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扫车将成今冬环卫主力军

30.10.2015  02:45

洗扫车洗扫作业

    【本报讯】道路扬尘治理是冬防主要内容,除了强化城区各类工地管理外,洒水压尘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为配合全市大气污染治理,有效降低主城区道路扬尘,并为解决因洒水造成道路结冰、湿滑等而引发的交通剐蹭事故,城关区环卫局决定改变保洁模式,采取吸尘作业代替洒水喷雾作业,同时加大机械化洗扫作业的频次,力争使洗扫车成今冬环卫主力军。

    据介绍,洒水作业在抑制道路扬尘中起到良好效果,特别是该局自2013年10月以来的两年期间,在城区干道洒水作业日均达350车次左右,重点防治阶段每天更是达到450车次左右,道路洒水覆盖总面积超过131.2万平方米,为兰州市成功脱掉重度污染的帽子、跻身全国十大优良天气城市做出贡献。然而在冬季尤其是在持续降温天气时,洒水压尘作业带来的问题凸显了出来,市民对在冬季因洒水造成道路结冰、湿滑引发的交通剐蹭事故反映强烈。对此,该局决定在今冬改变保洁模式,结合实际制定出一系列科学合理、适应于冬季洒水作业的举措办法。

    这些举措主要包括六方面:根据每天的天气变化,在地表温度低于4摄氏度时,全面停止洒水作业;地表温度在4摄氏度以上时,对朝阳面路段洒水作业,背阴面路段禁止洒水作业。针对重点防控时段和路段,采取喷雾作业代替洒水作业,避免因路面结冰引发交通事故。由于冬季低温天气较多,喷雾也难免出现路面结冰现象,对此在持续降温天气期间,以吸尘作业代替洒水喷雾作业,解决洒水作业带来的各类问题。定期举行教育培训工作,教导驾驶员文明作业,在开洒水车路过红灯路口、公交站台、学校门口等人员密集地方,要减速慢行和停止喷水。

    特别是为避免高喷头洒水车在作业过程中,因作业面宽易将水喷到行人或车辆的问题,该局邀请洒水车生产厂家技术人员,来兰通过看现场和调试喷头等办法,将洒水喷头距地面高度由60公分降至30公分,并对全局现有的洒水车喷头全部进行了改装。大力积极推行“1米作业法”,即在洒水中洒水宽幅距离两侧道牙根1米,达到既不影响洒水降尘又方便洗扫道牙,而且能消除给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与此同时,在提升人工清扫精细作业基础上,不断加大机械化洗扫作业的频次,力争使洗扫车成今冬环卫主力军,最终达到实现有效降低道路扬尘、解决因洒水引发的交通剐蹭事故、保障主城区道路干净整洁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