做了《精神状况量化评估在消化心身疾病中的应用》讲座,让大家又学习到了新知识点。

省二院“西医+中医+心理三结合便秘诊治中心”创始人庄剑波作了《慢性腹痛相关心身问题》的报告,她通过检索国内外大量资料显示,在综合医院就诊病人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是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而非精神科医生很少关注这些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也只关注内外科的躯体疾病,因此患者往往只接受躯体治疗,而忽略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还有很多医生不会识别心身疾病,更不会给予相应治疗,造成漏诊误诊及误治漏治。省二院消化科庄剑波主任现为西部精神医学消化心身协会委员,近3年努力开展消化心身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会议上报告了2013年建档随访诊治相关心身疾病400人,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相关研究课题已被甘肃省科技厅2013年立项。同时完成了西北民族大学多民族消化心身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在促进认识消化心身疾病的理念转变及诊治方面做出了不断努力及大量工作。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