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在中西杂糅中调适 “洋习气”回国后难适应
图片来源:海都网
漫画作者:李飔凯
近日,留美海归杜先生在驾车时被常熟交警盘查后发现,自2011年回国后的3年多时间里,他驾驶的国产电动汽车不但没有定期检验,而且还有69起违章,其中58起为闯红灯。被民警询问时,他说道,自己在美国时一直是这样开的,他驾驶的电动汽车不属于机动车,不需要验车,即使闯红灯也不会罚款。
部分海归在国外留学时间不长,却带回了不少自以为得意的“洋习气”,反倒让他们在回国之后的职场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四处碰壁。他们又该如何重新适应回国后的环境?
“异域习俗”带回国
福州一名女子驾车在公路上逆行,民警拦下她后,她还没意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为什么要拦我的车?我在英国都是这么开的。”直到被带回派出所,看到民警拿出的交规法后她才缓过神来。她说,自己刚从英国留学回来,习惯了当地左行的开车习惯。民警最后按照规定给予了相应的处罚。
北京某金融机构很多职员是回国的海归,经理廖先生与海归同事交流时,常常听到“不好意思,我说不好中文”这样的“自嘲”。廖先生还说道,有几次一起吃饭时,很多海归开始都是“外语大比拼”,酒过三巡之后却因为英语交流的不顺畅造成颇多尴尬,在有人带头用中文交流后,气氛反而热烈起来,大家的交流也都自然顺畅了许多。
很多海归回国后,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上出现了诸多不适应:吃饭要吃西餐用刀叉,说话会中英词汇夹杂,抱怨国内厕所不提供手纸,汽车方向盘在左侧,眼高手低不合群……部分海归依然故我地坚持“洋习气”,使自己无法更好更快地适应回国生活。
“优越身份”难甩脱
海归在留学期间,由于国内外文化背景差异或国外规则制定与实施异于国内,自然而然养成了一些不同于国内的生活习惯。但不论如何,文化背景和法律法规没有高低贵贱与正确错误之分。曾经国内20年的习惯养成,可以说根深蒂固,在国外短短几年的留学生活,就让海归适应不了国内的生活环境,不免让人费解。到底是这些洋习气“死缠烂打”无法摆脱,还是海归们根本不想放弃,不愿改变?
“国外月亮比国内圆”,似乎成为一些海归回国后真实心态的写照。专家认为,说不好中文是“海归优越感”的习惯性表现,就像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喜欢广东腔一样。“他们并不是真的忘记了自己的母语,大部分还是为了表明自己独特的身份与留学背景。”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不擅自评判哪种生活习惯好或不好,存在即是一种价值。海归在很短的留学期间内能适应国外的生活并养成习惯,这说明他们的学习、适应能力是比较高的。回国后,面对一些曾经的生活状态,比如交通法规,海归应该以更端正的姿态去遵守;超市、餐厅的生活氛围,同事、客户的职场氛围,海归也应该以更宽广的胸怀去融入。
“摆正心态”才大气
对海归来说,与其花过多心思追求“国际范儿”,跟国内生活格局区分开来,显示自己的高端大气,倒不如利用自己的国际化视野和国外生活体验,取其精华,带动周围的人一起摒弃糟粕,形成良好习惯。
长期在中国教育服务中心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做留学顾问的徐老师介绍:“留学回国后,对于国内环境的不适应,是海归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不适应,既来自周边的自然环境,也来自社会环境,即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长期在国外生活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新的思维方式,这些变化往往会让海归在人际交往中陷入尴尬的境地。”
对于如何让海归更好地融入国内的环境, 青岛大学人类学博士杜靖认为,海归们要尝试放弃原有的异文化,入乡随俗,自我调节,努力了解现有文化的既定规则并尝试融入。(刘 璐 徐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