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发现明朝平凉韩恭王墓志盖流失60余年重见天日

15.01.2017  00:02

    原标题:泾川发现明朝平凉韩恭王墓志盖流失60余年重见天日

    11日,泾川县博物馆在文物安全巡查中,觅得遗失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明代平凉韩恭王圹志(又称墓志)盖一方。文博工作者将其运回泾川县博物馆。至此,葬于泾川县王村镇完颜村的明代平凉韩恭王圹志盖与圹志碑实现完美合璧,成为泾川县博物馆见证明代平凉韩王历史和明代王室丧葬制度的珍贵文物。

    明朝韩王的那些事儿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将其子分封到各战略要地及富庶之乡,其第二十子朱松被封韩王,领今辽宁开原等地,是为韩宪王。朱松去世之后,其子朱冲继承王位,后改封平凉府,是为韩恭王。自此之后,共有10位韩王开府平凉。

    韩恭王墓志分离与合璧经过

    韩恭王墓在清张延福《泾州志》中曾有记载,其位置在当时治所西部十五里处,隶属当时的长受里,即今王村乡完颜村。然而,该墓葬早在清代就已开始被盗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集体劳动中遭到更大程度的破坏,同时圹志盖及圹志碑也流失于民间。

    1987年,泾川县博物馆馆长刘映琪意外在一农户家里找到了韩恭王墓圹志碑。2008年,泾川县博物馆副馆长高建锋了解到除了韩恭王圹志碑,圹志之上还有一形制相差不大、并有篆书字迹的志盖,半个多世纪前被农民当作基石使用,目前下落不明。县博物馆文博人员及时将这一调查线索建立了档案,并在下乡过程中不断打探相关消息。

    2017年1月11日,泾川县博物馆在春节前的野外文物安全工作巡查中,又一次在完颜村的村庄及野外展开细致的排查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文博人员踏破铁鞋的寻觅下,终于在村落内一处角落,看到了一方形状规整的雪迹下面掩藏的韩恭王圹志盖。该志盖保存较好,上面刻有篆体“故韩恭王圹志”字样,四周伴有云龙纹。

    据泾川县博物馆馆长魏海峰介绍,明韩恭王圹志及圹志盖的发现,为研究韩恭王的基本史实及明代诸王丧葬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本次发现的圹志盖,在遗失60余年后能失而复得,与馆藏的圹志碑实现完美合璧,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 (通讯员于旭涛记者常舒清)

( 编辑:王生元)